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护花,细雨润物

2013-04-29 00:28:19王建强
东方青年·教师 2013年8期
关键词:态度孩子教育

王建强

摘要: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要做一台播种机,要种植一个重试的冲动在学生的心中;教师要做一位绅士(淑女),要展示一个良好的态度在学生的眼前;教师要做一位画家,要描绘一个美好的希望在孩子的脑海;教师要做一名工程师,要量化一个渐长的标高在学生的世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素养”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编织美好的希望,追逐自己的梦想。本文是作者对近二十年教师、班主任工作、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点感悟和总结。

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事业需要奉献,科学讲究真实,艺术追求创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来说,关键在于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讲究教育教学艺术,同时还包括:在极力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的条例下培养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德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的、广泛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神圣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为学生而献身的热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只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让这份爱感染他们,激励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永远都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自身“人格素养”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教师的“人格素养”一:鼓励。内容:种植一个重试的冲动在学生的心中。措施: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相信“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每一个鹅卵石日臻完美。”

1994年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回到他的出生地沈阳,决定指挥辽宁交响乐团演出。他决定指挥辽宁交响乐团上演《德沃复克第九交响曲》。在排练时小泽的脸色沉了下来,自语:这样的乐团怎能演出?忽然他将指挥棒重重地敲了一下乐谱架后说:从明天起,我们进行个人演奏过关训练。这等于说,每个人都要从基本功训练做起。此后每天都要训练,到第三天小泽实在太疲劳了,先是蹲着指挥,后来干脆跪地指挥,并一次次纠正第一小提琴手,但她还是难以过关。望着大师浸湿的头发和一脸的疲惫,第一小提琴手心中难受极了,先是流泪,后是失声哭了起来:“大师,我不行,您另选他人吧!”在场的人都以为大师会发火,不料他却平静地说:你行,只差一点,请再来一次。当她拉完一遍,大师捋起头发:谢谢,请再来一次,好吗?就这样,当第一小提琴手过关时,她已泣不成声。大师喘息着接过毛巾说:你们都行,谁也没理由泄气……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时刻对学生说:“孩子,你行的,只差一点,请你再来一次!”“谢谢,孩子,请再来一次,好吗?”十多年的教师经历和教育教学过程,我一直用这两句话来勉励学生,同时这个故事一直陪伴着我,我一直固执地把它作为我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石。滴水穿石,唯有坚持不懈而已。在学生的学习征途中,也许,孩子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孩子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孩子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孩子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孩子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那么,作为引路人的我们为什么不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孩子们说一声:“孩子,你行的,只差一点,请你再来一次!”“谢谢,孩子,请再来一次,好吗?”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种植一个重试的冲动在学生的心中,让学生跌倒时能主动站起来,继续前行。

教师的“人格素养”二:微笑。内容:展示一个良好的态度在学生的眼前。措施:笑脸常开,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态度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包括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相关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性。有一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伤,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所以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做得比现在更好,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一个学生能够做的,比他现在已经做的要多得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尽管学生现状从思想、学习到行为可能不让人满意,易引发教师的不愉快,但学生的现状不能说明他的未来。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中要以豁达开朗的胸怀,给学生以信任和期待,使学生在教师的鼓舞下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作为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活跃;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而美国一位教育家在对九万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归纳出好教师(好的教师)的12种素质(供大家参考) :

(1) 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 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3) 耐性——“她绝对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能做到为止。” (4) 兴趣广泛——“她带我们到课堂外去,并帮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5) 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和笑容使我很舒畅。” (6) 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的,没有丝毫偏差。” (7) 幽默感——“她每天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8) 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与其他人—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 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赖于她使我得到松弛。”(10)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颇有方法——“忽然,我能顺利念完课本,竟然没有察觉到这是因为她的指导。”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强烈冲击下,师生关系在朝着民主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有明显的改善,建立基于尊重体现发展精神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和强化中。因此我们要强化优秀教师基本素质,不把不良的情绪带入课堂,要将一个良好的态度优雅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教师的“人格素养”三:关爱。内容:描绘一个美好的希望在孩子的脑海。措施:悦纳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与热情地关心和帮助,对他们的前途充满希望。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爱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有很多教师从教多年,从来没有享受到教书育人之乐趣,也没有体会到爱心教育的价值。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教师对教育缺乏激情,对学生缺少爱心。这样的教师永远不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客观的讲:阳光普照,雨露滋润,万物生长。而从我们自身来说:爱心教育,师可悟其育人之乐,生可悟其受学之快。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孩子梦想着自己的未来;父母憧憬着儿女的前途;作为老师的也一样, 要用爱心描绘一个美好的希望在孩子的脑海,让稚嫩的心灵在追诼梦想中成熟。据研究表明:人的智商从出生,90%以上的人智商大体上是一致的,没有多少大的区别,可是在后天,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就产生了比较大的区别呢?有人说,这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也有人说这是家庭教育、或者是社会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多年的实践证明:鼓励和爱心是学生智力开发和健康发展的钥匙:它可以描绘一个美好的希望在孩子的脑海中。鼓励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思想,它以尊重学生个性、正视学生差异为基点,运用多手段、以关爱为突破口,从学生的平时生活入手,从多层面对学生进行关爱激励,让学生树立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内在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做一名画家,要描绘一个美好的希望在孩子的脑海里,点亮学生心灵的希望之灯,让他们循着梦想去追求!

教师的“人格素养”四:期待。内容:量化一个渐长的标高在学生的世界。措施: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未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师爱包围下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生活中自己在不断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成长的快乐,体验发展的幸福。教师要做两件事:(1)把学生的成长的轨迹画在墙壁上。(2)将学生良性的发展量化成分数。墙壁上展示的可以是学生做的一件好事、取得的一次满意的成绩、一个小小的闪光点……我们要把学生成长过程中渐渐升起的高度画在墙上,让他们看到后再反思,在反思中追求进步;从而让学生将自己的成长痕迹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教师要带领学生摆脱平庸、告别浑浑噩噩,虽然这很困难,但是优秀的教师没有任何停下来的理由。这些墙壁上的标高、量化的分数,可以演绎成多少次充满激情的起点!让我们的学生在这种励志的氛围中不断被熏陶,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虽然他们不可能考上哈佛,但只要永远不放弃,不断地努力下去,谁说他们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呢?

优秀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人格素养”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教师要做一台播种机,要种植一个重试的冲动在学生的心中;教师要做一位绅士(淑女),要展示一个良好的态度在学生的眼前;教师要做一位画家,要描绘一个美好的希望在孩子的脑海;教师要做一名工程师,要量化一个渐长的标高在学生的世界!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编织美好的希望,追逐自己的梦想!经过汗水的洗礼,时间的侵蚀,学生登上自己人生的顶峰时方知:老师是用爱心来育人的!

参考文献:

1、《中学生人际交往指导》 柳夕浪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现代教师走近教育教研》 张民生、金宝成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3、《成功起跑线》 陈再华著

4、“洋思中学维护学生心理权益公约”

猜你喜欢
态度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态度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8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19:28
态度决定一切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