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修峰
梦里化蝶,聋哑女孩要翩翩起舞
1990年7月的一天,家住山东省章丘市相公庄镇的环卫女工翟永梅,带着两岁的小女儿袁芳红去济南一家医院检查,医生对翟永梅说:“你女儿是先天性耳聋。”翟永梅心里“咯噔”一下,比小女儿芳红年长5岁的大女儿卫红生下来就是个聋儿,没想到小女儿也遭遇了和她姐姐一样的命运。
回到家,翟永梅把医生的结论告诉丈夫袁德生。袁德生没有工作,加之因胃穿孔手术丧失了劳动能力,脾气变得暴躁。他指责妻子说:“你个没用的婆娘,怎么生两个闺女都是哑巴?”翟永梅身体也一直不好,患有高血压和颈椎病,并引发头痛,每天靠镇痛药维持。听丈夫埋怨自己,气得当场和他吵成一团……
吵归吵,他们夫妇还是凑钱带着袁芳红走上了求医之路。可几年下来,女儿的听力没有任何好转,而家却变得愈加贫困。1997年,他们只得接受命运安排:放弃治疗,将小芳红送进了章丘市聋哑学校。
袁芳红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然而,听不见声音、无法和父母交流成为袁芳红心里最大的痛。父母为什么总是吵?袁芳红想,如果上帝能给自己声音该多好啊,哪怕是几天也知足。因为有声音,就能帮父母化解矛盾,给予他们安慰。于是,想要听到声音、开口说话的欲望溢满袁芳红的心房。
之后,袁芳红开始留意正常人说话时的口型。母亲每次喊她的名字,她虽然听不到,却能从母亲的口型和眼神里感觉到她在说“芳红”两个字。在学校,袁芳红跟老师表达了想要说话的愿望,老师很高兴,悉心教她发音。可是,她连声音都听不到,根本无法发音,渐渐地老师也失去了耐心。
这年9月,袁芳红随学校到明水电影院观看文艺演出。舞台上,灯光下,一个女生在表演舞蹈。袁芳红看呆了,跳舞女孩身着霓裳,舞姿翩翩,多像一只蝴蝶啊,它是在寻觅自由和幸福。震撼不已的袁芳红忽然有了一个梦想:如果说不了话,那就做一个舞者。
对袁芳红而言,跳舞最大的障碍是听不到音乐。起初,老师安排她和一个有微弱听力的男孩一起学跳双人舞。老师把音乐声调到最大,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他们,那个男孩逐渐有了节奏感,跳得有模有样。可袁芳红由于跟不上音乐节奏,练得满头汗水也跳不好。男孩向老师提出不和袁芳红一起跳了,老师也觉得袁芳红不适合跳舞。袁芳红失落地流下了眼泪。
夜里无眠,袁芳红想到了蝴蝶。美丽的蝴蝶只要没有折翼,总会翩然起舞,自己又怎能就这样放弃呢?于是,到了跳舞时间,袁芳红仍往舞蹈室跑。老师教跳舞时,她就默默地看,用心揣度每一个舞蹈动作,用脑子记住了节奏。渐渐地,袁芳红就能够“踩”着默记下来的节奏,根据老师的点头、拍手或口型提示,完成一个又一个舞蹈动作。舞蹈老师不由对她刮目相看。
破茧成蝶,路有多远心有多痛
2002年6月,济南市残联“我的兄弟姐妹艺术团”来学校选演员,负责挑选演员的老师决定给袁芳红一次机会:“这样吧,暑假先让她去济南培训一个月,合格就留下,不合格就回去,全凭表现。”
在济南残疾人艺术团,袁芳红很少和其他人交流,除了跳舞还是跳舞。周末,学员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结伴去逛商场或浏览街景,袁芳红却一个人躲在舞蹈室,对着镜子练功。她只有一个朴素愿望:留下来,做个像蝴蝶一样美丽的舞者。
一天,艺术团老师告诉新来的演员,济南市残联领导要来艺术团视察,大家要好好表现。果然,一个高个子中年男人带领几个人来了。袁芳红和二十多名演员一起演群舞,她处在前排中间的位置,面带微笑,认真地起跳。演出结束,那个高个子男人开始讲话,他指着袁芳红,说她表现非常好,希望大家向她学习。得到领导肯定,袁芳红练舞更加刻苦。一个月过去了,袁芳红被济南市残疾人艺术团录为业余演员。
