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位和加冕
1952年,正在肯尼亚访问的英国王储伊丽莎白公主,接到父王乔治六世去世的噩耗。在那一瞬间,她就地成为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全称)的国王——Queen Elizabeth II(伊丽莎白二世)。第一时间赶回英国、全身黑色丧服的她,在专机舷梯旁,受到以当时首相丘吉尔为首的政要们的欢迎。
1953年6月2号,继位已经一年的伊丽莎白二世,终于在伦敦的Westminster Abbey (西敏寺),举行加冕典礼。这不仅是一位英国新君主的加冕大典,更是当时英国非常需要的一场最重要的喜庆仪式!原因?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重创,虽然拥有战胜国的巨大荣誉,但人员和物质损失惨重,和二战前相比社会生活低调得多。同时,乔治六世的过早去世,也被看作是为二战操劳过度的直接后果。于是,作为大英帝国的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礼,激发了英国本土和全世界英联邦国家的巨大热情。
钻石王冠:经典是怎样炼成的?
今夏的加冕典礼60年纪念展,把加冕大典相关的礼仪用品齐集展出,而且地点是英国国王的办公地点和官邸——白金汉宫,让有当年记忆的人重温盛典,让当年还没出生的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对于我们王室迷和珠宝迷来说,最重要的是去看加冕典礼上女王佩戴的珠宝首饰!
这次展出的珠宝首饰,最经典的是一个圆形头冠,以钻石、珍珠和黄钻石镶嵌在黄金和白银框架上制成。它的名字就叫做“钻石王冠”,是1820年为乔治四世的加冕仪式,向Rundell Bridge & Rundell公司定制的其中一个王冠。它的底座是两排珍珠,中间夹着一排璀璨切割的钻石;底座上方有四个内弯外方的方形十字,其中正面的那个十字的中心,是一款漂亮完美的四克拉黄色钻石。在四个方形十字之间,分别是:一朵玫瑰、一朵紫蓟和两朵三叶草,代表联合王国(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所有这些十字和花朵,都由璀璨切割的钻石镶嵌而成。除了底座的169颗珍珠,整个钻石头冠共有1333颗钻石。
钻石头冠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的款式比较中性,男王女王均可佩戴,从乔治四世到伊丽莎白二世;其次,它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设计的巧妙,还有它最近60年来的佩戴者伊丽莎白二世的典雅贵气形象是如此深入民心:伴随着伊丽莎白,钻石头冠登上英镑钞票、硬币和邮票,走遍全世界!我至今记得小时候收到的香港来信,大都贴着女王佩戴钻石头冠的侧面浮雕像邮票。即使如今去英国旅行寄明信片,它依然是到处可见的最亲切的邮票。
不仅普通人热爱女王佩戴钻石头冠,艺术家也人同此心。多年来,无数艺术家为女王做像,都选择女王戴钻石头冠的形象,包括了油画家Lucian Freud(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孙子)、 肖像画家Richard Stone、全息摄影画家Chris Levine等等。至于摄影家,就更不计其数。
这次的展品之一,是油画家Herbert James Gunn 爵士画的全身像:伊丽莎白女王头戴钻石头冠、佩戴加冕项链、身穿加冕礼服长裙的画像。60年前的加冕当天,女王就头戴钻石头冠,从白金汉宫出发到西敏寺。这一路上,200万守候伦敦街头的民众和无数电视观众,都看到了女王头戴钻石头冠的光辉形象!
加冕项链:历史的缩影
这次的珠宝展品中,还包括一件重量级首饰:加冕项链。这条钻石项链的名字,来自它的佩戴场合和佩戴者们。1858年,汉诺威国王(汉诺威现属于德国)与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对簿公堂,要求取回其祖先带入英国王室的珠宝。法庭判决汉诺威胜诉,维多利亚女王必须归还汉诺威大批珠宝首饰,其中包括嫁入英国王室的夏洛特王后的钻石项链。维多利亚女王常佩戴这钻石项链,但它归还汉诺威后,女王从其他王室珠宝首饰中,挑选拆下了28颗钻石,请伦敦的R. & S. Garrard & Co.做成项链,其中最重的两颗钻石,分别重11.25克拉和8.25克拉。它的硕大吊坠,是一枚名叫“Lahore”(拉合尔)的钻石。
在1901年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上,他的王后亚历山德拉佩戴着这条辉煌的项链;1911年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上,他的王后玛丽也佩戴了这条项链;到了1937年伊丽莎白的父亲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伊丽莎白的母亲也佩戴了这条维多利亚女王定做的钻石项链。更具历史意义的是,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1953年加冕大典,女王本人就佩戴着这条项链。和家族传下来的其他珠宝相似,加冕项链也几经改款调整。加冕大典前,伊丽莎白女王把这条项链缩短——拆去四颗钻石,但整体依然是重量级的历史性项链。叫它做“加冕项链”,是实至名归!
王座马车和签字笔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在位的每一年11月,都头戴钻石头冠从白金汉宫前往Westminster Palace (英国议会),主持每年一度的议会开幕式,履行她作为国家元首的职责。这段路程虽然不长,但这是女王每年最重要的官方仪式,所以她每次都乘坐金辇王座马车前往。
作为女王加冕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也展出1953年加冕当天女王从白金汉宫前往西敏寺乘坐的金辇王座马车。它由William Chambers (1723—1796) 设计,由乔治三世在1762年首次使用——前往主持当年的议会开幕。从1821年乔治四世加冕仪式开始,这辆金辇王座马车载着历任英国君王到西敏寺出席加冕大典。
这辆深具历史意义的马车,平时存放在白金汉宫的the Royal Mews (马房/马车房),并对外开放。
伊丽莎白二世加冕仪式的后半部,是以英国君王的身份宣誓并在誓词上签字。她签字用的那支重要的笔,这次也在展品之列。加冕签字笔以黄金和象牙制成,由Francis J Cooper设计,并由Worshipful Company of Scriveners公司送给女王,笔上刻着公司的口号:“Litera Scripta Manet.”(写下的文字永存。)
君主和母亲
虽然在现代民主国家,王室权力基本上只剩下礼仪性质,但英国王室传统深厚,1950年代,英联邦国家人民还是十分尊崇他们的女王!而且这位新女王26岁就继位,非常年轻而且气质高贵。说王室代表一个国家形象,27岁举行加冕大典的伊丽莎白二世是非常完美的一位。
这次的展品还有很私人的一面。例如女王加冕时的两个孩子——查尔斯王子和安妮公主——的加冕服装,由伦敦的御用童装公司Miss Hodgson定制。安妮公主当年两岁,因年纪太小不适合到西敏寺出席加冕典礼的教堂仪式,但她当天依然穿上加冕礼服。何解?因为女王从西敏寺的加冕大典回到白金汉宫之后,全家(包括两岁的安妮公主)到阳台上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作为当时英国王位的第二顺序继承人,安妮公主两岁就熟习“为国穿衣”了。
女王长子查尔斯当时四岁,这个年纪被认为可以到西敏寺出席加冕典礼,于是,他收到了一张正式请柬,这次也展出了这张请柬。请柬的作者Joan Hassall (1906—1988),是版画家和插图画家。通过公开竞赛,她赢得为加冕大典设计官方请柬的荣誉。除了官方请柬,她还为当时的英国王位第一顺序继承人设计了这张个人请柬:活泼、漂亮、生动、充满童趣!从这些和女王的孩子有关的展品,参观者可以感受到:1953年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不仅是大英帝国的国家元首,同时还是一位年轻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