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第十二届全运会对“美丽沈阳”的发展促进作用

2013-04-29 05:59孙佳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全运会

摘 要:第十二届全运会在沈阳召开,这对加快沈阳城市建设步伐,加大沈阳城市建设力度,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沈阳软实力建设正是一个契机。通过对全运场馆的惠民化使用、利用全运效应形成的多城市发展合作平台,“微笑沈阳”软实力的提升等方面,全运会对“美丽沈阳”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促进作用。

关键词:全运会 美丽沈阳 城市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自身文化建设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而全运会的开办正契合了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环境与现状,是一种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全运会符合国家的利益,城市的利益,群众的利益。2013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运会在沈阳召开,这无疑会加快沈阳城市建设步伐,加大沈阳城市建设力度,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沈阳软实力建设。可以说,全运会在沈阳的召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沈阳市政府提出的“美丽沈阳”的建设。

1.发挥可延续效应——全运场馆的惠民化使用

从2009年初取得十二运承办权以来,沈阳市在承办全运会过程中就一直把“体育惠民”作为工作的准则。沈阳市多将场馆建设的重点放在了改扩建旧场馆和利用高校体育馆上,并重点推进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

1.1所有新建场馆都建在校园内

场馆建设是办好任何一届运动会的基础,也是成本支出的“大头”。在充分考虑到场馆的赛后利用的问题后,沈阳市十二运场馆建设坚持以改造为主,25个沈阳市属全运场馆中仅有3个为新建场馆,且全部建在大学校园内,包括沈阳大学体育馆、沈阳医学院体育馆、沈阳市体校体操馆3个新建场馆。本届全运会沈阳赛区场馆建设于2010年8月启动,从建设工作伊始,沈阳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按照节俭办全运的要求,场馆建设要坚持“满足赛事需求、严格控制投资、兼顾赛后利用”,必须厉行节俭务实,各场馆的建设方案都要经过严格审查,任何项目不得借全运会之名搞豪华装修和与全运会无关的工程建设。[1]这些场馆的建成,除了满足全运会期间的赛事需要,还可以在会后满足大学教学使用需要。

1.2 修建市民健身中心

沈阳市政府在筹办全会会的过程中,始终把“惠民”、“全民健身”放在首位,并在黄金地段沈阳市和平区中山公园附近修建沈阳市全民健身中心。该中心于2013年8月1日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健身中心包括健身大厦、室外运动场、网球馆、游泳馆等,可以供市民进行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跆拳道、瑜伽、健美操、体育舞蹈等40余项体育锻炼。而该中心已明确其公益性体育场馆属性,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公众采取免费或低收费政策。

1.3 体教结合新模式的利用

本着节俭办全运的原则,沈阳市政府此次把从建设场馆中省下来的资金建成一部分健民中心,并重点把这些健身中心与中小学共享,开创了“体教结合”的体育资源利用新模式。从2013年3月初开始,各健身中心便与学校共用体育场。如通过与沈阳市二十八中学的这种体教结合,共为该校1000多名学生提供了校专业运动场馆和体育指导员。可以说这种合作解决了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为更好的开展学校体育运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2.全运效应促成的多城市合作平台

由于本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分布于辽宁省14个城市、9所高校,而这14个城市均可借此机会,彼此互通有无,加强彼此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等各方面的合作,共享全运效应。沈阳作为省会城市,全运会的主赛场,更可利用此机会加快沈阳经济区建设,推进沈抚同城化、沈铁、沈本一体化进程。为此,沈阳市政府应充分利用全运效应促成的多城市合作平台,增强沈阳的自身影响力,同时增强沈阳经济区对沿海经济带的支撑能力,加快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建设步伐。

3.以“微笑沈阳”为代表的沈阳软实力的提升

全运会对建设“美丽沈阳”的促进作用,除了硬件上的明显改观以外,还体现在对进行市民“微笑沈阳”的号召的软实力的体现上。“微笑沈阳”旨在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新载体,普及人际交往的“第一语言”,传递笑脸与志愿接力,“为全运会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同时激励沈阳人像雷锋、郭明义那样嘴角上扬,凝聚幸福共识,“汇聚成博爱的海洋”。应该说本项活动,全面提升了沈阳市民的文明素质,积极打造了自信、礼貌、热情、友善、文明的沈阳人新形象,以文明沈阳的新形象承办本届全运会。

应该说,通过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沈阳以办全运为契机提升了城市功能,并推进了“美丽沈阳”的建设步伐,沈阳市走出了一条“承办赛事促进城市发展”的新路。

注释:

[1]http://www.liaoning2013.com.cn/system/2013/03/12/010266125.shtml

参考文献:

[1]彭涛.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08:36—199.

[2]马瑞华.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机制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7.

[3]武胜奇.体育赛事文化对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及提升路径选择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6):480-483.

[4]李忠.体育无形资产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1).

[5]刘清早等.大型体育竞赛活动无形资产商务运作方式的探讨[J].体育科学,2003,(1).

[6]杨元元.全运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3):30.

作者简介:孙佳(1981-),女,汉族,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传播学。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全运会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新形式下如何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