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新作文 执行/明灯
七堇年,原名赵勤,1986年出生于四川泸州。学生时代的她成绩优秀,高二时参加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开始以“七堇年”为笔名发表作品。2006年,她写下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被评论者认为是80后中罕有的严肃文学派作者。在众多或偏激或强说愁或疼痛苍白的青春文学领域里,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已引起众多评论家的瞩目。曾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已获得香港浸会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硕士学位。
堇年自述
我自幼学习绘画与钢琴近十年,中学时期过钢琴十级。没有海量的阅读积累,却在小学时代想写本书,并依然循规蹈矩地在母亲的教鞭下学钢琴、学画画、当大队长、当班长、上奥数班。中学时代接触过吉他、爵士鼓和电影的些许皮毛,后来发现唯一收获是得到了表达这个世界的途径。
我曾经的理想是做漫画家和拍电影,但至今仍未实现。成长中遇到很多的可贵,于是开始念念不忘要去祭奠那些人和事,便找到成本最为廉价的表达形式,即写作,去防止自己向时光和记忆倒戈。
正以在回忆和幻想之间流盼的浮躁姿态,向死而生。
作品年表
《大地之灯》,长篇小说(2007年1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小说散文集(2007年11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少年残像》,中篇小说(2008年1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澜本嫁衣》,长篇小说(2008年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尘曲》,小说散文集(2010年10月,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方评议
★以前一直觉得青春写作很肤浅,七堇年的文字让我觉得中国的青春写作有了新希望。
——陈晓明(文学评论家)
★七堇年有同龄人所没有的成熟,无论是文章的立意还是文字本身的高度都胜于同期作者。
——郭敬明(80后青春文学作家)
★青春文学新秀七堇年,首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发行不到半年,就被美国的出版公司看好,于2007年9月底在美国面世。美国出版人认为,《大地之灯》囊括了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宗教背景和时代苦难,“令人惊叹”。
——据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媒体报道
★七堇年的文字细腻、孤绝,表面松散,质地紧张,貌似单薄,但风格强烈……向死而生,向绝望索取希望,向生命的喧嚣要求洁净的心情,《尘曲》所昭示的风格,悲伤、犹疑、心事重重,有时还显得过于华丽,但它的写作意义不可代替。
——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委员会评语
作品快读
澜本嫁衣(节选)
☆七堇年
母亲过世的时候,我又回到家乡。我接到消息的时候,是黄昏时分。旅行社的另一个同事已经下班回家了,唯独剩下我还坐在小小的店面里,面对玻璃门外的小街道出神。伊斯坦布尔的暮色这么重,有轨电车慢慢驶过,几个背包客脚步匆匆,笑声中夹杂着我听不懂的语言。手边的电话响了起来,是叶知秋打给我的,但我还不知道,接起来用土耳其语说:“你好,这里是旅行社。”
她用英文讲:“请找叶一生。”
我愣了很久,没有想到她会打这个电话。在我沉默之间,她用询问的语气又重复了一遍:“请找叶一生,她是中国人,在这里上班。”
我这才回答她:“我就是。”
她也愣了:“一生,一生,是你吗?”
