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冠红 丁振 白雪
摘 要:媒介环境学派是继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之后的传播学新流派,强调媒介本身的功能与属性。媒介环境学派中出现了几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伊尼斯、波兹曼、麦克卢汉、莱文森。其中,莱文森更是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可见其与麦克卢汉之间的渊源颇深。本文主要从传播学思想方面对莱文森以及麦克卢汉进行对比,以窥见前者对后者的继承、批评和发展。
关键词:保罗.莱文森;麦克卢汉;媒介环境学派
1 麦克卢汉与保罗.莱文森
马歇尔.麦克卢汉:加拿大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麦克卢汉以“地球村”、“媒介即讯息”等振聋发聩的言论名震全球,被称为20世纪的先知,主要代表作有《理解媒介》、《机器新娘》、《古登堡星汉》、《媒介定律》等。
保罗.莱文森:美国媒介理论家,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其充分运用学术、科幻著作、媒体评论甚至音乐来展现和阐释他的媒介观,主要代表作有《手机:挡不住的呼唤》、《数字麦克卢汉》、《莱文森精粹》、《软利器》、《新新媒介》等。
2 媒介环境学派
媒介环境学派主要研究媒介本身的功能和属性,关注技术、环境、媒介、知识、传播、文明的演进,主张泛技术论、泛环境论、泛媒介论。媒介环境学派的奠基人是伊尼斯,代表作为《传播的偏向》和《帝国与传播》。伊尼斯认为,传播和传播媒介都有各自的偏向,大体上分为:口头传播的偏向与书面传播的偏向、时间的偏向与空间的偏向。传播媒介的性质往往在文明中产生一种偏向,这种偏向或有利于时间观念,或有利于空间观念。例如广播能够传通万里,覆盖广大地区,因而很明显带有空间偏向,但由于“广播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而打破了阶级界线,因而有利于集中化和官僚主义”。[1]
麦克卢汉受伊尼斯的影响,提出了“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等观点来分析媒介所具有的感官偏向性。在麦克卢汉看来,在各时代真正有意义的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和它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认为,“文字和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和听觉的综合延伸。”[2]史前人的听觉文化在感觉上是具有统合性的,因而其感觉能力大体上是平衡的;而从口语转向具有视觉偏向的文字和印刷媒介,实际上扩张的只是视觉,这种感觉分离会造成人的总体感觉能力的下降;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综合延伸了人类的各个感官,使人又重新回到了感觉平衡的状態。
尼尔.波兹曼的所提出的“媒介即隐喻”也是关注媒介的重要言论。波兹曼认为:“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往往不为人所注意”,[3]人们在使用媒介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媒介中传达的内容,而往往不会关注媒介给自己的大脑带来了什么影响,更不会关注媒介对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因而,媒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往往会被忽视,成为隐喻般的存在。波兹曼留恋以印刷术为代表的书面文化,对新技术带来的电视文化充满忧虑,他认为电子使人们进入了“娱乐至死”的年代,也导致了“童年的消逝”。作为波兹曼的嫡系弟子,莱文森的观点与波兹曼的技术悲观主义相左,他认为技术的发展会给人带来更好的体验。
3 保罗.莱文森对麦克卢汉的继承与发展
作为麦克卢汉的私交弟子,莱文森是一名技术乐观主义者,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麦克卢汉的思想,并对麦克卢汉的思想在进行了批评、修正和发展。
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介都把某种旧媒介作为自己的内容,他与其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四定律”,即任何一种媒介的冲击力和发展都包含以下4个问题:
⑴它提升和放大了社会生活的哪一个方面?
⑵它遮蔽或使之过时的是什么东西?也就是说,它遮蔽的是它来临之前受到欢迎或地位突出的什么东西?
⑶它再现的是什么东西?
⑷当它走完生命的历程、潜力登峰造极之时,它逆转为什么东西?
