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建筑尺度之中小城市居住小区内部空间及景观规划的一点感想

2013-04-29 04:14王霞琴
建筑与文化 2013年8期

王霞琴

【摘 要】 建筑尺度有不同的分级,不同的分级尺度在不同的观赏距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形成不同的视觉尺度感。不同的建筑尺度决定了建筑整体美感,因此建筑尺度在实际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居住空间环境 现存问题与分析 人性化建筑尺度

我国的城镇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水平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很大提高,可是当前的居住环境无论在规划设计上还是建设管理中都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人们的居住理想存在差距,甚至成为人们生活的障碍。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住宅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人们不仅对住宅有巨大的量的需求,而且对于居住环境的标准、装饰装修的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调查研究、总结已取得的住宅建设成就、发现现阶段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并科学预测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是住宅科研建设者应当承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 住宅内部空间现存问题的分析

①空间尺度和功能布置问题

作为建筑,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们对于空间的要求。在居住面积标准逐步提升的今天,住宅的前室空间、厨卫空间和储藏空间不足仍然是困扰广大居民的普遍问题。

A. 前室空间普遍欠缺

很多住宅的入户门正对客厅,缺乏缓冲空间,不能满足住户进门的整理,更衣要求;还有的以狭窄的走道连接入户门和客厅,造成面积的浪费和使用的不便。居住实态调查表明,住户装修时普遍设置了入口前室以方便进入家门换鞋更衣的要求,在出门的时候也能有一个空间整理衣着和妆容,这表明住宅的前室不但很受欢迎,而且非常必要。

B.储藏空间严重不足

适量和分配合理的储藏空间能大大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效率,还对家庭居室的美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储藏被认为是居民通过装修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设计中往往被忽略。许多居民由于储藏空间不足,往往将阳台甚至窗户外加设的防盗网作为储藏空间,还有些大件的、很不常用的则堆放在楼梯间,影响美观和公共交通。

C.厨卫空间缺乏前瞻性

由于多年来的经济原因和传统习惯中对于厨卫空间的“辅助”定义,厨卫设计总是能省则省。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厨卫空间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厨房不仅能用来准备一日三餐,也是家人享受烹饪乐趣,共同劳动、交流感情的场所;卫生间不但是人们排泄、洗浴的地方,也是放松神经、调养身心,锻炼身体的场所。

②户建筑面积过大

与功能空间面积不足并存的,是住宅户建筑面积不断增大的趋势,120、130m2早已属于最普通的面积标准,170、180m2,也不算新鲜,200m2、甚至300m2的超大套型在我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上都占有一定的份额。

然而,使用这种套型的家庭人口并不一定多于普通家庭,过大的面积势必产生较长的交通流线,造成使用上的迂回;各个功能空间分布的不合理则可能造成使用效率低下。有些套型的客厅达到五、六十甚至近百平方米,过大的面积不但可能在空间和能源的使用上产生浪费和低效,还可能带来心理上的一些问题。

③功能空间布置不合理

功能是一种活力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活动的过程。

住宅的结构是由其功能需要决定的,人们不断变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是住宅得以更新和变革的根本力量。如果把这两个变量看作常量,一成不变地按某种特定的模式进行设计,就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

A. 空间秩序的不台理组合

有的住宅由入户到厨房需要穿越客厅,卫生间远离卧室,洗衣空间远离晾衣空间,不符合人们的日常行为规律,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一套住宅的面积不大,却要满足多种活动的要求:不同空间的功能布置、秩序组织、流线安排怎样才能顺应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住宅设计的每个细节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因此需要进行周密的考虑:门窗的洞口大小,不同的开启位置、方式和方向会对房间内家具的布置产生哪些影响,是否会对日常活动造成不利的影响?现在的住宅设计方式是否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更高要求?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和解决还存在很多不足。

B.公用空间的不合理分割

有一种观点,随着居住水平的提高居住空间的功能分区应该更加明确。为了保证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按年龄、辈份、性别等生理原因分室居住是合理的;按洁污程度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对辅助空间进行划分也是为了保证卫生和生活效率;然而,对家庭公共活动空间一分再分,以至于一套住宅内出现过多难以互相联系的房间,这对人的需求是满足还是割裂,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我国住宅的使用情况,几十年来,在人均居住面积较低的情况下,许多住宅的主要卧室就是家庭的公共空间:休息、会客、吃饭、写作、娱乐等多种活动部在这里发生,这一空间兼备卧室、客厅、餐厅、书房、家庭娱乐室等多种功能。而目前有些套型将家庭的公共空间生硬地分割为客厅、家庭厅、餐厅等几个相互隔离的房间,造成空间的割裂和一定程度上的面积浪费。

二、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问题

住宅户外空间环境是居住者进行邻里交往、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场所,要求在宁静美观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目前的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在设计上存在重形式轻功能,重异域轻本土,重量轻质、缺乏特色等问题。

①空间模式单调划一

由于规范的限制和住宅开发商追求最大利润的本能,现有居住区在套型设计和楼层选择时大多分为五类:六层左右(顶层跃层)的多层住宅、十一层左右(顶层跃层)的小高层、十八层左右(顶层跃层)的高层住宅、三十层左右的高层住宅和一百米以上的超高层住宅,前三类住宅占领了住宅市场的大部分江山。一般来说,多层住宅最受欢迎,在景观布局中多被放在景观效果最佳的中心地带,而另外几种住宅则渐次被排列在外围场地,居住者不但距自然环境最远,缺乏良好景观视野,还不得不忍受城市交通产生的噪声和灰尘,马太效应。在此得到了有力印证。

套型分类和布局的高度统一造成了不同住区空间的相似性,同一组团中多选用相同层数的住宅楼又造成了同一住区内空间层次单调划一的局面。为了分期开发销售方便的需要,小区组团往往选用相同层数(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意味着相同的开发成本)的住宅楼进行布局,由于日照间距和消防安全的要求,加上开发商追求“最大建筑面积”的要求,居住建筑多呈现出“楼房包围草坪”的模式化形象。

②环境只可观不可用

近年来,不少居住区建成了大面积的绿地、水景及种类多样的小品,然而,在居住环境越来越漂亮的同时,居民还是有美中不足的感觉——小区内可供户外活动的空间场所数量少、面积小,舒适程度不够,小区环境设计可观不可用,可亲不可近。

③环境噪声污染严重

部分居住区建筑间距不符合规范,造成相对的两栋楼不但有视线干扰,还有噪声干扰;一些住宅建材不过关,隔声效果差,固体传声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位于小区边缘的住户除了以上烦恼,还需忍受汽车轰鸣和喇叭声等城市交通嗓音。据了解,近年来,由于噪声污染等居住环境问题引发的官司数量不断增长。

三、总结

居住环境问题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只有在社会、经济、科技、生态、文化等更大的系统内对人居环境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提高居住环境的整体建设水平。不但使居住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营造理想的居住场所,还应使人居环境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不但应保证当代人生活的舒适性、个性化,还要为后代留下可宝贵的文化传统和健康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住宅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贾倍思等著,《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4] 贾倍思著,《长效住宅》,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5] 孟厚著,《无障碍建筑设计》中国建工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