我忽然觉得此刻熟稔而破碎,这么多年她一直这样叫我:“一生,一生。”
但她接下来说的是,母亲过世了。“你回家吧。”
这消息如此突然,让我恍惚起来,间或地听到她还在另一端说话……不知过了多久,我放下听筒,悲哀而镇定,立刻又打开电脑,开始给自己订机票准备回程。
我在这个旅行社上班,为旅客订机票就是工作之一。一切安排好,我像往常一样锁了旅行社的店门,忽然不想坐车,便沿着有轨电车的街道往下走,前往嘈杂的艾谬诺努码头等渡轮。沉闷的轮船汽笛声呜咽而去,接着有轨电车驶来的声音徐徐传到码头广场。
这仍然是一个有鸽子的黄昏。灰色的翅膀纷乱地从清真寺前的空地上飞起,掉落的羽毛在空中打着旋儿。海峡尽头,天空已经暗蓝,落日是微微的紫色——这历历在目的皆是时间的真相,但有那样多的事我却渐渐无迹可循。
我看着眼前的夕阳沉入海面,心里还揣着噩耗,不知为何却再平静不过。
穿过金角湾,我又爬陡坡而上,喘着气走回新城区塔克辛广场附近的公寓。阿默德不在家,这两个月他都留在慕尼黑管理他的土耳其餐厅。回到家,我给他挂电话过去,告诉他我要回国,但没有人接。我觉得很累,不再尝试,当即写了字条给他压在桌上,又开始收拾行李。
流浪其实不是我的选择。时至今日,我已经不想再深入人生。只是没有了家,我不得不一直在世间走。
我一直以为我可以是用心的女子,试图相信爱如拯救,且人与人之间总有一线生机可以不落窠臼。但那是虚妄之言,日光之下果然是没有一点新事。而今我决意不再做一个流连忘返的人了。
我即将回到故乡为母亲举行葬礼。离开伊斯坦布尔的那夜下起雨来,深夜里灯火通明的巨大斜拉桥像刚出炉的铸剑一样横架在海面,与初来的那夜竟然这般相似。可此时我心境不再如当初。
我如此想着,在狭小的飞机舱位上闭上了眼睛,只觉得自己又辗转了一个浪掷生命的循环,还是一无所有。
作品赏析:
在网络平台发表文字的门槛越来越低的今天,写作和文学这样的词汇慢慢失却了它高高在上的光环,仿佛成了大众廉价的经营品,触手可及。为谁下笔,因何而写,用什么样的姿态捍卫写作的梦想,是很多准备踏上这条荆棘之路的人的困惑。七堇年文风成熟稳健,阒静通透,充满灵性且艺术感极强。而对我们来说,在对语言美的盲目回避渐成潮流时,还没有能力做到笔致极简包容万象时,以为选择了粗劣无趣的平白叙述就是所谓大气,或许才是可笑的。
创作漫谈
永远旅行的灵魂
☆七堇年
前段时间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回到了自己以前的中学看了一看。走在校园里面,我自己都感到自己显得很唐突,只能偷偷从后门看着那些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和孩子,在操场上跑步打球的学生。他们身穿校服,三两成群。这些都是很平常的校园景象,但那天我感到非常地震撼,因为我突然感到,站在同样一块地方上,我与当初的我之间有了七八年的距离,而当时没有想过我会走上写作这条路。我只不过是用了很多晚自习在笔记本上写了又写,然后停不下来,最后在这个过程当中找到了快乐。所以冥冥之中一切看来虽是随缘的,却又有着注定性。
回过头来看,起步阶段下笔写作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创作,更多的是一种强烈而纯粹的倾诉欲。这种倾诉欲来自学习的苦闷,成长的困惑,或者家庭的影响。虽然这些触发点随着一个人的成熟,很快就会显得轻薄而可笑,但是没有人能否认它们曾经都万分真实:因为一个人的承受力基本上是与年龄、阅历成正比的,同样一件事情放在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身上和一个三十岁的成年人身上,感受度必然不同。我们也应该珍惜一个孩子因为一只金鱼意外死亡而掉下的眼泪,因为这是纯真易感的表现,也是很快就将被粗粝的现实生活消磨殆尽的东西。
而敏感、细腻的心性,是成为一个写作者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最初的表达冲动,是成为一名写作者的必然起点,并且将在未来的成长之路上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起点必然是稚嫩的,但是随着一个作者不断成长,他慢慢将会意识到写作并不是倾诉,写小说也不是写自传。创作需要讲究技巧原则,如何下笔克制,张弛有度、放敛自如,都有待时间慢慢锻造。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们永远都是在路上摸索。
