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萃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深化,高校原有的以班级为单位教育管理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以班级来组织学生的教育管路模式随着学分制的推行而全面淡化,学生的课外教育脱离了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高校开展的以寝室为单位的管理模式,既创新高校管理教育的形式,丰富了管理教育的内容,又有效的发挥了寝室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以寝室为单位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包括管理的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高校管理 寝室 教育
寝室是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大学生行为的养成和思想的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随之出现:以寝室为单位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把管理具体深入细化到每个寝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和谐人际关系。
一、管理的方法
(一)开展各项活动
大学生新入学建立以寝室为主的管理单位,形成统一的寝室管理格局,每个寝室推选寝室长,使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很快有一种归属感,能很快的融入大学的生活。在寝室的管理中,实行量化积分制度,对年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宿舍的卫生状况都实行量化积分,在学期末的时候对每个寝室的积分情况进行统计,对优秀者给予奖励,对积分低的宿舍以适当的批评,使大家形成一种“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宿舍的成员会对彼此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宿舍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良好的卫生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年级的学生会每周派专人定时对各个宿舍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卫生好的宿舍奖励流动红旗,同时在年级大会上给予表扬,带领卫生环境较差的宿舍对其参观学习,这样,谁都不想因为自己而影响整个寝室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寝室为单位组织联谊会,进行节目表演,组织各类体育表赛,鼓励大家踊跃参加;搭建学习平台,努力营造学习气氛,以寝室为单位形成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帮助那些懒散的同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大学寝室的成员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在寝室的每个楼层提供展板,宣传每个寝室的风采,展示不同的寝室文化的魅力,增加文化多样性的了解,让大家互相借鉴和欣赏。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新生经过高考紧张的学习冲刺,大部分远离家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再加上对大学生活的不了解,可能会产生许多的心理问题,在新生阶段推选寝室长,以班级为单位编排寝室,使学生加快熟悉程度,形成“寝室如家”的观念。以寝室为单位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年级组织各种讲座,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新生做一个全面的介绍,加快融入新生活的步伐,同时鼓励学生在宿舍内多交流沟通,加深了解。
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维活跃、独立自信、勇于表现自我,但大部分心理脆弱思、想敏感、抗压能力较差,尤其是近年来高校突发事故的增加,引起了我们对高校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视,健康不仅是身体的,更要求心理的健康。因此,采取以寝室为单位的思想教育方法可以起到预警作用。寝室长兼任。寝室的通讯员,对其进行相关的心理知识培训,可以有效地开展寝室内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形成一条普通学生——学生干部党员——辅导员的监控体系,使老师对所有同学的心理状况都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对某些同学不良的心理倾向问题及时的疏通,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也可以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频发。
科学理性的职业规划对学生的未来起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在大二的时候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将有共同目标的同学分在一个宿舍,无论是共同考研、共同出国还是就业,有了相同的目标和统一的价值取向,就会增加集体的认同感,化解毕业前迷茫的心理期,毕业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通有无,较少心理压力,从而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管理的效果
高校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教育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寝室管理的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更加贴近学生,更好的服务学生。同学们积极投入到创建寝室的活动中,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每个同学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获得认可会焕发出更大的人生热情。而且“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大家的心理也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但可以把学校工作做得更具体、更扎实,也会增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在学校营造一种“以室为家、以班为荣”的良好氛围,在这种细致入微的管理中,同学们将会受到启发和感染,增强感情的共鸣,从而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内在驱动力,对繁荣校园文化,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创造良好校风、学风,构建和谐校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结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的管理模式也应该不断地创新,以寝室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尚在探索之中,依然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管理的效果也需要实施评估,以便矫正和改进方法。希望以小见大,以寝室的管理带动高校的管理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车恩利,张蘋一. 高校寝室化管理模式探析[J]. 管理与创新,2009(5).
[2]张娟娟. 高校寝室管理模式的思想政治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