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而言,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追求思维和表达的创新。
福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是“深刻、丰富、文采、创新”,其中“深刻”排在首位。所谓“深刻”,是指作文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而对“创新”的阐述要点之一是见解新颖,具体而言指考生的主张、看法有独到之处,不人云亦云。这就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客观的多角度的分析,能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于2010年6月“福建省高考命题恳谈会”中说,作文教学应培养高中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理性思辨的能力,作文训练应以议论文训练为主;高考命题应体现引领功能,对学生议论能力与思辨表达的检测考量,应是高考作文的主要方向。笔者试图从培养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思辨性入手,通过反思、追问、争鸣等具体环节,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一、反思——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探究的对象和中心,也是探究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探究式的问题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对论点进行反思 一切事物和观念都是复杂的,而论点则往往是一个简明的论断,因其简明,往往导致简单化、片面化。哪怕是一些耳熟能详、不言而喻的名言、格言,也可能具有片面性、狭隘性,如“人定胜天”。应该说这句格言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已经展现了无穷的力量,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发达的物质文明。这句话也可在危难时刻鼓舞人们的斗志。但人不能战胜天体运行的规律,在地球释放能量的地震中,人像蝼蚁一样渺小。现实中不少人短视,为了尽可能多地得到金钱而破坏自然规律,乱砍乱伐、过度开采,致使自然环境恶化并遭到自然的疯狂报复,这样的悲剧屡见不鲜。可见,“人定胜天”的说法有其片面性,需要一定条件才能成立。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才华成就了唐诗的辉煌的丰碑,但李白的坎坷遭遇恰恰说明天才没有得到重用。他在政治理性和实践方面却一味空谈,即使进入最高权力圈子,也是一事无成。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那些尽人皆知的论断,要加以全面分析、探究。要反思,从正面肯定到反面否定冷峻地审视其间隐藏着的矛盾。有了反思,有了对立面,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真正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其探究能力。
(二)引导学生对正反例进行分析
学生议论文普遍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单极化思维。提出观点之后,简单找例子响应、证明。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到论点的对立面之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双方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如对张爱玲“出名要趁早”这一名言的分析。张爱玲以自身的传奇经历验证了这句话,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成名作《第一炉香》和《倾城之恋》发表时约23岁。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篇》)这应该算是成名要趁早的经典论据。但是对此论点反面思考的论据也有:姜子牙大器晚成,70多岁才受重用,用一生的韬光养晦实现最后的精彩绽放。也因为过于追求“成名要趁早”,多数的“神童”最后都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10岁是“神童”,15岁是才子,20岁便成为庸人。探究一个观点的正反例,这在英国哲学家罗素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无异于“自我蒙蔽”。
因此,在议论时不能专找有利于预设论点的论据,罔顾对预设论点不利的论据之存在。不能排除与论点不一致的反例。对正反例的追寻、深入思考过程,就是学生的探究过程。
二、追问——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而优秀的议论文,要将文章深入写下去,写出新意,就不得不以反思的态度对题目进行追问。只有不断追问,才可能形成问题,进而形成商讨、谈判的辨析空间。而此过程,恰恰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一环。
对“成名要趁早”这一论点可引导学生作如下追问:其合理性、片面性何在?合理性——要及早为理想奋斗,既可能成为现实又对人的一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片面性——若一味求“早”而急功近利,揠苗助长,会捧杀、扼杀智力超常儿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追问比较严谨的表述:一方面成名要趁早,不可蹉跎岁月以致“老大徒伤悲”;另一方面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侧重心智、人格因素和创造力、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学生写过一作文片段,观点是“要淡泊名利”。可对论点作如下反思、追问:淡泊是否一定要作为众人的标杆呢?世俗欲望是否有合理之处?物质和精神追求能截然对立吗?对名利的追求真的没有任何意义?追求好的物质生活不是一种合理追求吗?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可见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是有很多有识之士追求名利而兼济天下,实现抱负有造福于民吗?如果人人淡泊名利,也许导致世界的大灾难。没有反思,议论很难深入;形之成文,就是平面论证。
议论文说到底是思维的问题。写议论文要有对手意识,读者意识,要尽可能的将读者可能存在的疑惑都纳入思考的框架,从而强化核心论点的可信度。通过反思追问与深入探究,通过理性的分析,使议论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有了这种反思与追问,我们才有可能用自己的舌头将自己的话,进而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
三、争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标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在语文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帮助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人交流:向他人解释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探究式学习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而焦点争鸣是学生讨论结果的高层次展示,它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达到合作、辩疑、深入理解的目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这一探究过程。由于经验背景、语文素养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及程度常常各异,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语文教学引入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焦点争鸣过程中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和对问题的理解力,以使议论文更深入、具有思辨性。
在一次议论文写作指导课上,我引导学生结合上面作文材料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并指导他们围绕“现代社会是否需要英雄”准备材料进行课堂辩论。学生经过自主搜集整理资料,自行分组合作,在课堂成果展示的辩论上精彩频频。
正方主要从英雄的正面和现实意义理论,认为英雄具有超人性、召唤性、凝聚性、先驱性和启蒙性。认为在这个精神信仰缺失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榜样的力量,并引用梅毅“物质时代,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崇拜,可以抵消拜金主义的‘软骨症,可以治愈蝇营狗苟的精神瘫痪”来论证。在危机环境中,英雄的出现可激发斗志,引领群众,对英雄的崇拜具有极强的积极性和建设性,会进一步提升和重铸我们民族的精神风骨。主张英雄的血脉需要延续,英雄是我们实现强国梦的精神支柱。
反方本来是不大好辩的,可经过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写出了如此精彩的辩论词:
是的,今天的我们,仍然置身于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困的时代,然而那么这就是我们呼吁英雄出现的原因吗?如果人们对这个社会的某些期待和寄托最后只集中到了极少数甚至是一两个“英雄”来表达或反映,而不是以其原本应有的制度、法律、道德、信仰来出现的话,那这个社会可以说是病态的,这个时代是悲哀的。一方面或许有人大张旗鼓地将呼吁英雄视为当然,另一方面却恰恰反映出了这个社会之中人们明哲保身的普遍心理病态,折射出了孤立的个体在社会的大浪潮中的无力和自卑,更成为一个社会普遍道德无能、文明缺失的难言之隐、不言之痛啊……人们常说:“英雄都是孤独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英雄与人们之间往往有一面看不见的墙。君不见,英雄被歹徒刺倒而被救之人置若枉闻;君不见,英雄跳水救人而路人无动于衷。我们被英雄所感动着,但当我们身临其境时,却大多选择沉默和冷漠,这其实是一种悲哀群体与热情个体的尴尬对视。旁观者心态让你我孤独,让道德孤独。如果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要寄希望于少数人,那么社会问题便永远解决不了,只有让社会真正的主人——我们,在场的各位,社会的大多数人同心协力,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地进步与发展。当代社会需要的不是英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全民或者是大部分人,甚至是不止少数人的文明、道德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高中议论文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反思、追问、争鸣这一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写作教育形式,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其创新能力打开一扇窗口。因此,在议论文写作课堂中应以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