在麦克卢汉“媒介四定律”的基础上,莱文森提出了 著名的三段论,即每一种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发展玩具、镜子和艺术三个阶段。在技术文化的初期,技术占绝对主导地位。一种新技术出现的时候,人们不关心它所能带来的实际价值,而是对这个新技术本身充满好奇,“情节、人物刻画、少得可怜的内容都扮演辅助角色,只是为新技术、新玩意服务,实际上不过是技术低调的载体而已”,[4]这就是技术作为玩具的阶段。在技术经历了作为玩具的阶段之后,便进入了镜子阶段,这时候的技术开始强调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作为艺术的技术则将前两者集于一身,既能反映现实,又超越现实,成为现实的抽象与重构。从电影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媒介从玩具到镜子再到艺术的演进过程。人们刚开始看电影,并不是因为它的内容如何吸引人,而是觉得好玩,因为人们平时熟悉的东西突然在一个媒介中动起来了。不久之后,吕米埃兄弟在巴黎的剧院里放映了他们实况拍摄的《火车进站》,观众们不停地躲避和惊叫,仿佛火车正向他们迎面而来。这时的电影,人们已经把它当作反映现实的镜子,人们对电影的欣赏己经成为对内容的欣赏。此后电影又运用剪辑手法完成了电影从现实记录到通俗艺术的转变。
麦克卢汉与莱文森对于媒介进化虽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是两者有其共同之处:那就是媒介进化并不一定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有可能是一个同时并存、叠加的过程。例如电视的出现是以电影为内容,但是作为旧媒体的电影却并没有消失,而是依旧在发展。
麦克卢汉被称为技术决定论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麦克卢汉在解释“地球村”时所提出的人类社会所经历的“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观点。在麦克卢汉看来,原始社会人们主要依靠口语传播进行面对面交流,在口语传播的同时还配合以各种手势、表情等符号语言来传递信息。在这样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必须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参与到信息交流中来,这就导致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之后,文字的出现延伸了人的视觉,打破了人们的感官的平衡,削弱的人的听觉和触觉,放大了视觉,导致人们用线性的视觉价值和分割意识取代整体互动并导致了个人主义的出现。此后,电子媒介的出现使人的感官重新进入平衡状态,人类进入“重新部落化”的阶段,世界也由此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在人类社会“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进程中,麦克卢汉认为技术起着决定作用,而“人“的作用则被弱化甚至忽略不计了。莱文森作为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也强调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其在技术发展的历程中,其看到了“人”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从而提出了技术的进化的“人性化趋势”以及“补救性媒介”理论。
莱文森认为,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像人,技术在模仿、复制人体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管束媒介进化的“小生镜原理”,“即一种媒介的存活系数与前技术人们交流环境的接近程度有关系。一切媒介的进化趋势都是复制现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甚至其中一些媒介与真实的传播环境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谐一致。”[4]莱文森这里所指的“前技术”是指口语传播时代,也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部落化时代。从莱文森的理论中不难看出其对“人”的强调,越是接近人类原始传播模式的技术越是能够继续发展。此外,莱文森还提出了“补救性媒介”理论,“补救性媒介”理论是建立在“人性化趋势”基础之上,主要用以说明“人”在媒介演化中的理性选择。莱文森指出任何一种后继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性措施,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的补救和补偿,而这种补偿是建立在人类对信息跨时空、精确性以及符合史前小生境的追求的基礎上,媒介在这种补偿机制的推动下,越来越符合人的需求,最终媒介呈现人性化的发展趋势,即媒介将越来越能够满足人的这些追求,并将这些满足的可能性体现于媒介自身。
4 结语
“人性化趋势”和“补救性媒介理论”可以说是莱文森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最大的发展与创新,这两个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媒介环境学派摆脱了纯技术决定论者的头衔。因为,在莱文森的媒介理论中,我们能够看到:技术是受人主导的。web2.0时代,更是应证了莱文森的这些观点。
目前,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参与内容生成,网站的内容通常都是用户发布,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与此同时,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代替了人机交流,使人们的线上交流更接近于线下的真实交流,这满足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需求,例如豆瓣、人人网、微博、微信等都这些web2.0时代的代表,都是为人们提供了在线交流的平台。基于这个平台,还发展出了基于人的社交需求的应用,比如红极一时的开心农场、抢车位等。此外,一些传统媒介也开始与新媒介相结合以增加其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比如一些纸媒都已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安了家。以此为关照,这些媒介早已在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上越走越远,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力图为人们创造出一个类似现实的生活环境,让人类重新回到原始的传播模式中,而未来媒介的发展方向也必是更多地关注人的需求,在新旧媒介之间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寻求新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伊尼斯,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