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幼时记趣》,我们每每会被沈复先生在文中体现出的童心、童趣所打动。不过,你思考过没有,沈复先生儿时的这份“物外之趣”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让我们展开探究性阅读,来追溯其“趣”之源头所在——
首先,眼睛变成镜头——细察。
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在《幼时记趣》中,“我”的观察是用心、细致而有成果的。首先,“我”有观察事物的好眼力:“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其次,“我”有爱好观察的习惯:“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再者,“我”有观察而不怕苦、累的精神:无论在“素帐”中,还是在“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都乐此不疲,即使“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也无怨无悔。另外,观察时“我”能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丛草、虫蚁、土砾,“定目细视”;对二虫相斗,观之“出神”。这样的观察,实际上是“观”与“察”同时进行的。“观察能锐敏深入,感觉自然新颖俊逸。”正是因为作者有了如此把眼睛变成镜头的“细察”,才有了文中绘声绘色的描写,才能给人别样的感受。
其次,思维插上翅膀——奇想。
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运用自己感知的材料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想象是造物主对人类的恩赐,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幼时记趣》中的想象是奇特而令人叫绝的,它们建立在“我”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从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出发,并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相联系。正因为这份“心之所向”,以及移情入境,视小为大,在文中,“我”才能把飞舞的蚊群想象为“群鹤舞空”;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鹤唳云端”;把丛草想象为森林,虫蚁想象为野兽,土砾想象为丘谷;把癞蛤蟆想象成“拔山倒树”的“庞然大物”。想象是艺术的精灵,也是文章制胜的一大法宝。沈复如此奇特的想象,把读者带进了一种神奇、美妙的境界。
感谢沈复先生的这篇经典“记趣”,不但让我们重温了美好的童年趣事,而且学到了有关作文的一些技法——将眼睛变成长镜头,做细致的观察;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带着想象上路,使自己的作文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