业余演员没有工资,但每次演出团里会发50元补助。读书和演出之余,袁芳红勤工俭学,力所能及地打些零工赚钱。这样,袁芳红基本能自己养活自己,不再向家里要钱了。同时,袁芳红还被章丘市聋哑学校的同学和老师选为学生会干部,并在班级担任班长。
9月的一天下午,袁芳红正在舞蹈室练功,忽然,有个老师拉着她的手来到办公室。袁芳红看见先前讲话时表扬过她的那个大个子领导坐在那里。老师向袁芳红介绍,此人是济南市残联理事长刘书笙。袁芳红有些忐忑,不知道市残联“最大的官”为何找她。
原来,济南市残联正举办救助贫困生结对子活动,刘书笙决定帮扶袁芳红。这次,他给袁芳红带来一些书,还送给她一个助听器,叮嘱她:“芳红,你必须要学说话,多读书,相信你能行的。”
戴上助听器,经过一段时间练听,袁芳红竟然听到了声音。声音虽小且含混,在袁芳红听来却是天籁之音。
此后,袁芳红开始苦练说话。她找出二年级学的语文课本,对着镜子,一个字一个字反复去读。课本的每个字都有拼音。老师知道她在学说话,耐心地帮她纠正发音。日复一日,袁芳红终于学会了用声音表达。
女儿能听见声音、会说话了,翟永梅别提多高兴了。袁芳红很是自豪,在她十几年的生命里,她从来没有和妈妈用语言交流过。她的话虽然有些含混不清,可每句话妈妈都听懂了。父亲袁德生在吃惊之余,不由对女儿有了几分敬重。以后,他再和妻子吵架,只要女儿开口说他几句,他就马上闭上嘴。
2004年盛夏,艺术团要编排双人舞《轮椅上的婚礼》。本来,团里已经选好了女主角。可是,那个女演员因故不能参加排练和演出。于是,团里便在四十多名舞蹈演员中重新挑选女演员,袁芳红脱颖而出。接下来,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排练。
《轮椅上的婚礼》讲述了一位肢残者对一位健康女孩追求、恋爱至结婚的故事,要求女主角眼睛会说话,美好的心灵在她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中悄然而准确地表达出来。袁芳红细心揣摩,对着镜子练表情,终于能够把握人物内心世界,达到了要求。舞蹈《轮椅上的婚礼》在山东省长安杯青年舞蹈比赛上获得了二等奖。
2005年8月,袁芳红在湖南举办的全国青少年健康锦标赛健美操大赛中获第一名;同年10月,袁芳红和一名男演员表演的舞蹈《命运之争》在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舞蹈赛上获优秀奖。2006年年初,由袁芳红领舞的《千手观音》登上了中央电视台荧屏。
2006年7月,袁芳红飞赴巴黎,参加首届国际聋人舞蹈艺术节。在蒙福特银色大剧院,我的兄弟姐妹艺术团为来自十多个国家的观众表演了取材中国敦煌壁画的古典舞蹈《香音女神》。舞蹈由袁芳红领舞,她和聋人姐妹们将深藏于千年石窟的飞天彩绘塑像,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巴黎的现代舞台。各种肤色的观众为东方神韵而倾倒。国际聋人协会将最高荣誉奖授给了袁芳红和她的姐妹们。接过奖杯的刹那,袁芳红和参演的聋人姑娘们流泪了……
舞动幸福,生命怒放在春天里
2008年6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专家和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编导一行5人,来到济南我的兄弟姐妹艺术团,挑选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聋人舞蹈演员。艺术团老师推荐了袁芳红。
然而,北京残奥会对舞蹈演员的挑选标准非常苛刻,对身高、相貌、年龄、舞蹈表现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最终,袁芳红因为身高不足未能入选。在这之前,她也是因为身高的原因,三次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失之交臂。看着其他16名姐妹被北京残奥会组委会接去北京进行封闭训练,袁芳红倍感失落。
