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思想家、作家席勒首次明确使用“美育”这一概念,并将其本质定为情感教育,认为通过美育才可以走向自由。在现当代的教育中,美育的定义被多数人认可为美感教育。它是一种培养人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不少实践表明:积极的审美教育对于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在审美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与时俱进地挖掘教材中的美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进行教学设计。⑵关于教材的挖掘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教材中所蕴涵的美的因素,我在这里不做缧述,只想提一点,对于文学作品中的美的因素的挖掘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一)及时了解与教学有关的学术界的新研究、新成果,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
过去我们常常注重的是主题思想加写作特点,而现在我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到有关教学的新研究、新成果。对这些成果我们可以加以借鉴,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备课当中。如《经典作品呼唤经典教师》一文中的作者在《边城》一课的教学中,打破以往的模式,用“相约去茶峒,开心过端午”的旅游方式展开学习活动。这对我启发很大,我将其搬进自己的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用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经典作品,让教材不再遥远。
新教材仍保留了不少经典作品,但毕竟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学生又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因而理解起来总感觉与文本有一定的距离。如何用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这些经典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创新能力,使学生觉得教材离他们不再遥远呢?我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尝试:
如学习经典课文《劝学》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时代发展到今天,你觉得《劝学》中的观点还都适用吗?你有哪些不同的看法?”通过类似问题的设计,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用现代人的观念去审视古代作品,读出了新意,觉得《劝学》中的道理就在我们身边。
二.创设开放性的语文学习乐园
著名作家徐小彬在与徐虹的谈话中提到:“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像所有长高的树,都可以在空中枝条相接,甚至相生相长。”语文作为艺术的一种,也与其他的艺术有着共通之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美术、表演等方式,让它们很好地与课文相结合,能使学生有更大的兴趣参与到学习中。因此在备课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渗透音乐因素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投入到对课文的思考中。音乐能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给人美的享受,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适当采用音乐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调动自己的体验,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在导入新课时如果采用音乐的形式开头,那么对激起学生接受知识的欲望,将有一定的作用。在设计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教案时,我用电视《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将学生带入赤壁古战场。
在赏析文学作品时,可以适当地播放些相关音乐,把教学内容和乐曲意境不露痕迹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如教授《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时,我设计了穿插播放《梁祝》这一环节。这首曲子与《孔雀东南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对封建压迫憎恨、反抗。学生们在这美妙的乐曲声中,很容易由梁山伯与祝英台联想到课文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二)渗透美术因素
许多学生喜欢画画,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把静态的文字变为鲜活的图画。从而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进而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学习诗歌时,我会设计这样的环节:鼓励学生紧紧围绕诗歌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将诗歌意境形象化,为每一首诗配上一幅图。其中,我们班学生为《春江花月夜》《雨霖铃》等配的图画得到各位任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渗透表演因素
中学生还处在好动的阶段,很有表演的欲望。在教学中,设置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活动,模拟课文中的环境,让学生走进文本,切身体会课文,对于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我在准备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教案时,常设计演课本剧的活动,让他们更好的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比如在学习《赵氏孤儿》时,我就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大胆发挥,表演课本剧。学生们将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学生把握人物形象、掌握课文情节有很好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孕育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在备课中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能使我们的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魅力。
隋梦霞,教师,现居山东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