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舞动的神灵

2013-04-29 00:44:03常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木雕面具非洲

常蕊

摘要:非洲面具雕塑对于其本民族是具有使用价值,而对于艺术观赏者来说具备了艺术美的欣赏特性。近现代的西方艺术家赞美非洲艺术的抽象化,并且从其中吸取了很大的“艺术营养成分”。非洲艺术家身上有一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那就是他们在艺术创造中既维持传统的艺术形式,同时又积极地进行艺术创造与艺术革新,这些正是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并尝试应用到艺术创作中的。

关键词:非洲;木雕;面具

一、非洲面具的地域文化性

非洲是一个多元化社会,这里聚集着不同的部落民族,他们的文化习俗也是各不相同,正是因为这种差异化的社会环境,才会出现如此丰富灿烂的艺术文化生活。木雕面具主要流行区域在西非、东非,其他部族不太使用面具。从这种使用布局来看,面具的使用多处于农耕民族地区,在这些地方它被用于在特定仪式中的一种沟通工具。在非洲民族眼中,那些我们所认为“美的艺术”的面具在他们看来却都是具有实用功能的。这里所说的“实用”,是指它们在宗教或巫术意义上具有使用价值。

非洲木雕面具的最早存放时间距离现在也就四百多年,非洲是人类发源地,为什么最早发现的木雕面具却只存在了四百多年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的发生呢?面具的材质主要是有木材为主,非洲又生存着大量的白蚁,正是因为白蚁,很多原始木雕都已被蛀食,能留存下来的很少,所以木雕面具的存在才会只有几百年。非洲木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包含着非洲传统宗教、生活习俗,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沟通工具。木雕面具对于非洲部族文化生活而言极具代表性,面具在当地主要用途于与神灵沟通的巫术活动,但在时代发展中我们更愿意把它做为艺术装饰品来欣赏。

二、面具的魅力

非洲木雕面具夸张的造型、生动的表情、装饰性的纹样、象征性的隐喻等,都包含着非洲人民对大自然的一种崇敬和探索之情,更是用创造力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地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使这种艺术更具有神秘的色彩。

非洲民族所创造的面具形象中不完全局限于人物形象,其中也会有动物的形象,比如:牛、猴子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他们的观念中,人与动物是共处于和谐共存的自然状态中。

面具的大小尺寸各异,雕刻手法有些是写实的描摹,雕刻出真人的神情状态,而有些则用夸张变形的造型方式去表现。正如有些面具则将面部的某些特征,夸张到极致,比如:会将鼻子和下巴极限地拉长,成为一个细长的面型,看起来让人觉得很怪诞,或者是将生病人的鼻子雕刻的很扭曲。

有时还会在面具上刻一些几何纹样,或者是用一些树木的纤维为面具做点缀装饰。面具的面部构造,非常具有设计感和装饰感,制造者将大自然所给予他们的一切,用一种象征或者隐喻的替代手法表现在面具上,赋予其一些特殊意义。例如,做成自己祖先神灵的样子,这样在祭祀时会化身为自己的祖先赐福给子孙。

非洲民族木雕面具是他们用自己的观察方式所看到的外部世界的造型表现,由于他们的思维与‘万物有灵的观念相融合在一起,自然物象在他们看来也就带有灵性和神性。这样的阐释让我们能更加容易理解为什么非洲面具并非属于艺术观赏范围,而更多的是为了宗教仪式和巫术服务的。对于我们现在看到的非洲木雕面具来说,有些是历史时期遗留保持下来的,有些则是由现在生活在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艺术家们所创造的。

三、面具的使用与功能

如果说非洲雕塑传达的主要是一种静态美,那么面具则呈现出的是一种象征、夸张的效果。面具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摆的;另一种是‘戴的,这两种面具的风格截然不同。前一种往往竭力做的精美细致,用途主要是针对于装饰摆设;另一种就是‘戴的面具,它往往做得比较简单而又醒目,主要用于仪式或者巫术。在部落民族那里,面具不是一种舞台化妆术所使用的装饰道具,而是一种可以把人的灵魂输送到另一个世界中去的传输工具。面具所呈现出的不能看做是表情特征,其表现的是神灵世界的一种威慑力象征。对非洲民族而言,面具是他们摆脱人类自身束缚的重要方法,也是他们获取另一种生存形式的重要手段。非洲木雕面具很少脱离他们宗教仪式性的实用,它极少展示给人们看,更不是为了视觉的享受而制作,它们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仪式庆典的组成部分。同样,非洲面具木雕在使用之时作为潜在神灵的力量,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一位面具的制造者曾这样说过:“面具必须优美,以使神灵能够接受”,这就更能证明面具是为宗教巫术服务的。

面具使用要与衣服、舞蹈和其他配饰配合使用。例如,多贡族的面具种类就达80种,而且这些面具的使用还要配合各种不同的场合和舞蹈的舞步共同使用。因此,在制作面具时,会考虑到音乐、服装等整体的设计和构思。非洲面具在脱离开具体的仪式之后,就几乎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价值了,成为一个普通的雕刻物品,有些就会让孩子拿去玩耍,或者变卖给一些游客。非洲面具发挥着一种文化功用,在特定的、具体的形式中去表现自然之灵和生命相融合的力量。如果除去了这一文化用途,面具便失去了其内在的生命表现力。

四、结语

对于非洲木雕面具而言,即承袭了已有的样式,又创造了新的雕刻造型。不同的部落中也有着不同的雕刻风格和种类,而且不同的雕刻家创作方式也是各具特色的,这也使得非洲雕刻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因此在艺术个性方面还是有所体现的。当然这也为其他艺术造型提供一些有益的灵感,还且还为艺术界注入新的艺术气息。现当代的西方艺术家赞美非洲艺术的抽象化,并且从中吸取了很大的‘艺术营养成分。非洲艺术家身上有一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那就是他们在艺术创造中既维持传统的艺术形式,同时又积极地进行艺术创造与艺术革新。非洲木雕面具艺术贯通着自然、生命,是大自然中最纯粹的一种艺术形态,也是最朴实的美。在当今社会中,这种艺术美应当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兆复,刑链.原始艺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牛克诚.原始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朱狄.雕刻出来的祈祷—原始艺术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木雕面具非洲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4
我们摘下面具吧
学生天地(2020年33期)2020-06-09 03:00:26
酷酷的面具
面具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刑法论丛(2018年2期)2018-10-10 03:31:38
非洲鼓,打起来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53
面具中的鱼
新少年(2016年12期)2016-12-20 18:32:31
木雕鱼
非洲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