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局部战争表明,现代空袭武器具有惊人的效力,大打可“灭国”,小打可“点穴”,一旦开火,把对方打回“石器时代”,决不是耸人听闻!
2013年版《国防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第三章“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专设“保卫空防安全”一节,阐释我国空防问题,此外在其他章节也多处谈及与空防有关的问题,所用篇幅之大、论述之深入,是以往没有的,体现了对空防的高度重视,其中一些新的思想点,值得高度关注。
为什么高度重视空防问题?
《白皮书》高度重视空防问题,符合当代世界军事安全的发展大势,充分反映了我国的安全诉求。当前,我国的天空看上去宁静祥和,不像海洋事端频发,看似“无威胁”。客观上讲,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敌性飞机蓄意入侵入窜我控制空域的现象確实很少发生了,表面上,天空比80年代以前安宁多了。
对此现象怎么看?我认为,第一,这反映出我国的空中安全环境总体是稳定的,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得益于整个周边安全环境的改善,还得益于50-80年代我长期开展的空防斗争以及90年代以来空防体系不断加强所产生的威慑力。
第二,与空中威胁样式转变有关。随着卫星侦察技术、机载侧视雷达侦察技术、机载电子侦察技术发展,现在很多国家对他国进行侦察,普遍采取对内陆进行太空侦察、对边境进行雷达侧视侦察和电子侦察的方式,所以一般不再派飞机进入对方领空。从我国的空情看,在我控制空域外围对我进行的空中侦察,在争议地区上空进行的空中侵扰,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第三,现代空中威胁积蓄的能量远远超过传统空中威胁。
《白皮书》第一章提到,“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主要国家大力发展军事高新技术,抢占太空、网络空间等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这在空中体现得尤其突出。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的空中威胁,较之传统空中威胁,发生了六个重要变化:
一是代次由三到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主战飞机已经发展了三代,目前正在向第四代升级。美国率先跨入第四代,已经部署F-22和F-35两型四代机。我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研制或准备引进,未来我周边可能成为世界上四代机部署最密集的地区。
二是手段由一到多。从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侦察机,正在拓展为四代机、无人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临近空间武器、太空武器、跨大气层武器等“七位一体”结构,人们头顶将是“七把利剑”高悬。
三是距离由远到超远。现代远程航空弹药,可以在对方领空以外实施“防区外打击”。
四是高度由高到超高。传统空袭武器只在2万米以下的稠密大气层活动,但弹道导弹、太空武器、跨大气层武器部署或运行高度都在10万米以上,2万到10万米之间的“空隙”则将由临近空间武器填补,人们头顶上整体成为“火力走廊”。
五是速度从快到超快。传统空袭武器的飞行速度是2倍音速,而弹道导弹、太空武器、跨大气层武器、临近空间武器飞行速度少则3倍音速,高则达到25倍音速,号称能够“两小时打遍全球”!
六是危害由强到超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局部战争表明,现代空袭武器具有惊人的效力,大打可“灭国”,小打可“点穴”,一旦开火,会给对方带来惨重的后果。所以说,千万不能认为“领空无敌机”,“空中就无威胁”!
空防在国防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
《白皮书》第一章判断“中国仍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有的国家深化亚太军事同盟,扩大军事存在,频繁制造地区紧张局势。个别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上采取使问题复杂化、扩大化的举动,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提出“积极运筹和平时期武装力量运用,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从这些论述,可以解读出空防的地位作用:
第一,陆上海上的威胁大都会在空中表现出来。不论是有的国家“扩大军事存在”,还是有的国家在主权争端问题上搞“复杂化、扩大化”“制造事端”,都伴随着空中的动作。
第二,空中威胁反过来制约陆上海上安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北约完全靠空袭给南联盟造成相当于战前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迫使其在外交上屈服,这足以说明,空中安全绝不单纯是空中的事,它是关乎国家安全全局的。
第三,维护空防稳定是“和平时期武装力量运用”的重要形式。和平时期武装力量运用的主要职能是慑止战争、控制危机、塑造态势,空防斗争在空中同样是发挥这样的作用。
我国空防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白皮书》第一章重申了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第三章重申了“中国武装力量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和外对政策的和平性质。第二章明确,空军“担负着保卫国家领空安全、保持全国空防稳定的任务”,这与我国国防和我军根本任务的自卫性质是高度一致的。
《白皮书》第三章之“保卫空防安全”节阐述了“空军日常防空基本活动”,主要是侦察预警,战备值班,海上空域警巡、边境反侦察和境内查证处置异常不明空情,航空管制四项。
此外,在第四章还提到“空军主要承担保卫重大活动举办地和周边地区空中安全等任务”。这些,其实就是空防的基本任务。在此反映出,我国空防任务的内涵有两点新发展:
第一,海上空域警巡。这是因为,海上威胁通常会有空中威胁相伴,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需要空军配合,强调海上空域警巡,正是适应这一形势和诉求。
第二,空中安保。这是因为,当前航空器小型化、无人化、低空化、低端化、普及化趋势发展很快,客观上可能被敌对分子利用制造空中恐怖事件,《白皮书》第一章提到“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威胁上升”,都可能在空中有所表现。强调空中安保,就是要遏控空中恐怖事件发生,这是有利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
怎么理解“平战一体、全域反应、全疆到达”原则?
