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写作从留住岁月开始

2013-04-29 16:16:12蔡明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3年9期
关键词:表哥雪花日子

主讲人:大朋友蔡明

【激趣妙语】

●别以为是为了学习而写作,写作其实就是为自己,为自己的成长,为自己的人生。

●小学的看图说话、记实文和想象文很有意思,初中的各种写作样式和活动更有意思。

●证明你是不是真的成为一名初中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写一篇500字以上的完整的、自己满意的作文。

●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其实,这是吓唬那些没有志气和勇气的人的。

●经常在想的一件事:我们何以见证自己的往昔岁月呢?好像除了那些泛黄的照片和身边亲友们的记忆外,我们再也找不到一点曾经我们存在的迹象。

●往往就是这样:最青葱最美好的岁月在一路奔忙的风雨兼程中被苍白地抚掠过去;而当某一天你身心俱疲止步少歇的时候,却发现曾经的韶华年代只剩下了几许丑陋的枝丫,那些背景颜色被淡漠了,那些经验细节被湮灭了,甚至连一个轻微的岁月注脚也没能留下。

●生命就这样把我们放置在一个空地上,往往还来不及思索什么,就被接踵而至的下一秒吞没掉此时的表情。如何让自己的人生不至于两手空空呢?写作是最好的方式,而写作恰恰是从写日记开始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身边最锋利的器具,在岁月匆匆流过的某个瞬间,努力雕刻下自己的痕迹。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我们已无力回首的那一天,我们都可循着那些痕迹溯源而上,藉忠实的文字一点点还原自己,还原被岁月淘洗过的尊严。苏雨云:“人生从写作开始,写作从日记开始。”

【佳作双娇】

日记1:

江南春雪

不知不觉中,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走近,我已经能隐隐感受到杨柳风吹来的不是寒冷而是柔和,正准备美滋滋地享受春天带来的些许暖意,却不料,今天的气温低得怕人,不一会,“雪姑娘”来了!

生在江南,很少能感受到下雪的乐趣,享受到玩雪球、打雪仗的快感。往日,只是在课文里见识“雪趣”,在看电视时被雪景深深吸引;今天,虽然未能如自己所希望的那样,能够打雪仗、堆雪罗汉,但对于上天的恩赐,我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欣喜。

雪下得不大,但看上去还是很密,纷纷扬扬,满眼都是。大大小小的雪花总是先在空中旋转着,然后飘落下来,似柳絮,似蒲公英,又似羽绒。无意间,几片“硕大的”雪花落在我的手心,有一丝浅浅的、微微的凉意提示着我的神经,好像在说,感觉舒服么?正当我低头细看手中的雪花时,它已经如魔术师般幻成了一滴细细的、晶莹的小水珠,躺在我的掌心。我好无奈、遗憾、凄凉和不解。它怎么可以急急忙忙又回去了呢?或许这正是它所希望的未来?但,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欣赏这从天而降的雪花姑娘:洁白,晶莹,轻盈,婀娜多姿,而又那么可亲可切,情韵丰富。

大人们说,在江南,雪是不可能持续下很长时间的,偶尔光顾,也是来得疾去得也快。不一会工夫,雪真的停了,地上好像也没留下任何痕迹,就如昙花一现。正因为短暂,更让人喜爱,更受人赞叹;正因为美好的瞬间消逝了,也更叫人失落和悲悯。

下雪了,但没有满足我欣赏的愿望,我也没能打雪仗、堆雪罗汉,甚至雪地捕鸟。赏不到雪趣,但它却让我朦胧地感受到江南雪的柔,像腼腆、羞涩的姑娘一样的美;感受到柔美的易逝和珍贵;感受到眼前美的前世和来世;并且终于能够隐约明白,为什么瞬间的美丽能够变成美丽的永恒。

感谢雪姑娘的造访,让我的这一天非同一般。

(选自张洁如同学《在日记中成长》)

日记2:

老杨病了

最近几天我们不乖,班会课上老杨狠狠地训了我们一顿。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训人的最高境界——那就是一个脏字也没有,却照样让我们郁闷得半死。

可老杨说,他今天简直郁闷死了……

老杨真的去医院了,他对医生说:“我喘不过气来,请帮我查一查……”医生头都没抬,还没等老杨说完,就写好了药方。

老杨耐着性子说:“医生,您得看看我呀!”医生抬起头,问:“你是干什么的?”老杨回答得非常简单:“人民教师。”

“噢,地位高了。”于是医生拿起听筒,听听老杨的心脏。老杨用右手指着自己的气管:“不是那儿,是这儿!”