我想,这就渐渐对了。在写作的路上,常常没有捷径可走。凝练老到的功夫需要时间酿造,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我们作者的成长是缓慢的。
在这个喧嚣而纷扰的时代,真正的写作者是非常寂寞的。要保持一种很纯粹的心情,耐得住寂寞,更是艰难。随着成长,下笔写作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顾虑,犹豫,处理,要如何写,如何写得更好……这些既是进步,可是也会成为困扰。所以我偶尔难免还会怀念年少的时候,不知天高地厚,信马由缰地写下去,就像我最好的朋友说的那样:“因为你无欲无求,你只求别人倾听你讲一个故事。”
在我看来,任何艺术形式的终极追求,都是表达美,包括形式上的外在与蕴意中的内在。好的作品,抛开流于表面的语言之美,最终我们还能析出一颗饱含价值的核心。这种渐进过程就像剥一只洋葱那样。可是就连剥洋葱都未免要流泪,创作历程的艰难更可想而知了。汉语之美,天下无双。我为我能用这么优美的语言,慢慢生活,慢慢写作,而感到幸福。
人物访谈
聆听堇年内心——讲故事的人永不孤独
七堇年早年有一篇博文是关于梦想的,题目是“一生要做的一百件事”,当时她只想出了二十二个,这之中和旅行有关的就占了三个,她希望自己的足迹遍布世界上各个角落。从小就是旅行狂人的她,觉得旅行不仅仅是增广见闻、丰富人生体验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会获得一个难得的和自己独处的机会,聆听内心的声音,进一步了解自己。这些年,她一直在行走,一直在写,大概也只有在与自己的对话中,才能逐渐清晰内心的诉求。
这些年来,你的文字风格是否有变化?
七堇年:变化当然有,自己也能看到一步步转变的过程。通过写,我逐渐意识到写小说不是写自传,不是写回忆,真正的写作不只是记录,更是创造,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因为十几岁的青春校园记忆,使得我的文字开始被同龄人阅读,被喜欢、被记住、被出版。感谢那些年轻的、热忱的读者们,青春期的喧哗与骚动带给了我写字的动力和契机,但我不能永远将自己捆绑在这一个切口上反复吟叹,我需要学习如何真正创作,而不是局限于对青春期的追忆和倾诉,毕竟人需要不断成长。
你是怎样开始写作的?
七堇年:我从小作文写得比较好,拿过些作文奖。高中时候我是住校生,也许是由于学校生活的枯燥和压抑,还有成长中的躁动吧,内心有很强的倾诉欲(虽然这还不叫写作),晚自习把作业做完后,就拿稿子出来写东西,有点文思泉涌的感觉。回头来看,当然下笔很稚嫩,但现在还是很怀念那种写作欲望和冲动,因为很真实、诚恳。
现在你的大多数粉丝还是以青少年为主,对他们现在的阅读,你有什么建议呢?
七堇年:我希望他们能多读一些古典文学的东西,古典诗词或者是文学名著。现在的出版物或者网络文学,良莠不齐,要积累更多的文学功底和人生阅历,读经典的东西是最能受益的。其实我没有任何标新立异的成长经历,我与他们一样一步步走过了青春少年,回过头来看才明白,身陷其中时,不要过分急于解决那些迷茫、孤独、失落、愤世嫉俗,觉得世不容我,且唯独不容我。请放心,时间自会洗涤一切,用不了一千天,你便会懂得,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的是大同小异的青春期。那些感受,如同身体发育的改变,是一种必然,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因为真正的悲惨和痛苦,真正的刻骨铭心,我们都还没有真正经历。善待父母与自己,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也是我们终其一生的幸福所在。
(摘编自《南方周末》对七堇年的访谈)
◎经典台词
价值观是个人的事情,根本就没人能说得明白。你只能自己给自己鼓励,不能总是按别人说的去做。——《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