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住区的社会交往层次和问题探析

2013-04-29 00:44:03胡佳伟
中外建筑 2013年8期
关键词:楼栋演变

胡佳伟

摘 要:居民在楼栋内的交往在国内的设计中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部分,往往一栋楼就是若干个标准户型拼接然后加上垂直交通空间,居民交往的可能被寄希望于室外的公共场地。这些交通空间也被压缩到了刚好能满足使用的地步,楼内户与户之间的交流不被强调,而这恰好是我们生活中所缺乏的中间层次交往。这个层次的交往可以把人们从完全的套型内活动中吸引出来,也能和外部的社会交往有一个好的链接。

关键词:演变;聚落;交往层次;楼栋

Abstract:In Chinese design, interaction between residents who live in the building is always neglected. It is common that a building is composed of several standard units and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space. In that cas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sidents may merely expect to be achieved in public outdoor area. However, this transportation space is usually minimized to jus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use, interaction between units inside the building is not emphasized. This intermediate level of communication is precisely what we lack in our daily life. It could provide great attraction and opportunity for people to have outdoor social interaction instead of indoor activities.

Keywords:Evolution;settlement;

exchange level;building;public childrens playground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8-0046-04

1 前言

随着国内城市化的快速行进的步伐,人口大量朝城市密集。这一进程也大大推进了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而居住区建设成为大量建设中的绝对主角。在应对大量人群对住房的需求时,国家在政策上依据资源现状,采用市场化运作、工业化生产的集合住宅模式快速因应。由于较少的研究和分析,当今的成片的城市居住区面临许多问题。本文试图找到当代城市住区中所面临的社会交往的问题,对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2 住区社会交往的演变

住区是个十分广泛的概念,既包含当代居住区似的城市集合住宅、别墅群,同时也包含类似小村落的的居住形态。某种程度上,住区可以理解为一定数量人群的混合居住的场所。要了解住区的社会交往方式,我们必须从各种住区的发展变化过程入手,总结其人际交往的形态,比较其优劣。通过这种方式,找出当代城市住区社区交往所面临的问题。

2.1从宗族聚落到古代城市的演变

《尔雅· 释亲》中提到:“父之党为宗族”,指出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群体,并不包括由婚姻关系形成的母族、妻族。这是最普遍被接受的关于宗族的定义 ,也是笔者所采用的定义。宗族是一种传统“组织”,但是宗族聚居的程度,宗族的形态却是流变的。现在一般所说的宗族或家族,其形态基本是宋代以后才形成 ,至明清达到全盛的阶段。因此,我们现在所指谓的所谓“传统宗族”或“宗族传统”并不是上古的传统,而是宋代以后的传统。

关于宗族居住的形成,当然具有其文化性的因素。但我们在此可以解读为是为了通过群体的力量共同抵御来自自然或者战乱带来的威胁。基于这样的集合方式,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宗族聚落的内部,人们保持十分紧密的社会交往。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人们的行为空间其实是相当有限的,这就是说在聚落和聚落之间的交流不是十分频密的。就这种现状来说,向外人们在聚落中的交往并不具有更为广阔的社会属性。同时,由于聚落之间的密切联系而打压了更小单位的家庭的独立性,例如家庭纠纷往往要用宗族规则来处理,所以向内来说,这种关系也不具有以家庭为单位的私密性。所以这是一种介于社会与家庭之间的中间形态的关系。

2.2古代城市商住结合的街坊式住区。

上文分析了当代住区中的交往问题,可以得出结论:当代住区的社会交往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个比较中间的层次,即强大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私密交往和错综复杂但浅层次的社会交往压缩了中间层次的交往。

当代的城市社区一般配备完备的公共活动场地,和集体活动设施。但如今小区动辄几千户的规模,居住小区依然是一个很大的空间,所以我们依然要把小区内的交流活动定义为社会交流的层次。对比宗族聚落的交流规模,我们可以推断出中间层次所能参与的人员规模---几十户以内链式交往(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关系一个接一个地传递)。而这个规模在当代住区内,我们基本上可以定义在楼栋之内。