半晌,医生说:“去配药吧。”

老杨匆匆跑到配药处,里面的人说:“下班了,你去急诊室吧。”老杨恳求道:“我待会儿还有课,拜托您就配吧!”里面扔出的还是那句话:“下班了,你去急诊室!”

老杨牛脾气上来了,他把处方一把撕了,然后大吼:“你们这群医生死了,我才高兴呢!”

这一吼,引得旁边众多看病的人都过来围观,正急匆匆下班的医生们也边走边侧过头来,作睥睨状。可老杨的情绪根本就无法控制,他再次大吼:“看什么看?我有病!”然后,就离开了医院,在我的同桌的陪同下。

然后,我就知道了这件事的全过程。

听完同桌的叙述,我像老杨一样,也喘不过气来,好半天才说出四个字:“经典之极!”

(选自杨佩瑾同学《在日记中成长》)

【说文论道】

这是两篇多好的记叙文啊!如果不是亲自从学生的日记本中选出,我还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日记。而这样的感觉,恰好证明了一个道理:人生写作日记始。

作为日记,一般形式上总有月日、星期、天气之类的内容,这两篇日记也有,选用时,为了便于表达,被我加了标题,同时把时间、气候之类的文字省去了,因为,我不想因为形式的存在而影响我们对这两篇优秀日记的判断。

日记1,记下的是难得一见的“江南雪景”和观雪感受,概括表达,就是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日记2,记下的是听同桌讲述的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和自己听故事的反应,概括一下,就是写下了自己的“所闻所感”。无论是日记1,还是日记2,都是日记人自己亲身经历或间接经历的事。把这几句话合起来总结一下,正道出了一个秘密:日记写作,其实就是真实地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

不管是写亲身经历的事情,比如观雪景,还是写间接经历的事情,比如老杨就医,都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认真、细致地观察,或认真倾听和思考,然后把观察或聆听所得仔仔细细地写下来。比如日记1中的第3自然段,就是一个较好的范例,不妨再来欣赏一下:

①雪下得不大,但看上去还是很密,纷纷扬扬,满眼都是。②大大小小的雪花总是先在空中旋转着,然后飘落下来,似柳絮,似蒲公英,又似羽绒。③无意间,几片“硕大的”雪花落在我的手心,有一丝浅浅的、微微的凉意提示着我的神经,好像在说,感觉舒服么?④正当我低头细看手中的雪花时,它已经如魔术师般幻成了一滴细细的、晶莹的小水珠,躺在我的掌心。⑤我好无奈、遗憾、凄凉和不解。⑥它怎么可以急急忙忙又回去了呢?⑦或许这正是它所希望的未来?⑧但,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欣赏这从天而降的雪花姑娘:洁白,晶莹,轻盈,婀娜多姿,而又那么可亲可切,情韵丰富。

这是一个由8句话组成的观雪景的精彩片断。第①句写整体所见。第②句写雪花飘飞的动态变化过程,并用三个熟悉的比喻对飘飞的雪花的外形、质地、状态进行描绘,栩栩如生。而从第③句开始,就是一个大特写,用拟人、情景变化和再现等方法,并借助叠词的运用,着意渲染数片“不速之客”的雪花的情态神韵。第⑤句总写自己观察之后的复杂感受。最后三句用哲学家与诗人的眼光,呈现了自己的不解和困惑,恰恰传达的是小作者独具的慧心慧眼。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细致描写和独特感悟,才使得下文的议论和抒情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依托的根本。

二是无论观察还是描写,一定要用心用情,把自己细微的心绪、心思、心灵、心悟、心境充分地传达出来,这样的日记写作才更具有价值和意义。日记1的第5自然段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请看原文:

下雪了,但没有满足我欣赏的愿望,我也没能打雪仗、堆雪罗汉,甚至雪地捕鸟。赏不到雪趣,但它却让我朦胧地感受到江南雪的柔,像腼腆、羞涩的姑娘一样的美;感受到柔美的易逝和珍贵;感受到眼前美的前世和来世;并且终于能够隐约明白,为什么瞬间的美丽能够变成美丽的永恒。

这是一个转折了再转折的语段,尤其是三个“感受”和一个“明白”,把小作者观察江南雪景之所得表达得既有层次,又有深度、厚度和温度。日记写作的价值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再比如日记2,虽然大部分篇幅都是冷静地转述听来的真实故事,但小作者的情感始终在字里行间潜伏着、跃动着。特别是最后的文字,“听完同桌的叙述,我像老杨一样,也喘不过气来,好半天才说出四个字:‘经典之极!”言简意丰,言少意深,情感与韵味十足,读之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依稀记得第一遍阅读时的感受:老杨可怜,教师可悲;人可怕,性格可怕,冷漠更可怕。孩子写出,读者不一定都能读出。这就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这就是日记写出真体验、真感受的力量。

【前车之鉴】

2月20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我和爸妈、弟弟、表哥一同到饭店里吃饭。(似表达清楚,实际上依然含糊。比如,是早饭还是午饭还是晚饭?是有人请吃饭还是因为表哥来了?是什么样的饭店?)弟弟总是那般不安分,那些山珍海味对他这个挑食的人来说,没有半点吸引力。(弟弟的挑食也太不可思议了,“山珍海味”都没有半点吸引力,多可怕!而且还能那么好动不歇、精神十足?从前后文看,弟弟更应该是好动、好玩、不安分吧?)他一会儿跑东,一会儿跑西,一刻也不停歇。我只好放弃美食的诱惑,陪他玩。(在哪玩?饭店内还是饭店外?环境设施背景等如何?)没过一会,表哥也出来了。(从哪出来?又到了哪?)弟弟很喜欢让表哥抱。每当弟弟被表哥抱起时,他总是高兴地笑个不停。于是,当弟弟看见表哥时,便猛扑了过去。表哥抱起弟弟,一边说话,一边后退。忽然,原本一个靠边的小女孩冲向中间,偏偏就在表哥身后停下。我看到弟弟的脚即将踢到那小女孩的脸,正想喊他们停止后退,可一切已来不及,弟弟的那只脚准确地踢到了小女孩的脸上。小女孩先是一愣,紧接着便是号啕大哭。(表哥抱着弟弟后退,弟弟的脚又是如何踢到站在表哥身后的小女孩的脸上的呢?被踢后的小女孩竟然还可以先“一愣”?让人疑窦丛生。)我教训弟弟,要他去向小女孩道歉,可他却“哼”了一声,说了一句“我生气了”,便大摇大摆地走了。我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向小女孩走去……

[总批]

如果先说优点,再说缺点的话,那么,优点一就是篇幅已经达到了一篇日记的最基本要求,有300多字;优点二是没有明显的病句;优点三也是最值得称道的,那就是素材来自于自己亲身经历的家庭生活。

缺点呢?就是这则日记写得比较马虎,留下的破绽很多。具体点说,首先是我边读边批时写下的5个批注,这里的破绽就已经足够多了。其次,就是最后的省略号,很吊人胃口,但到底如何?好像是一件不了了之的事儿。这件事儿何以要写?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意思?“我”除了无可奈何之外,还有什么表现、触动、思考或联想?

