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的温度与裂缝的控制对策探讨

2013-04-29 07:59:19于婧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9期
关键词:混凝土

于婧

摘 要:作为现代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从当前的混凝土施工情况来看,工程裂缝无处不在,尽管在施工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是裂缝仍然存在,从其原因来看,是多种多样的,温度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现就从实践经验出发,分析施工中的混凝土温度裂缝及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前言

在混凝土施工中,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对增强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温度裂缝十分常见,对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及耐久性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施工管理中,管理者对其不够重视,下面对就施工中由于温度原因而導致的混凝土裂缝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控制。

1 建筑施工中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

混凝土在生产或者施工过程中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裂缝的出现,一般可以将其分为水泥干缩裂缝、温度变化导致的裂缝、应力集中导致的裂缝、荷载过大导致的裂缝、变形引发的裂缝、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等等。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初凝阶段受到模板振动、变形或者移位的影响都可能产生裂缝。另外,在施工中产生的施工缝处理不当也会导致裂缝,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脱模、运输、堆放、起吊过程中因多种原因导致构件受压处于受拉状态,导致构件出现裂缝。

2 温度应力分析

混凝土施工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温度应力是最主要的原因。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泥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使得内部温度升高,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温度应力大于其他荷载引起的应力,导致裂缝的出现。这就要求掌握施工中温度的变化情况,提高结构设计的质量,这对改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温度应力形成的过程,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2.1 初期的混凝土内存在残余应力

从混凝土开始浇筑到水泥放热结束,大约需要30天左右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水泥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同时弹性模量会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混凝土非常容易形成残余应力,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

2.2 中期形成应力叠加到初期的应力中

水泥水化热的作用基本不发挥作用其,混凝土冷却,直至温度稳定,在这一段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来外界温度的变化,这些应力会与早期的应力共同发挥作用,导致裂缝的加剧。

2.3 外界气温变化引起的应力与前两种应力叠加

混凝土完垒冷却后的运转时期,受到外界气温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与前两种残余应力相叠加。

从其产生的原因来看,造成温度应力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自生应力与约束应力,大多的温度应力是由二者共同作用产生的。要想根据温度准确分析应力分布情况的难度大。在一般情况下,需要依赖模型来完成实验与计算,温度的变化导致混凝土温度应力松弛,计算过程中要考虑到徐变的影响,提高计算的准确值。

3 避免温度裂缝的措施

从具体的情况来看,建筑工程施工中是无法避免温度裂缝的,但是随着科学水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可以将温度裂缝危害降低的,这就要求在施工中采取必要的对策,尽量避免裂缝的危害,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3.1 采取措施降低水泥产生的水化热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水泥的水化热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这就要求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水化热,一般可以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设计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同时可以使用掺假粉煤灰与减水剂的“双掺”技术,减少单位面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另外,在骨料的选择上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而定,尽量选择粒径大,级配好的粗骨料,选择中粗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发挥混凝土后期强度的作用,减少水的用量。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施工现场派专人测量坍落度,将坍落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7-9厘米为宜。如果是夏季施工,可以在混凝土内预埋冷却管,保证冷却水的良好循环,强制性的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反之,冬季施工的话就必须要注意保温工作,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混凝土结构中加入10%~15%的大石块,尽量减少混凝土用量,进而使水化热降低。

3.2 降低入模温度

这一措施是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而言的,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所选用的温度,要尽量避免过于炎热的天气,控制好施工中的温度,改善约束情况,降低温度应力,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与垫层间设置滑动层,如果经济与技术水平允许的话,在施工过程中以采用刷热沥青为滑动层,可以消除嵌固作用,释放约束应力。

3.3 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高,混凝土就不容易产生裂缝,而控制强度的关键是控制集料的含泥量。如果含泥量超出标准,混凝土可能会收缩,抗拉强度降低,影响抗裂效果。这就要求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时候控制好砂、石的含泥量,石子的含泥量最好在1%之内,中砂含泥量要控制在2%以内,达到砂、石含泥量对混凝土抗裂的负面影响,完善施工工艺水平。另外,也可以运用二次振捣、二次投料等方法来增强混凝土早起的养护,改善混凝土的抗拉水平,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表面内及内部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改善应力分布,避免温度裂缝。

4 不能忽略早期养护的重要作用

我们发现,深度不同的表面裂缝是混凝土最为常见的裂缝,其中温度的骤变是是导致裂缝的最关键原因,所以必须要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防止表面裂缝,提高混凝土施工工艺水平。

从温度应力的观点来看,尽量要保证温度的平稳,关键在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杜绝表面裂缝。一定要防止混凝土出现超冷的状况,关键是保持混凝土温度的温度,防止老混凝土过冷,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早期养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最佳的温度情况下,实现混凝土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杜绝冷缩与干缩情况的出现;同时使水泥水化作用得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设计的强度与抗裂能力。适宜的温湿条件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保温措施同样可以起到保湿的效果。

从当前的研究水平来看,新浇筑的混凝土含有的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需求,但是在施工中,水分流失在所难免,对水泥水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表面混凝土是最先受到影响的,这就要求在浇筑后做好早期的养护工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温度的变化与混凝土裂缝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尽管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计算方法理论上有一定区别,但是在预防混凝土裂缝是通用的,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观察,及时进行对比,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翟海洋,王泗军.简析混凝土裂缝的预防[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09.

[2]慕胜娟,龚全洪,韩朝阳.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9),2009.

[3]文会杰,黄荣华.简述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方法[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

猜你喜欢
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现代装饰(2022年5期)2022-10-13 08:48:04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混凝土引气剂的研究进展
上海建材(2018年3期)2018-08-31 02:27:52
小议建筑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1:05
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应用与分析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10
浅淡引气剂在抗冻混凝土中的应用
变态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