这时的袁芳红已经从章丘市聋哑学校毕业,进入济南市特殊教育中心读高中。因为舞蹈有成绩,袁芳红在学校小有名气,同学们也大都知道了她落选残奥会开闭幕式表演的事情。袁芳红躲在寝室里偷偷哭了,觉得梦想离自己渐行渐远。
哭够了,袁芳红来到艺术团,找到团长吴哲,表示要退出艺术团,不再跳舞了。吴哲说:“芳红,身高不足不是你的错,但拿身高不足否定自己,就是你的错了。残奥会是一个舞台,可毕竟不是每一个演员都适合这个舞台呀!难道说登不上这个舞台的演员,都不是好演员吗?就可以用各种理由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艺术追求吗?你先暂时停止舞蹈训练,回去好好考虑,什么时候想好了,就什么时候训练。”随即,吴哲拿出一本书,交给袁芳红:“书里有篇文章,叫《生命的补丁》,你拿回去看看,也许会对你有启发。”
周五傍晚,袁芳红怅然回到家,袁德生和翟永梅见女儿脸色阴沉,急忙问她怎么了?袁芳红连比划带说地告诉父母,自己不想跳舞了。袁德生松口气:“我当是天要塌下来呢,舞蹈能当吃当喝啊?不跳更好。”袁芳红听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声音含混地和父亲吵起来:“舞蹈,是我生命,你不理解女儿,不关心女儿……”
晚上,袁芳红拿出吴哲团长给她的那本书,找到《生命的补丁》读起来。文中的一句话让袁芳红深受触动:“补丁,原本是一种缺憾,但还可以让它呈现出另一种美。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缺憾已经存在了,再伤心也无济于事,还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开出别样的花朵。”
反复回味这句话,袁芳红心里豁然开朗,她在日记中写道:“不管我们的身体条件如何,只要你的梦想坚定,只要你有一颗健全的心,全力以赴,锲而不舍,终会得到命运的垂青,成为生活的主角,赢得辉煌的未来。”
之后,袁芳红以更大的热情投身舞蹈,成为主要演员,并且当上了艺术团舞蹈队队长,被人们赞誉为聋人舞蹈家。2009年,袁芳红参加了高考,被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录取,成为班级里唯一一个考上本科的学生。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袁芳红利用一切机会勤工俭学,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她的学习成绩在艺术系排在第一名,并连续两次获得一等奖学金。读大二时,通过班级民主投票,袁芳红被选为班长,并参加了学院舞蹈队。同时,她还成为2010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候选人。
2013年春节前夕,袁芳红接到济南艺术团的通知,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重点项目之一,她即将和团里的其他演员一道,去非洲几个国家进行巡回演出。
3月初,袁德生、翟永梅夫妇带着大女儿一起到济南看望袁芳红。当时在现场,袁芳红正在进行紧张的彩排。看到女儿用生涩却充满温情的声音和编导交流,看到女儿用优美的肢体语言、准确传神的表情和真诚动人的目光将一段段舞蹈演绎得美轮美奂的时候,夫妇俩禁不住几次落泪……
一个个严冬过去了。在他们眼里,如今舞台上的女儿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舞动幸福、快乐与希望,不仅让曾经困顿的生命迎风怒放,而且将一家人也带进了春天!
责编/宿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