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汀
刘毅多次参与国内外艺术、设计展览、以及众多社会以及品牌项目,担任过世博中心雕塑执行设计负责人,同时也是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教师。他在课程中让学生参与各种艺术节和社会活动,与设计师、艺术家交流,甚至一起工作,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学校,走出来多看、逛、交流,去参与事件、创作、专业上的交流,才有立体的学习。他最出名的作品是“补丁”系列。“补丁”有修补之意,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概念,一种创作手法。在这个系列中,他在一些废旧的老家具贴上色彩艳丽的耐火板,颇具海派Art Deco风格。虽广受好评,但他并没有过多延续“补丁”系列的设计,而是继续在否定中思考,发现新的可能。
跨界创作、开放教学、“设艺计术”?也许我们应该绕开这些身份标签,让刘毅自己来讲述他的实验、他的新鲜和他的创作。
ARTY:您认为艺术和设计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刘毅:对我来讲,更关注的是艺术与设计的共通点在哪里,至于区别,真的很难说清楚。它们互相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画壁画,当时他究竟是作为一个建筑师、一个规划者、一个设计师、一个雕塑家、还是一个壁画创作者,做了这样一件伟大的“设计”或者说是“艺术”作品?再比如四千多年前的青铜器,那些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是生活日常用品,当时应该称其为“设计”吧?而如今它们可以被称为伟大的艺术作品。安迪·沃霍尔用商业设计的语言将艺术纳入“复制”、“量产”程序,成为了Pop Art的倡导者和领袖,现在他的作品在博物馆里展出,慕名参观者无数,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杜尚将工业设计产品“小便池”放到博物馆里展览,开启了艺术的新篇章……诸如此类的例子使我不想再去区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这种暧昧的关系让我兴奋!
ARTY:当今中国的设计和艺术,在您看来哪个更接地气一些?
刘毅:我首先想问,这里所指的“接地气”,是否指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或者是更愿意去消费的意思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从大众的角度去考虑这个“接地气”的问题。我觉得设计在中国可能更接地气,
反之,艺术不应该去接地气。国内的生活水平日趋渐高,文化艺术的交流和传播日趋频发,这一定会影响日常消费者对“设计”的需求。现在看到的越来越多的设计品牌、独立设计师、设计团队以及知名的一些国外的设计产品的品牌都进入到中国,说明国内市场有很大的需求,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大众渐渐开始喜欢消费设计了,各行各业开始讨论设计了。这样,设计市场、设计产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由于大环境的改观会向更成熟,更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所想看到的。
ARTY:您会把艺术演变为设计产品吗?还是两者本身是相通的?
劉毅:把艺术演变为设计产品的形式到处可见,这是目前的现象。但是,把艺术演变为设计产品是另外一种创意工作,我关注的是如何做好一件艺术作品或设计产品。对自己的作品来说,我只管完成,之后被如何定性无法控制。我只能说,这是我的作品。
ARTY:您做过不少色彩斑斓的作品,最喜欢的颜色是?
刘毅:要不就热闹得目不暇接,要不就是冷淡得能听到轻微呼吸。我觉得这两种极端是一种力量!
ARTY:您平时使用何种材料或风格的设计品?
刘毅:风格不是很重要,一件能突然打动你、抓住你不放的作品,它不一定很贵很实用,但我会去收藏它。另外我对木制的作品比较感兴趣,觉得它们不浮夸,是有感情、和人有交流的。设计品对生活来说,就是为了满足功能和心理上的需要。
ARTY:您有受到国外设计师或者艺术家的影响吗?为什么?能推荐几件您中意的作品吗?
刘毅:我从接受艺术与设计教育到现在,一直深受各类艺术大师和设计师的影响,这里不一一举出。但最近特别关注的有两位,一位是日本建筑师SANAA,另一位是英国的老艺术家Michael Craig-Mar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