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由“代工制造”到“高价值创造”

2013-04-29 00:44:03刘冬
世纪人物 2013年9期
关键词:郭台铭富士康贵州

刘冬

上大学的时候“富士康员工跳楼案”被劳动法老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富士康目前的形势有点混乱且纠结:劳工界在不断地批评富士康侵害工人权益,但他们承认富士康的薪酬福利优于中国大多数工厂。而财经界则批评富士康连续给工人涨薪是仗着资本欺负同行,但他们也认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大势所趋。学术界也有说辞,专家们认为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才是问题的根源,要转型升级,做高富帅级别的产业。

能成高富帅,没人想当屌丝。富士康的员工如是,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处于低利润环节的郭台铭亦如是。凤凰浴火重生,一个企业亦是如此。当企业被逼到墙角,要么坐以待毙,要么主动转型。在2013这一“关键年”,郭台铭的一系列动作或可佐证:闭关两月,舰队分拆,大小通吃,布局最后一里,甚至向他素来厌恶的三星看齐——建立自有品牌。这一系列的动作,被媒体称作鸿海的“世纪转型”。

近乎“裸捐”

成为华人首善

提到富士康,大家对它的印象并不怎么好。过劳死、流血冲突、自杀……就是这么一家在外人眼中看起来如同“地狱”一般的血汗工厂的老总郭台铭,在今年的6月26日在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宣布:将捐出九成财产做公益,并且已在法院完成了公证。根据2013福布斯富豪榜,郭台铭的身家有51亿美元,按此计算,郭台铭等于承诺捐出超过280亿元人民币。这将是华人世界一笔前所未见的巨额捐赠,倘若兑现,郭台铭极有可能超越李嘉诚,成为华人首善。

此消息一出,立马引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人支持,说郭台铭此举近乎“裸捐”。对质疑者而言,他们很难相信一个长期剥夺工人的人会做慈善。郭台铭领导着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但却一直饱受媒体的批评,常被指责管理过于严格,对员工缺少尊重和关怀。2010年爆发的“连环跳”,让富士康背上“血汗工厂、杀人工厂”的骂名。作为“杀人工厂”的“君王”,郭台铭的公众形象看上去有点面目狰狞。为什么一个对员工如此苛刻的老板,会愿意捐出巨额财富做公益?

1950年,郭台铭出生在台北一个普通家庭,大学时他喜欢上了一位富家千金林淑如。也许没有林淑如,就没有郭台铭和他的富士康。1974年,郭台铭拿着父母的积蓄与朋友合伙创业,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但是短短一年就亏得精光,林淑如回娘家借来70万元新台币,才使郭台铭的梦想得以续航。

郭台铭的鸿海集团越做越大,林淑如开始帮丈夫花钱做慈善。2000年,林淑如创办了永龄慈善基金会并担任董事长,其慈善项目以教育为主,兴建了多家希望小学。可惜好景不长。2005年,就在郭台铭以32亿美元的身家成为台湾首富之际,林淑如因乳癌在台大医院病逝。林淑如去世不久,郭台铭的同胞弟弟,一度被视为鸿海集团接班人的郭台成也因为血癌病逝。至亲的接连去世对郭台铭的打击很大,他开始反思财富的价值。郭台铭说:“有一个圆满的家庭是最幸福的,我最亲的亲属离我而去,我请了世界名医都没有办法治好,我体验到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买不到幸福。”

也许是亲人离世的切肤之痛,让郭台铭开启了大手笔的慈善之门。2006年,鸿海旗下的富士康集团向中华骨髓库捐款人民币1.0385亿元,为中华骨髓库添置设备与扩充骨髓库库容;2007年,郭台铭一口气捐给台湾大学150亿元新台币,建立癌症中心、质子中心。台大校长李嗣涔说,这是当时有史以来对该医学院最大的单笔捐款。

热心慈善并不等于放弃追求利润,在郭台铭看来慈善与利润完全是两码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郭台铭要的就是二者兼得。在捐出150亿巨资的2007年,郭台铭在员工大会上宣称:“争权夺利是好汉,开疆辟土真英雄!”这句“名言”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被鸿海的中高层干部奉为经典。

