数据·分析
福建口岸出口茶叶量值齐涨
今年上半年,福建口岸出口茶叶6139.3吨,货值4177.9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和142%。这是自2009zF以来福建口岸茶叶出口首次扭转逆势,实现出口量与出口货值齐涨。据统计,2013年1~6月,福建口岸输日茶叶3258.1吨,货值1358.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和19.6%,成为带动福建口岸茶叶出口扭转逆势的“主力军”。另外,乌龙茶和花茶的出口数据也较为喜人。据统计,1~6月,福建口岸出口乌龙茶4439.4吨,占全国乌龙茶出口量的52.47%,比2012年同期增长1.21%;出口花茶942.5吨,占全国花茶出口量的33.90%,比2012年同期增长8.21%。
6月安溪铁观音市场交易价格指数
2013年6月份,中国茶都的安溪铁观音市场交易量达1645.6吨,比去年同期的1526.2吨增加了141.4吨,增幅7.8%;交易额15936.78万元,比去年同期的15719.86万元增加了216.92万元,增长1.38%;平均单价与去年持平。本月上市的茶叶主要是部分晚春茶和夏茶。今年夏茶质量较好,价格保持稳定,性价比高,市场交易比较活跃,大宗采购比较多,低档茶价格略有上扬。
6月大佛龙井市场价格指数和行情分析
新昌中国茶市6月交易量767855公斤,比去年同期812800公斤下降5.53%,交易额8157.978万元,比去年同期8747.4万元下降了6.75%。至6月30日止,中国茶市交易总量为8963.069吨,交易总额达28.605亿元,分别比去年增加35.77%和71.76%。增长幅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春茶的生产期有78天,比去年增加了27天。再加上今年春季的气候温和,适宜春茶均衡生产和均衡上市,使得春茶增产量较大。
6月浙南茶叶市场价格指数和行情分析
6月份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6045吨,交易额2020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37%和4.90%。价格指数为120.9,同比上涨了0.67%。截止到6月底,浙南茶叶市场交易总量46478吨,交易总额275635万元,交易量同比下降了0.67%,交易额同比增长了4.30%。
安溪茶学院认捐资金到位2.63亿元
据悉,截至6月30日,由社会各界人士认捐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的资金已到位2.63亿元,捐资款已全数拨至茶学院筹建领导小组。安溪茶学院是安溪县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建立的,自项目奠基以来,共计认捐5.1亿元。目前,安溪茶学院校区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预计8月底将全面完工,秋季就可正式启用,迎接首批学生入驻。
贵州于年底将建成茶叶基地580万亩
7月8日,记者从召开的“2013年中国茶叶博览会贵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到2013年年底,贵州将建成茶叶基地580万亩以上,达到全国第一。
目前,贵州省已建成茶叶基地550万亩,全省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056家。2012年,贵州省茶叶产量达到10.23万吨,综合产值861亿元。预计到2013年底,全省茶叶产量将达15万吨,综合产值150亿元。
斯里兰卡茶叶出口额增加 目标21亿美元
据斯里兰卡媒体报道,今年斯里兰卡茶叶出口额将大幅增加。斯里兰卡种植业部长秘书办达玛?卡鲁纳拉特娜表示,2012年因中部地区干旱导致茶叶减产,当年斯里兰卡茶叶出口总额为15.9亿美元。根据2013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斯里兰卡茶叶委员会设定的21亿美元出口目标有望在年末如期完成。据了解,虽然有来自中国、肯尼亚和越南等茶叶出口国的竞争,但斯里兰卡茶叶因其特有的高品质,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与好评。
福州茉莉花茶上市
近日,福建已有茉莉花在福州茶市出售,但上市的茉莉花茶主要是价格在300-500元的大众茶。与往年相比,今年同质量的福州茉莉花茶每斤价格上涨约20%,其上涨原因包括绿茶坯、茉莉花花料、人工费用均有所上涨,其中人工费用上涨幅度较大。
日本加大中国乌龙茶农残检测
7月1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710第1号通报,对中国生产的乌龙杀中相关农药残留实行监察。根据该通报内容,日本将对我国生产的乌龙茶(包括茚虫威在内)的监视检查频率提高至30%,检查的对象为乌龙茶及其加工品(仅限于简单加工)。
茶叶将成为美国人钟爱的饮品
美国《广告时代》杂志(AdvertisingAge)近日公布,茶叶可能与咖啡一起成为美国人钟爱的饮品。2003年至2013年间,美国人的咖啡消费量仅增长1.9%,而茶叶的平均消费量则增长了22.5%。根据预测,在未来5年,茶叶的消费量将再增长3%。从2007年至今全美茶叶销量增长58%,预计未采两年,茶叶销售额将达到180亿美元。
标准·政策
“全国茶标委”红茶组在福安市成立
7月18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红茶工作组在福建省福安市正式成立。工作组成员由来自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近30名茶专家组成,主要负责红茶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茶产品的标准化建设是提高茶叶质量的保证,是创造和培育茶叶品牌的关键,也是茶企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关键。标准化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我国茶叶更快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发展目标。
福建省出台制茶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
7月11日,福建省首次出台《福建省制茶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试行评审条件中规定,制茶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均有机会参评高级工程师,但对学历、资历、工作经历、能力和业绩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参评者必须是在福建省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等工作,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制茶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梧州加快六堡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日前,厂西梧州市召开了六堡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会上讨论并通过了《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工作计划(草案)》和《梧州市2013年度六堡茶产业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分解计划(草案)》。计划在年内整合全市六堡茶行业相关技术及人才资源,成立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时完成《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DB45/T435《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等四个六堡茶产业广西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该项方案将使梧州市牢牢掌握六堡茶产业省级地方标准的话语权,以及申报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优先权。