这篇日记何以会出现这些破绽、缺点、遗憾?要好好剖析原因,进而找到补救的良方,让以后的生活日记越来越耐看,这才是最关键的。

【深度对话】

学生:真的不是不想写日记,有时,实在是因为无话可写,不知道日记应该写什么。

蔡老师:先讲一个关于叶圣陶先生的故事。抗战爆发,叶圣陶举家迁往四川,最后定居在成都。1942年4月,叶圣陶的朋友从桂林来成都,邀请他去桂林商量编辑方针,并拟请他主编《国文杂志》。叶圣陶的蓉桂之行是从5月2日启程的,那时交通落后,从成都出发,一路乘坐的都是敞篷载货卡车,竟像坐老牛破车,整整走了“一个月又三天”。当时的交通秩序相当混乱,一路上,司机随意拉客(称为“黄鱼”),而且票价奇高(黑市价)。这样一来,车上更加拥挤,人像一群蚂蚁颠簸在高垒的货物上,随时有被甩下去的危险。汽车一旦出了故障,乘客就得下来一起推车,真是苦不堪言。在滞留贵阳的当天,叶圣陶写了如下日记:

五月二十七日

作诗一首,咏公路行旅。子恺昔画汽车损坏,多人推之,题曰《病车》,颇觉新颖,故诗中用之。

自古行路难,今难倘有余。临程谈黑市,过站上黄鱼。蚁附颠危货,麇推老病车。抛锚愁欲绝,浑不傍村墟。

这篇日记后来被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称为“绝妙”的五言诗。正是这样一个契机,叶圣陶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学遗产——《蓉桂往返日记》。日记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民俗、餐饮、琐闻等,由于所记都是闻所未闻,读起来真有点像听《天方夜谭》那么新颖有趣。

从叶圣陶先生的日记来看,日记其实就是当日所记,就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读书的、观察的、生活的、旅游的、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等,无不可以作为日记的内容。再进一步举例说,你可以记录国内外各种新闻事件,如各国领导人的沉浮,政治制度的变化,国际交往中的热点话题,重要的战争、灾害,事关国计民生的政策、法规等,说不定你将来会成为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你可以记录所在城市、社区、街道或者乡镇的重大事情,如城市改造、道路扩建等,说不定这些将来就会成为撰写市志、县志、镇志的参考资料;你可以记好经济生活的“流水账”,如详细记录自己(也可以包括家庭)生活的开支项目,采购物品(尤其是学习用品)的清单等,这些记录就是当时经济生活的一个掠影;你可以记好学校中开展的各种活动,如集会、演讲、踏青等,说不定就是一段校史的手录珍藏本;你可以记录和朋友、同学交往的各种对话、活动,特别是自己的心路历程;你可以记录自己的学习经历,比如每天的听课、作业、活动、考试等;你可以将自己研究某个难题的思维过程、解题方法回忆出来;你可以记录自己每天所读的书籍或者文章,记下作者姓名,抄下精彩语段;你可以将自己进行专题学习研究的步骤、收获、经验撮要笔录;你可以记录自己观看的某部影视作品的片名剧名,录下剧中人物及故事情节,写自己观后的感受与体会;你可以把自己参与网络作文或网上聊天、跟帖的内容与体验备份下来;你可以每周完成一个人物特写,写老师,写同学,写家人,写朋友都可以;你可以记录下写在黑板上的每日赠言,写写你对赠言的理解;你还可以将每日或每周演讲的内容进行回放……一句话,生活处处是日记。有精彩的生活就有精彩的日记,有精彩的日记就会有精彩的人生。

日记,天天记才是日记。日记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是对自己每天的生命做一次告别仪式,在这不知不觉的告别中,你会养成反省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的好习惯。如果让日子这样无声无息地滑过,你会发现,这就是虚度光阴,这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蹉跎岁月。相反,如果每天都能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发现惊喜,哪怕一点点;或者发现问题,也哪怕只有一点点,你就会感觉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就会发现,你的太阳真的每天都是新的。这样,你就不会感到没话可写,只会感到笔下有神。纸和笔的对话,正是灵魂与生命的倾诉。

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留住生活。年华似水,何以为证?年华似水,日记为证!

日记写作,坚持就能成功!