狂批3D打印:要是真有用,我的“郭”字倒过来写

工业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IT与制造界的每一次变革也会引发工业发展的大潮。当下的IT与制造界有一个热词,3D打印技术。在2013台湾平面显示器展会上,3D打印机成为4K2K及大尺寸电视机的一大亮点,日本家电巨头松下也传出计划用3D打印机来量产家电产品的消息。3D打印“看上去很美”,却遭到不少业内人士的否认。

郭台铭日前公开批评被寄予“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3D打印根本是个噱头,他声称,富士康投入3D打印多年,结果完全不行,并且放言,“如果3D打印真有用,我的‘郭字倒过来写”。这让热捧3D打印的投资者不免尴尬:现实远不如想象中美好。

郭台铭以3D打印制造出的电话为例,说明这东西可以制造出,但只能看,不能用。因此,3D打印商品不能加上电子组件,无法成为电子产品量产。就算不做电子商品,但因其无法用皮材质,也是无法持久。相比传统制模工艺,3D打印效率还是很低,成本依然很高。并且,打印效率与打印质量也呈现负相关关系,如果需要非常高的打印精度,打印速度就会变慢,效率则会很低。所以郭台铭认为,这东西可以做少数一、二个,但完全无法量产。且一摔就碎。

郭台铭还表示,进入后PC时代,任何一个产业要因应来得快去得快的统整整合,才能适应市场要求。台积电是全球最彻底的半导体垂直整合的公司,连包装都不假外求,而鸿海则是产品多元化整合最好的公司。

“正如其他新兴技术的发展进程一样,3D打印只是暂时遇到一些困难,只要市场对3D打印的认识进一步深入,这些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与其说3D打印发展陷入了窘境,不如认为它正在经历所有新科技都会碰到的瓶颈阶段,要做的就是等待市场成熟。

投资贵阳:

不破坏青山绿水

富士康的真正辉煌来自中国大陆。1988年,富士康进入中国,迈出了在大陆发展的第一步。2013年7月20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在贵阳举行媒体见面会,他透露将在贵阳建立新的高科技生产基地,称会非常重视环保生态,不破坏贵州的青山绿水。当天下午,富士康科技集团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台湾中小企业平均寿命约为15年,郭台铭已经写下了一个传奇。但郭台铭心里很清楚,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角色,必须一再转移提升,一定要由“代工制造”到“高价值创造”。

贵阳清爽的气候、秀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让郭台铭赞叹,“贵州真是‘中国一宝贝!”郭台铭大赞明朝刘伯温500年前对贵州后发优势的预见,并总结了自己对“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中“醉”的三解:美酒醉人,山水醉人、民风醉人。

“此次年会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再次鼓舞我们,必须在不能破坏宜居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做工业投资。”郭台铭强调,第四代富士康在贵州贵阳贵安新区的投资,将不搞低端性的单纯的制造基地,而是要走产业研发、软件研发、云端网络等高端发展路径,要把所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精神融入到在贵州的整个投资中。这是对绿色贵州的承诺,对美丽中国的承诺,也是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承诺。

“在贵州的好山好水,一定要搞环保产业。要让环保技术一次到位,把最高科技的产业安置到这片充满好山好水宜居的土地上。”郭台铭以手机、电视机、平板电脑等生产中会用到的生产工艺举例再次强调,富士康绝对不会把带有污染性的工艺搬到贵州,而将把最新研发出的创新环保的组装技术,使用特殊精密模具,让没有废水废气排放的环保工艺引入贵州。

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广,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日益增强。环境的反作用已使全球的环境问题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郭台铭的不破坏环境的承诺恰恰给只注重当下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企业做出了表率。古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给了我们大片大片的森林,绿地,我们留给后人的是什么?是光秃秃的荒漠,还是茂密的树林,你肯定选择的是茂密的树林。

除了注重环境保护,郭台铭还非常看好富士康在贵州发展所需要的人力支撑。他说,富士康在大陆有100多万名员工,特别是在深圳、重庆、成都有很多贵州人为富士康工作。富士康将充分利用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吸引在外工作的贵州人回贵州就业。

猜你喜欢
郭台铭富士康贵州
贵州,有多美
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49:28
沉醉贵州
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0:10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贵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0
我与贵州茶一起
贵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36
富士康高科技转型
商周刊(2017年17期)2017-09-08 13:08:58
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53
郭台铭:喜欢用没有退路的人
中国商人(2014年7期)2014-08-01 21:47:19
郭台铭为马英九“撑腰”
郭台铭:把订单分给对手
金色年华(2012年3期)2012-04-29 04: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