4.2以楼栋为单位的交往

居民在楼栋内的交往在国内的设计中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层次,往往一栋楼就是若干个标准户型拼接然后加上垂直交通空间,居民交往的可能被寄希望于室外的公共场地。这些交通空间也被压缩到了刚好能满足使用的地步,楼内户与户之间的交流不被强调,而这恰好是我们生活中所缺乏的中间层次交往。这个层次的交往可以把人们从完全的套型内活动吸引出来,也能和外部的社会交流有一个好的链接。

纽顿轩公寓楼于2003年设计,2007年竣工,共36层高,位于新加坡高层住宅区。建筑采用直线型的设计规划,每个楼层四套公寓,每层公寓都有一个公共大阳台,促进各楼层之间人们的交流。公寓的建筑面积并不大,但使用者可以选择一面玻璃墙隔断出第三个卧室作为书房用,或者不用玻璃墙而直接作为一个大起居室用。建筑采用绿色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拥有本地最高的常春藤墙,青翠的攀藤植物从低楼层一路攀缘到顶层。其另一特色是每四层楼就有一个绿意盎然的“天空廊道”,让住户不论居住在高层或低层,都能在绿意中俯瞰市景。此外,公寓的停车场、游泳池旁也都种植了花草树木,使公寓的绿色面积比占地面积高出30%,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这些植物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而且还可以吸收车辆排出的废气。

公共阳台的使用大大的加强了楼层间人们之间的联系,他们在享受这个微小公共空间时也能结识更多的邻居,在彼此闲聊中加强彼此的了解,激活了楼栋内的灰暗空间。

5 空间的设计

从上文的种种分析和对案例的总结,我们得到了促进楼栋内交往的设计思路。即在套型间插入功能性的空间,而不仅仅是了无生趣的交通空间,吸引人们从套型内走出来,从而为交往创造条件。在每一层可以设有共用门厅或者洗衣房,儿童游戏场。在室外公共部分装修上只要做简单必要的装修, 如木地板、和电气五金配件等在室外装饰装修就能创造更为灵活的空间,而不只是晦暗幽深的楼梯间。

关于套间的公共部分应该尽量考虑设置非排他性的空间,不然易引起使用上的纠纷。例如可以以儿童作为联系纽带,设置公用游戏空间,儿童画作展示空间等小型展示空间。既不会造成使用上的纠纷也容易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既不会造成使用上的纠纷也容易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本人提出的空间模型是:可以在楼梯间尽端设置这种公用空间,且在应放在楼梯平台板高度,以弱化层的概念,也可避免侵害到私密空间。从而联系上下层,使楼内交往出现传递效应而不只是在一层一层的静态中交流。

6 结语

在住区的设计中必须认识到,人们的交往是多层次的,因此设计也应考虑到每一个层次的需求。交往中任何层次的断裂都必然导致交往的单一化。本文提出的楼栋内的交往空间模型,试图找到一个更为贴近生活需求的交流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冰,张晋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划对策研究.区规划研究.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002-1329 (2002) 12-0082-04.

[2]城市居住小区邻里交往空间研究.陈鸿.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3]杨卡.新城住区邻里交往问题研究.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 16卷第 3期.

[4]于冬亮.住区交往空间研究.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5]刘晓新.人际交往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刘军,王询.中国古代宗族聚居与宗族形态的历史考察.北方论丛THE NORTHERN FORUM.

猜你喜欢
楼栋演变
推行“楼栋工作日”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
党课参考(2022年11期)2022-06-24 02:37:00
句容市崇明街道:“楼栋党员”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她们是一群普通的人
“楼栋自管”为何行之不远
南方周末(2020-06-11)2020-06-11 11:20:25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职教论坛(2016年22期)2016-11-19 09:19:00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23:34
美国公共住房退出管理中的两难抉择及启示
谈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进程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41:38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演变及制度性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