《白皮书》第三章之“保卫空防安全”节提到,空军部队的日常战备的原则是“平战一体、全域反应、全疆到达”,这是又一个新的思想点。
第一,“平战一体”,是指保持空防行动的“灵敏”、“高效”、“常态”、“及时”,在平时要保持空防系统运行。空军行动速度快,以分秒计,空中侵扰一旦发起,将非常突然快捷,空防系统如果平时不启动,将难以应对。
第二,“全域反应”,是指在空中信息域、物理域的各种威胁事态都要做出反应。当前,军事信息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空中威胁以信息侵扰为先导、为常态,而且与实体侵扰相融合,我空防系统必须进行全域反应。
第三,“全疆到达”,是指空防范围要到达全部领土上空和部分公海上的“公空”,其中侦察预警力量还要监视“周边地区空中动态”。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原则,与“保卫领空”的任务及自卫性质不是矛盾的,而是高度统一的。其一,符合国家维护海洋权益的使命要求,与海军“在相关海域保持军事存在”的战备任务是一致配套的。其二,在公空进行空中警巡不涉及国家主权,符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其三,邻国之间相互监控对方境内空情,是各国共同认可的惯例。
我国空防体系处于什么水平?
我国空防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历史甚至长过共和国。1949年夏,周恩来同志就亲自部署,组建了第一批高炮部队和航空兵部队,开始在北平地区担负城市要地防空任务。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人民空军,开始全面建设国家空防体系。60多年来,空军、海军航空兵和其他防空力量坚决贯彻毛泽东“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的指示,与入侵的外国飞机和入窜的台湾国民党飞机展开长期斗争,有力捍卫了国家领空安全。
经过几十年建设,特别是经过90年代以来的信息化转型,我国空防体系已达到较高水平,形成了可靠可信的威慑力和实战能力。国内外普遍关注和认可的成就:
第一,初步实现了体系化。现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国的侦察预警、作战指挥、武器控制和基础通信网络,基本配齐了各类机种,加强了信息作战力量建设,形成了体系化的作战能力。
第二,主战装备实现了“三代化”。从90年代初开始,到2006年8月最后一批歼六战斗机整建制退役,主战飞机和地空导弹从第一代直接跨越到第三代。
第三,初步形成了攻防兼备的力量结构。轰炸航空兵、歼击轰炸兵、强击航空兵建设得到加强,掌握了远程精确打击手段,空中进攻能力和防空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第四,主战装备基本实现自主研发。特别是歼-10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主研发三代机的国家,占领了世界空军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
我国空防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白皮书》第二章重申对空军的战略要求是“攻防兼备”,这其实就是空军发展方向的定位。
空军“攻防兼备”的内涵,按照我军根本任务来理解,是指以巩固空中国防、抵抗空中侵略、保卫安全为根本任务,加强建设,积极运用,有效慑止、抵御和反击空中侵略以及其他安全威胁,捍卫国家领空安全。这个内涵,第一,是自卫性质的,不是利用空军去搞扩张。第二,战略上是防御的,不是利用空军四处出击。第三,战役战术上是攻防并举的,有的情况下,需要用进攻手段达成遏制侵略、抵御侵略的目的。战役战术上重视进攻,从技术上看,也是因为空中力量的特点是长于进攻,单纯的防御效益很差。
《白皮书》第二章还提出“空军加强以侦察预警、空中进攻、防空反导、战略投送为重点的作战力量体系建设,发展新一代作战飞机、新型地空导弹和新型雷达等先进武器装备,完善预警、指挥和通信网络,提高战略预警、威慑和远程空中打击能力。”这既是对空军建设现状的描述,也是对空军发展布局的设计。
所强调的四个重点,符合空军功能多元的特点,而且高度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对空军的战略需求,都是空军建设和运用的战略领域。侦察预警及预警、指挥和通信网络、新型雷达等装备建设,是信息化空中作战的神经中枢;空中进攻和防空反导是实现攻防兼备的两根重要支柱;战略投送,是国家和军队都需要使用的战略手段。这当中,提到了提高“战略预警能力”,这是空军空防能力的一个新增长点,主要是要实现稠密大气层以上空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的预警。
民兵预备役防空力量和人民防空力量有什么作用?
《白皮书》第二章提到民兵组织编有“联合防空”队伍,第三章提到“民兵预备役防空力量和人民防空力量”,这是对我国空防体系结构要素的完整描述。此外,还提到民兵各类专业队伍,都将承担空防任务。高度重视军外空防力量建设和运用,是人民战争思想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也符合现代空中攻防作战的规律。
从力量配置和运用的角度看,现代空袭有三个特点:第一,可能会达到很大的规模,而且是大纵深、多方向、多高度的进袭,对抗击力量的规模和布势要求很高。第二,信息化程度高,信息对抗激烈,对防空侦察预警、通信保障力量的规模和专业性要求很高。第三,基本以城市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交通系统为突击目标,对防空侦察预警、通信保障力量的规模和专业性要求很高。
这三个要求,单纯靠军队力量都是难以达成的。这就要求,采用军民融合方式建设空防体系,建设和运用民兵预備役防空力量和人民防空力量,在信息支援、对空抗击和综合防护等重点领域,协助、配合军队开展空防斗争。这说明,空防是全民的事业,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完成。
摘自2013年4月20日《解放军报》,作者为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