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阅读“源头”,引出写作“活水”

2013-04-29 18:35陈廷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源头课文内容课文

陈廷善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分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大部分。阅读和写作分别编排,有利于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读写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是一条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写作训练中,充分利用阅读部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把写作训练和阅读训练结合起来,这样既减少了学生对专门进行的大作文训练的畏惧感,化大为小,变专门训练为随机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反过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利用优美语句、训练仿写能力

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是打好扎实的写作基础的重要方面。有些课文的语句相当优美,利用它们作为写作训练的切入点,进行仿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底色上的一点灵动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组句子,语言生动优美,修辞运用恰当,是训练学生仿写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很好的材料。又如《黄鹂》一文,最后几段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句式整散结合,长短错落,读起来琅琅上口,更是难得的训练仿写的材料。让学生模仿这些句子特点造句,有用词、字数、格式、修辞等方面的限制,对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好处。

二、补写教材空白,提高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去寻找、怀疑、发现教材所提供的“空白”,并加以补充。如《〈宽容〉序言》一文中,写到了人们为先驱者立石树碑,刻上先驱者的名字,并写明它是有前来感恩朝礼的后代所建,但是没有提到碑文的具体内容。教师就利用课文的这一“空白”,让学生去拟写碑文。内容包括先驱者的人格精神,人们对它的缅怀之情等。这样安排,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补充课文情节、培养想象能力

教材中的选文有的是人物传记,有的是小说。这些课文描写人物栩栩如生,叙述故事曲折生动。学习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假设和推想,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如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老师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项羽当时杀了刘邦,那么故事情节会怎样发展呢?”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根据课文内容和孔乙己的人物性格,想象孔乙己走出咸亨酒店后的命运。在教《祝福》时这样设计:电影《祝福》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让学生写出对电影增添这一故事情节的评论。

教师利用这些课文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完成一个片断或写作一篇作文,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通过想象,学生可以将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联系起来,开拓思路,推动构思;可以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丰富表现内容和手段,塑造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性格的理解与把握。

四、学习描写手法,组织片段写作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他们刻画人物的技巧、描写景物的方法,都是我们学习模仿的典范。学习这些课文时,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人物、细致的描绘的同时,要对学生及时进行写作能力迁移训练。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中,“月下荷塘”是文中的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让学生学习这段景物描写的方法,观察一处校园景物,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的训练。在学习了《祝福》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之后,让学生运用肖像描写,,抓住人物特征,刻画身边的一个人物,表现他的性格。这些利用课文内容进行的运用描写手法的训练,能够在第一时间迁移学生的写作能力,比专题大作文训练效果要好得多。

五、变换表达方式,提高综合能力

把文章的语言,按照教学的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动,如把以抒情为主变为以记叙为主,把以对话为主变为以叙述为主等。如莎士比亚的语言是真实的语言和诗化的语言,老师在教《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改写其中一段朱丽叶临死之前,罗密欧的内心独白,让学生品味其中的区别,从而深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从文章的语言表达入手,需要认真阅读原文,对原作主题、情节、人物等细加揣摩,细心领会,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利于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六、发表不同看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文学习中,由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往往会得出与作者不同的观点来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去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如在学习了《愚公移山》之后,愚公锲而不舍的移山精神,使“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帮助愚公完成了移山任务。愚公移山精神确实可嘉,可是有的学生提出在当时的条件下,搬家比移山更有现实意义。这时就要鼓励学生去大胆的阐述自己的看法。在如学习了《曹刿论战》以后,通过鲁庄公与曹刿的战前对话与临场指挥,我们容易认为鲁庄公有点愚。换个角度来看,庄公善于用人,不但不愚,反是大智。学习了类似的课文之后,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不唯上,不唯书”,善于发散思维,运用概念推理,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从课文阅读中为写作选材,是一种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结合的很好途径。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解,训练学生写作的切入点与方法也不同。一旦选准了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的切入点与方法,不但可以发挥课文对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使老师不必为搜集写作素材而“踏破铁鞋无觅处”;而且可以通过利用课文进行的写作训练,提高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真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

猜你喜欢
源头课文内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深化改革创新 强化源头治理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背课文的小偷
常回源头看看
背课文
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