湖南省出台《意见》推进茶业发展
近日,湖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湖南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力争到2020年实现1000亿元茶业综合产值,全省茶农茶业收入翻一番。《意见》还提出,加强茶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大力发展茶旅游、茶观光,打造安化茶马古道、长沙百里茶廊等茶旅游精品,以旅兴茶,以茶促旅。
贵州制定23项标准规范茶业生产
近日,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贵州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通过专家组验收。专项研究制定的23项贵州省茶叶地方标准,成为全面覆盖产前、产中及产后的贵州地方茶叶标准体系。该项目实施近5年,在茶叶品种选配、土壤养分管理、安全生产、机械化采摘等方面都取得一批创新性技术成果,制定的23项贵州省茶叶地方标准,还成为覆盖产前、产中及产后的贵州地方茶叶标准体系,对规范全省茶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晋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
6月29日,云南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将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云南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国内外茶产业领域的科技合作与交流。这是普洱市委、市政府顺时应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推进普洱茶产业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热点·资讯
高校茶文化教师参与国家级培训
7月5日,高校茶文化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在福建省漳州科技学院举行开班仪式,江西、浙江、江苏、四川、福建等省的70名高校茶文化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本次培训项目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主办,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天福集团、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和漳州科技学院承办。培训主要针对茶文化、茶旅游、茶艺、茶席、茶叶品鉴、顶岗实训等实用内容进行拓展培训。对于此次培训,参与教师均表示体会深刻,今后将加大交流学习,进一步弘扬中国茶文化。
安溪茶园试水“放养”铁观音
近日,部分福建安溪茶园开始采取放养模式种植铁观音,即茶园管理时不喷洒除草剂,让草木和茶和谐相处,营造出一个自然野生的生态环境;茶叶采摘后通过传统制茶技艺,精制出“原味”铁观音韵味。省农林大学张育松教授实地察看吾培村茶园后,表示放养模式能确保安溪铁观音品质更健康安全。据悉,放养模式的产量虽只有普通茶园的三分之二,但茶叶价格却提高了近一倍,目前正逐步在安溪推广。
福州茉莉花茶启动申报“全球遗产”
7月10日,“农业又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学术沙龙在福建福州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的四十多名专家出席了本次沙龙。据福州市农业局透露,在今年5月,被列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已启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关人士表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如若申报成功,将对福州生态系统和茉莉花茶文化系统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
近日,据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发布的抽查结果显示,抽查的58种乌龙茶产品中,有19种产品不达标,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的立顿铁观音因稀土超标位列其中。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表示,稀土是十多种元素的统称,而食物中重金属超标可能对人体造成多种影响,包括肝肾功能衰竭、影响神经系统等,但具体影响要看浓度。
γ射线可降解茶叶农残
日前,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完成的“γ射线降解茶叶中有毒农药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支撑项目已通过结题验收。研究结果显示,γ辐照对多种农药具有明显降解效果,且基本不影响茶叶的营养、口感等品质。课题组成员表示,目前的研究主要表明了对菊酯类农药效果显著,但是如果种植者滥用农药,或者对茶叶晒用的农药超标超量的话,射线也不太可能对所有农药都有明显效果,合理施用农药才是解决茶叶农药残留的治本之策。
云南大叶茶实现飞天梦
7月12日,中国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移交了搭载“神十”上天的紫娟茶种子。紫娟茶种子在太空遨游两周后凯旋,标志着云南大叶茶成功实现了飞天梦。此次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送“紫娟茶”搭载“神十”上天,旨在利用空间微重力、高真空、高洁净、大温差、弱磁场和高能粒子辐射等在地球无法模拟的太空条件,对紫娟茶种子进行诱变,促使紫娟茶遗传基因发生突变,为将来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新的育种材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