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鹏 宋振业
他有着丰富而敏感的心灵,在探索和思考中不断感悟;
他有双敏锐灵动的双手,在体验和感悟中不断超越;
丰富的生活给予了他聪敏的艺术素养,在笔墨与线条中编织着自己心中执著不渝的梦想。
体味书法,感悟人生——他就是著名书法家李叔安。
长期潜心临池,李叔安于传统经典碑帖多有涉猎,尤精于碑版书法。受吴门名家程质清、宋季丁等影响,其书风追求雄浑质朴之趣,力戒柔媚浮滑之姿,书风静穆清净。
集中代表和反映李叔安书法造诣的“李叔安书法作品展”,于2012年4月25日在苏州雨村美术馆展出,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李叔安书法集》在开幕式上同时首发,引起了业界很大的反响。《书法报》、《苏州日报》和《苏州城市商报》同时予以刊登,此次共展出李叔安的近作80余件,真草隶篆四体皆有,作品艺术风格敦厚而不失灵动,雄浑而富典雅。本次展览主题鲜明、构思新颖,具有鲜明的当代吴门书风特色和艺术风貌,引起了全国书友纷纷关注,好评如云。
结缘书法 潜心感悟
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李叔安自幼就喜欢写字。经常看到父亲伏案书写,也常听到左邻右舍称赞父亲的字写得好。记得小学和初中每星期都有一节书法课,开始是描红,三年级后写在毛边纸的米字格本上,李叔安总会非常认真地对待书法课及其回家作业。老师布置写一到两页,他总会多写上几页,写得不满意就撕掉重写,因此米字格本每学期都要添置几本。从小学到初中,同学们都夸他的字写得好,学校举办的书法比赛他也经常名列前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到家庭熏染的他对书法凭添了几分热爱。1968年12月,李叔安插队去了昆山张浦公社。白天干活,晚上也不忘他喜爱的书法,还坚持在烛光下看书写字,他说:“一本缺页的柳公权玄秘塔字帖,如获至宝,见纸就写,用纸最多的是旧报纸和烟杂店用来包装的黄糙纸。”
据李叔安介绍,他真正系统地接触和学习书法是1981年。这一年,他参加了两期苏州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书法讲座,受业于程质清、邬西濠、朱大霖等,名家沙曼翁和瓦翁先生也有客串讲课。此后,他常去恩师程质清家请教书法问题,并且因此结识了朱季海、王西野、陈雪楼、宋季丁、潘振元、张士东等名人名家。在他们的影响下,李叔安登堂入室,在隶书和楷书之基础的碑铭书写上渐渐有了造诣。
随着对书法的逐渐了解,李叔安更加被我国传统书法的魅力所折服。从书法中感悟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体味人生百味。此后的十年里,李叔安痴迷书法,将其看作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因为只有在书法的世界里,他能收获到快乐和幸福。
对书法越来越痴迷的李叔安,平时收集一切旧报纸作为书写之用,经常一写就是三四个小时。同时,传统书法的感染,也让他喜欢上了品读古书典籍。拜读了《史记》、《汉书》、《荀子》、《论语》、《唐诗宋词》、《魏源全集》和诸多伟人自传,不管是从书中还是在字中,李叔安都受益匪浅。
此外,李叔安还积极参加各类书法活动,屡获大奖。1988年在苏州举办的“文明杯”书画摄影邀请展,他的书法作品获得了一等奖及奖金500元;1991年的苏州市“保险杯”书画摄影展,也获得了一等奖。李叔安在书法界的名声渐远,还当上了苏州市轻工局书协的副会长。
书如其人 人如其书
书法的作用,不管能够陶冶情操、养性静心,还可以淬炼人性、铸造品行。对李叔安来说,如果没有对书法有着深入的感悟,就很难对生活有深入的了解,更关键的是,对书法的热爱,还让李叔安的性格变得坚韧执著、思路变得灵活开阔。
书法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李叔安凭借着其灵活开阔的思路和坚韧的品质,带领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走出困境。1994年,李叔安受苏州市轻工业局的委派,出任苏州塑料十二厂厂长。然而他可谓是临危受命,因为这个时候企业已经病入膏肓,人心涣散,生产停滞。李叔安是个完美主义者,责任心极强,为了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可谓寝食难安,经常半夜醒来一身冷汗。李叔安付出全部精力,调拨250多万巨资,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带领企业走出困境,扭亏为盈。一时间,时任苏州市委书记杨晓堂和副市长汪国兴等五十多位领导前来视察,并在《苏州日报》头版报道。再接再厉,1999年李叔安辞去了苏州塑料十二厂厂长,创建了苏州市海丰塑胶有限公司,公司运营也大获成功。
成功的人生总有很多相似之处,无论是艺术还是商业。只有抱着一颗真挚坚韧的心,就一定能有收获。李叔安事业有成,但仍不忘书法,后来他开始专心研究篆书和草书。2011年12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叔安书法集》,其中刊登了六十多幅精选作品,涵盖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全面展现了李叔安近年来的书法轨迹。
2012年4月25日,李叔安集2009—2012年初创作的书法作品80幅,在苏州雨村美术馆举办了学书三十多年来的第一个个人书法展。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很多媒体都刊登了其书法作品。全国各地的书友也纷纷来电,对他的书法作品予以肯定和褒奖。李叔安说:“书友评价多有静穆之风、莫名的清净、淡于名利、自然质朴、清风徐来、化古融今、沉雄之气等。”
另外,展览会上苏州大学张学光副校长送来横幅镜片“质朴归真”四字,有言:“唐人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叔安先生之书胎息鼎彝,悟道菩提,韵以气发,度因骨化,清修梵行,天趣自成,得璞归真者”。
这些赞誉,绝非溢美之词,对于潜心研究书法的李叔安来说,其造诣完全可以配得上这样的称赞。但面对这些夸奖,李叔安仍谦虚地说:“同道、朋友对我书法的赞扬实有过之,我心知肚明,且将这些褒奖之词当成座右铭来勉励自己,不断提高自身待人接物的境界,为我书法的日臻高格而努力耕耘。”
多么谦虚朴实的话语,这是一位真正将执著和热情融入书法的人才能说出的话。正像他的质朴归真的书法一样,李叔安的品质也充满了谦恭自守、沉静有力的意味。不管是为人还是为书,这种力量也最能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