【写作有约】

1.建议你立即为自己准备一本精美的日记本,从现在开始,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天写日记的时间约定在结束一天的学习生活之后、休息之前的15分钟内。

2.日记是比较私密的写作。可以和父母,也可以和老师做一个约定:不经你同意,希望他们不要翻看你的日记本。但要记住,每周从自己的7篇日记中至少选出一篇,另纸抄写或电脑录入后请父母或老师阅读,主动请他们检查,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相关链接】

这是一篇我非常喜欢的文章,一直收藏着,希望同学们也能喜欢。

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

李 义

日记其实是一个习惯。因为天天写才是日记。

每日最后一件事就是同自己的日记见一次面。打开日记,就看见了一个个日子的驿站,看见了生命的一个个驿站。

写了月日、星期、天气,然后提了笔,看见笔和笔的影子在一片带横格的白纸上沉默。

沉默的笔像在回忆,像在数今天走过的脚步,像在跟一截生命道别。

刷牙缸里的牙刷,合上的书本,倾泻着的灯光,流淌着的血管里的血,铺开的日记,像是在举行一个告别仪式,跟今天这一截生命道别。

假如明天不再存在,这日记真该日日去记,记好,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遗书。

回忆时,不时发现一日的二十多个小时只留下一两个细节,甚至没有细节。日子重复着日子,像昨天刚走了一个贫血患者,今天又来了一个患贫血的人。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走了,像一个穷朋友悄悄地走远了,待此刻发现时,只看见他远去的背影,只看见日子离去的背影。

有时几天没记,再记时笔就像一个旷了几天课的学生。那几天的日子,像从一块冰面上滑过去了。

日记上的日期,连续的自然数,像是一根针线把日子串起。

一本日记,像一块密密地播种了文字的土地。

有什么理由不给生命留一份清单呢?

生活中不敢骂的人,不敢让人看见的哭,不敢说出去的爱,可在日记里骂个够,哭个够,爱个够。

记思想的日记像闪着星的夜空,记心情的日记像叮咚的溪,记往来人事的日记像一卷生活的画面。

情人的日记能吸引蜜蜂,文人的日记可治疗弱智,科学家的日记含有金属,政治家的日记注满了历史的标点。

每篇标有日期的文字都是日记。人类的文明大多初源于此。

要选一个好干部,日记可供参考,用什么样的人,在日记里可以找到。而阴谋家从不保留日记。

唯有日记能心心相印,能白头偕老,能忠贞不渝。

日记是最好的镜子,让你认识自己。

日记的记性最好,至少不会忘记主人,说不定还会使你不朽。

把自己发表给后人,让后人阅读先人,让后人原谅先人。

日记封面上的那些话,是一些日子的主题:比如“求知·拼搏·足迹”;比如“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春雨一样幸福”;比如“我是我从未遇到过的人”;比如“向正在受苦受难而又顽强奋斗的自由灵魂致敬”……

就像从日子里摘出一束花插在这里,扉页上又摘出了一些日子,多是发了作品,遇了重大事件的日子。

唉,日子,日子。

留住日子的唯一方式是在日子里奔跑。

日记留不住日子。日记是对日子的纪念。

像是用笔从日子里钓了一尾尾文字符号的鱼。

像是把生命用这些文字符号,输进了人生的电脑。

把日记本提起来抖抖,像风吹响了一树的叶子。

眼一闭,日子都像叶子一样飘落了。二十八年,约一万个日子,像一个用我的名字称呼的生命之树上的一万片叶子,在一场回忆的大风中飞落了。

纷飞着,像雪花,像翅膀,飘落我日记的天空,飞满我生命的天空。

不知道这叶子算不算一种收获。

只知道自己享受了二十八年的所有日子,但是长长的日子快速放映,像一部只有我一个观众的影片。

日子抛弃了我。

只留下日记。像日子赠给我的明信片,像夹在立体的日子之间的一张张卡片或书签。

每晚画上日记的最后一个句号,就好像把今天的日子打发了,送出了门。

其实不打发,日子仍会走的。

日子对日记无法说再见。我终于听见,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

【下讲预告】

“真”是射门之道

猜你喜欢
表哥雪花日子
不停奔跑的日子
表哥来了(2)
表哥来了(1)
青蛙表哥
童话世界(2020年16期)2020-07-25 02:16:30
云上的日子
视野(2019年23期)2019-12-10 09:21:37
逝去的日子不说谎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2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
淘气的小雪花
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