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凤华
【摘 要】后现代史学是过去三十年来在历史思维领域注入的最具活力、持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思潮,后现代史学的后粗线主要应该从后现代主义一次加以追溯。它在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等方面产生了结构性催化作用,而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即便对后现代史学的冲击反应迟钝,但也最后冲击影响了中国史学研究。本文章主要是从后现代史学大范围影响中国史学界入手,总结后现代史学在中国史学界的体现,探讨后现代史学的价值。
【关键词】后现代史学 大历史 微观史学 民族史学
一、后现代史学在中国史学界的表现
后现代史学在中国史学界的影响,其实这本身就是中西交流的一种体现。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激进主义年代,学生运动风起云涌,而这种激进主义表现在学术界就体现为具有批判性的史学家像米歇尔、福柯等人对于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现代化的批判和冲击。到了70年代,人们将这一思潮统一称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学术界普遍蔓延,开始于人类学、社会学,然后到教育政治学,最后才到历史学。虽然史学界对后现代的挑战反应比较迟钝,但就后现代主义内容来看,应该说对历史研究的冲击最为猛烈,更确切的说,后现代主义攻击的主要对象是西方现代历史编撰学的理论和时间,以及所阐明的一些重要的历史观念。
总体上看,后现代史学输入中国有三个层面:专题论文研究;系统的专书研究;大量西方后现代史学著作、翻译,而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写作的影响,根据程度不同,体现在三个方面:
对西方历史学中“大历史”的否定,即反对西方中心论的作品。
那些原来注重历史学中的他者,即下层社会、妇女和少数民族的作品,这些作品形成了新文化史、微观史、日常史等几个流派。代表作有威廉·艾伦的《纳粹上台之路》,金兹伯格的《奶酪与蛆虫》等。
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文本理论写作的作品,企图取消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界限,过去与现在的界限,以及真实与虚伪的界限。
后现代史学在中国史学界影响可以归纳为,一是考察历史的角度发生变化,历史多样性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历史学家在考察历史的变化时不再以个人及英雄人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是用阶级、集体、个人、性别还有一种结构性研究:质疑人在历史活动中的自主性,否认人的行为背后的理性意识;二是用一种综合结构的视点看待历史事件的演变,不以寻找一种原始动因或真理为研究目的。
二、中国史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的两种倾向
1. 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和思想界所产生的新思潮,表现的是西方学术界对西方社会发展的一种批判与反思,而与中国的社会(特别是大陆)关系不大,更有甚者认为中国大陆的现代化尚未完成,因为更没必要的谈“后现代”。
2. 另一种对后现代主义表现得十分热衷,把它视为学术界最新思潮,代表了未来的走向,因此便趋之若鹜,以此来标榜其学术先进性。并不是最早接触到新思潮,就能做到代表先进性。
从其思想渊源来看,后现代主义的确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出发点是为了总结、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走向及其对全球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后现代主义仅仅与西方社会有关。不论是否赞同全球史观,我们确实处在了全球化浪潮中,而后现代主义反对全球化,我们的传统观念是将历史视为一种一线发展、不断走向进步的过程,后现代主义批判的一个重点就是这种历史观念,而主张讲历史看作是一种多元、开放的过程。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发展多元性的重视能使我们在进行现代化过程中有意识的去避免一线一元历史带来的弊病。从这一层看,后现代与中国社会并不是不相及的,因而对于我们而言,对后现代历史研究仍有积极意义。
三、如何看待现代史学的缺点弊病
后现代史学的功能是让人们认识到现代史学的弱点:一是过分重视揭示宏大规律,而不重视政治、经济以外的东西,而它最大目标就是兵器结构和元叙述,反对“大写历史”,宏观历史,主张从意识形态上小写历史,使历史简单化,但这种目标很容易导致极端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着缺陷、不足。但是,对于中国史学界来说,我们不可一味批评,后现代史学致力于消除统一性、整体性和决定性,反对形势,随心所欲、漫无中心等,这些反思在史学发展上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是反思史学并不代表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存在,不能根据现代社会的一些经验和现象,将个性扩大化,进而否定历史的存在。从大量著作中也可以发现,史学界对后现代注意的介绍大多带有浓厚的民族史学的意识。其目的是,用来自异域的后现代史学为参照物,调整改革现有的史学模式。所以我们可以将后现代因素作为中国史学转折的一个正面因素,借助对后现代史学的驳难来批判反思现有模式的僵化。这样史学才可进步创新。
四、结语
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大多数历史学家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但是正如《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一书中所指出的,有历史深度的史学工作者绝不会因为后现代的挑战落荒而逃,他们应当将此挑战视为一种自我修复的机遇。另一方面,后现代的攻势是强烈的,史学界必须得做出反映。于是我们可以从后现代那里借鉴一些东西过来,这是因为传统史学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不少缺陷,而这些缺陷大多数已经被后现代史学工作者正确地指出来了。也就是说后现代客观上对史学的改造和完善做出了很多可利用的贡献。
总而言之,后现代之于历史学就好像是一种洗礼,在很多方面都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衣带渐宽终不悔”之效用,经过了它,史学研究将会有一个新的维度,和从前再也不一样了。我们重申“精益求精是理所当然,改弦更张则似无必要”,坚持这个态度,相信史学会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走出全新的、更有意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