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平
摘 要:区域体育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组织有效则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抓实常态教学基础之上,通过同课异构、教学沙龙、科研观摩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综合专业素质,通过搭建比赛平台,赛训结合,提高教师教研能力,通过体育教师技能大练兵和考核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检查和暗访规范体育教学行为。
关键词:教学教研;赛训结合;体育教研;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9-0033-02
学生身体特棒,教师能说能唱,比赛金牌常扛,成果不断推广,文章频频亮相,检查常态一样,名师都在榜上——这是一个区域体育学科教研活动有效性高的表现。结合本人近几年来的兼职教研员工作感悟,特撰文与同仁共同探讨区域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建设。
一、教学教研相辅相成
1.立足常态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技能
学生永远是教师服务的对象,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强身健体,敏捷身手”是体育课的两大主要功能,教师的教学成效主要通过这两方面来体现,教研活动的重心要下移,要到常态体育课中去,不要任何花里胡哨的形式,不要任何轰轰烈烈的场面,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效果,日常的体育课需要教研员去关注,去引导,随堂听课,现场点评交流,反思后立即改进,平行班级教学改进后的对比,再次反思,再次实践,再次对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上好每节体育课,做好每次练习,学生将在体育课中受益匪浅。
2.同课异构凸显亮点,评课辩课产生智慧
对于教材教法研究,聚集教学智慧,寻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有效教研形式就是同课异构,有计划的定期对不同类型教材进行同课异构活动,安排不同教师分别执教,教研员也定期上“下水课”,力争每位教师都能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同样的教材,差不多的学生,不同的手段,教学效果有什么差异,哪一种手段更加合理高效”,这是需要给观摩教师的答案,观摩教学之后,一定要安排点评互动环节,只有让观摩教师把心中的想法和困惑说出来,才能了解一线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知识内容更新,只有让观摩教师对某些做法进行激烈的辩解,通过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而且规定每位教师都必须发言,发言内容还不能重复,要“多栽刺,少栽花”,使一线教师系统的学习和借鉴到最有效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把别人成功的经验直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去,这是一条捷径。
3.教学沙龙定期进行,科研观摩收获多多
区域性的教研活动,不应该拘泥于形式,专题教学沙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每次确定一个主题,确定一个主持人,提前确定好讨论主题,让大家有针对性的做准备,然后在讨论时把各自的观点晒一晒,主持人引导,畅所欲言后大家的认识逐步走向一致。如在省新课标培训之后,我区就组织了一期骨干教师新课标沙龙研讨会,参加省培训的教师作为主发言人,其余的提前准备好学习心得,然后大家分别交流,要求结合案例阐述自己的观点,沙龙活动结束后,大家均感觉受益匪浅。
教科研是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意识的建立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也需要一次次视觉和听觉震撼的冲击,进行体育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对大多数一线体育教师来说是感觉比较遥远的,为了不让这方面的培训空洞,要用身边成功的案例来教育一线教师,都是同样的学历起点,都是同样的工作经历,成功人必有成功之处,文章不在大,几段发自肺腑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就是一篇好的教育故事,一旦对写作有了兴趣,掌握了一定技巧,那大文章就水到渠成了。草根专家的现身说法,会让大家感觉体育教科研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市教科研活动,力争让体育教师参加,区级层面组织教科研专题观摩活动,让大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区级层面规定申报高级职称、评审骨干教师必须要有区级以上课题和发表的论文,用适度的压力促体育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
二、竞赛培训相得益彰
1.搭建自我展示舞台,发展教师综合素养
体育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自己苦练内功,同时也需要教研部门搭建的平台,给一线教师多一些抛头露面的机会,胆量是练出来的,能力是打磨出来的,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研部门要有计划的谋划一些活动,让更多的教师能在活动中扮演一次“主角”,如我区每学年第一次全体体育教师工作会议,就安排了丰富的内容:新教师的自我介绍、优秀体育教研组的“三句半”介绍、演讲高手的现场展示、骨干教师成长经历的介绍、专题内容的培训等,让不同类型的教师都登台亮相,表演教师得到了磨练,观摩教师开心的同时得到了启迪,教研氛围其乐融融,收获多多。
2.比赛培训有机结合,有效源于教学反思
一次比赛就是一次冲击与反思,就是一次超越与提升,以赛促训,是我们重要的教研理念,每次比赛按照竞赛规程严格执行,要求所有选手必须全程参与所有活动,不论是比过的还是未开始的,全程观摩其他选手的表现,要求每位选手每次比赛能找出他人两条以上的优点,一条缺点,每次比赛结束后,一定会进行专家评委和选手的互动交流,让大家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对照新课标进行自我评价,每位参赛选手必须谈谈上课后的心得,谈收获和教训。在各种区域性比赛过程中,教研室都发通知要求各校必须派人听课和观摩,而且中小学要交叉听课,体育教学学段之间是相通的。
3.体育教师技能练兵,立足之本不能丢失
现在很多的体育课越来越不像体育课,越来越没有“体育味”,不需要经过体育专业学习的教师也能上,这是一个危险信号,这是体育教师被边缘化的信号,如果体育课不需要体育专业的教师来上,那体育教师的主阵地就会丢失。在业余时间去跑步的体育教师不多了,在单双杠上进行技能练习的见少了,很少看到有体育教师在教学生练习蹲踞式跳远前到沙坑去先跳几次,此类现象不胜枚举,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动嘴的时间多了,动身的时间少了,准备活动中教师不陪跑了,没跑几圈大气就直喘了,体操中单双杠一类的技能一般就不教了,或者在教的时候就找个“老师年龄大了”的理由不做示范了,工作几年体育教师就发福了,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这种现象不遏制和扭转,体育教师地位岌岌可危。所以体育教师技能练兵是教研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技能练兵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专业技能的巩固和提高练习,也可以同步进行教材教法的研讨,首先要自己会做,然后要会教,怎么教的效率是最高的,这些都是体育教师技能练兵的主要内容。体育教研部门在每学期初都要公布本学期的技能练习内容和要求,授课教师基本都是本地区有运动技能特长的教师担任,而且在最后要逐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反馈给学校,培训不考核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检查暗访有效结合,动真格保体育地位
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不少学校对体育工作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为了防止基层学校“嘴上一套,实际一套”,业务主管部门在定期对学校调研的基础上,经常进行暗访、走访教师,询问学生,体育教研员手拿全区学校体育总课表,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会经常突然站在学校操场上,如果有班级不能按课表按时到操场进行体育室外课或活动课,那学校必须要给出书面说明,无故占用体育课的通报批评,而且和校长及分管校长的考核挂钩。动了几次真格,学校执行体育课程计划规范了,体育教师上课的精气神提上去了,每天一小时落实了。
体育教研的实效性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了一批能文能武的体育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