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数学学习常规建设之我见

2013-04-29 00:44:03仇卫芳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习惯常规活动

仇卫芳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教师们致力于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教学当然以学生的踊跃参与为前提。于是,有的教师为了迁就学生的学习个性,对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听之任之,课堂上常常由于学生过于活跃而出现教学秩序混乱的现象,影响了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与学习习惯的养成。课堂中乱动现象的出现,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还使得教学既定目标无法落实。

开放的课堂教学到底要不要常规?显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课堂常规是教学得以正常进行的保证。而低年级的学生正是行为养成期,在低段班级中进行课堂常规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需要建立与开放的课堂教学要求相一致的、又不压抑和限制学生思维活跃的、“粗线条”的、大气的“新教学常规”。

一、制定5分钟常规:在有序的课堂中进入学习情境

“5分钟数学常规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的几分钟内,让学生围绕数学学习展开相关的常规活动。这样做的目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前热身,让学生从课间休闲状态转换到课堂学习中来。第二,日常积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不间断的温故知新,积累知识。第三,建立敏感反应。数学学习需要一定的数学敏感,而这种敏感往往又非短期刻意所能为,常常是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通过日常的快速计算活动,学生对刺激会产生一定的反应,并能在具体情境中产生一定的联系,逐渐形成数学敏感。以下是我校一、三年级课前5分钟常规活动的统筹安排表。

【经验之谈】

不要小看课前“5分钟数学常规活动”,它应该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课前“5分钟数学常规活动”的效率,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活动形式,而且要系统安排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设计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要注意趣味性,如游戏、猜谜、对口令等;二要注意点面结合,一般在面上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个别学生点的汇报与交流,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三要注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活动安排既要顾及活动目的,又要设计与内容相匹配的活动形式,还要考虑内容安排的系统性。有些活动还可以作为固定项目,如可以每周四都安排与规律有关的计算等。

二、鼓励学生参与:在民主的课堂中表现自我

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小组或全班的交流讨论活动是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要素之一。教师要着力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不断参与课堂活动。

【经验之谈】

“学生学习常规大家谈”之一(孙老师):

开学初,我都要与学生进行这么一番谈话:“小朋友们,上课前老师要先帮你们扔掉一个包袱、提一个建议和一个要求,好不好?扔掉一个包袱,就是不要怕说错。出现错误很正常,正是因为有错误,才需要学习。提一个建议,就是不太发言的小朋友要抢着说,经常发言的小朋友要看机会说。所谓看机会,就是或者说出不同于其他学生的观点,或者在别人都说完以后做概括、总结等,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提一个要求,就是在上课时要求‘人人举手回答 ,对所提问题能作回答的举右手,对所提问题暂时还不能回答的举左手。这样至少可以让你们明白‘上课是要举手发言的;举手发言并不只是那些优生的事;我现在不能回答说明我还要努力等。老师会在每堂课中关注你们的表现的。”

三、教会学生倾听:在规范的课堂中欣赏和发现

认真倾听是小组或全班交流讨论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是生生、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得以推进的前提保证。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讲课的习惯,还要教学生倾听同伴发言。

【经验之谈】

“学生学习常规大家谈”之二(姜老师):

我常会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学习习惯的教学,例如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自编儿歌教学:“铃声响,进教室,安安静静等老师;向前看,脚放平,抬头挺胸坐得正;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站直再开口。老师讲课认真听,作业整齐又干净。”学生们在儿歌的韵律中,对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认同,在平日的学习中,通过我的逐步强化,反复训练,习惯得以内化,进而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四、安排有效合作:在共赢的课堂中愉悦交往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活动效率,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教师要对小组合作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与相关指导。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开展,是课堂教学重心真正下移的前提保证,是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前提保证。因此,建立小组合作活动常规非常必要。

【经验之谈】

“学生学习常规大家谈”之三(曹老师):

关于小组合作的常规我有很多想法,也做了很多尝试。首先,我确定小组成员的搭配与组长人选。采用何种形式,主要根据活动内容与性质来定,一般以异质搭配为多。这样有利于组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和共同提高。组长可采取轮流担任的办法。后一任组长上任后,前一任组长要起辅助与帮衬的作用。其次,我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每一轮新组长上任前,都要进行上岗培训。第一任组长由教师进行培训,以后可以由前一任组长培训后一任组长。培训内容主要是组长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组长的职责是负责小组活动的开展,根据学习内容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谁记录、谁概括总结、谁代表小组汇报发言等),以身作则并协调好组员的关系等。最后,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状态,及时发现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小组,请他们在全班学生面前示范并进行点评;及时发现小组活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予以指出与纠正。

五、强调独立思考:在安静的课堂中享受思维的快乐

形成独立思考习惯,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有可能产生和形成各自的想法、见解和创意,生生和师生之间才可能有交流、有碰撞、有生成。也就是说,基于学生独立思考的交流和讨论才是真实和有意义的。

【经验之谈】

“学生学习常规大家谈”之四(刘老师):

新的课堂教学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大问题,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难度较之以前要大,而且用语言表述的多半是学生思维的结果,很难表现出学生思维的过程与状态。如果学生能够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用多种方式适当记录下来,那么,一方面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状态及障碍所在,另一方面又可以采用并联的方式将学生不同的思维状态同时展现在全体学生面前,作为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资源。所以,为了展现学生在独立思考活动中的思维过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通常从二年级开始向学生提出较大的问题比较适宜,同时也可进行学生记录的具体指导。

学习就像“织网抓鸟”一样,一环扣一环。远大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学习意志、灵活的学习方法等因素织成了一张大而结实的网,只有布上这张网才能网住知识这只“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去编织这样一张学习常规之网。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本着对学生命运的责任心,教师应该从现在开始,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 311100)

猜你喜欢
习惯常规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常规之外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上课好习惯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