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
汽车热、高楼热,导致环境污染接踵而来,自然与人文的破坏不期而至,众多“城市弊病”加速向我们袭来。于是,我们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灵魂,穿梭在充斥混凝土、钢筋味道的世界里,我们真切希冀未来每一个人都能够“诗意般地栖息在大地上”。
建筑,文化魂魄何处寻
对于旧城的保护,各个地方需要探讨本地的历史和实际,创造性提出又新又好的策略,不仅仅是把“旧”的保护好了,还要积极大力并全方位的修葺维护。2012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部分拆除,但北京市文物局并不知晓。经过持续两年多的“拆迁”与“保护”的拉锯战,梁、林故居终究没能逃脱碎为瓦砾的悲惨命运。后来据称,东城区文化委认定此次拆除未经报批,属于“违规拆除”,表示将依法查处到底。但是,经典建筑已经灰飞烟灭,文化历史典故也随之被埋葬,这时的所有挽救与努力都是徒劳。
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旗下的生活旅游网站,评选出了全球最丑的10大建筑,当中朝鲜的平壤柳京饭店“荣登”榜首,迪拜的亚特兰蒂斯饭店名列第二位。另外,由台湾知名建筑师李祖原设计、位于中国沈阳的方圆大厦也不幸入围。中国入围建筑的差之精髓在于,该大厦以具传统文化意味的“古钱币”为建筑外形,设计理念虽寓意入驻大厦的业主财源广进、事业发达,但却显得极其粗俗、浅薄,无现代创意与时尚进步美学思路。简而言之,不具备深邃的建筑文化内蕴,是一个没有建筑灵魂的空架子。
改革开放后,现代建筑形形色色的流派铺天盖地袭来,建筑市场上光怪陆离,使得一些并不成熟的中国建筑师难免眼花缭乱。短短不足20年,尽管各类建筑数量迅速增加,但却是“千城一面”,原因在于建筑失去了人文精神,这怎能不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厚功力,甚至存在不正确偏见,这导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全球强势文化面前显得“头重脚轻”,无所适从。因此,未来我们期待赋予新建筑丰富的人文内涵,并渴望设计理念中更多一些民族精神与气息。
断壁残垣,遗失古老文化
中国的城市经营摧枯拉朽,这是事实名词而非形容词。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的大面积用地,令很多文物古迹在劫难逃,甚至一些处于被保护之列的文物古迹,也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倏然化为废墟。建设性的破坏以及破坏性的建设,使文化积淀在城市建设中泯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当属贵为中国建筑学之父、曾为保护北京古城墙而呐喊的梁思成,如今他的故居也难脱被拆除的厄运,让人不禁痛心惋惜。
现在有些城市呈现出大量不健康现象,比如重经济发展、轻人文建设;重建筑规模、轻整体和谐;重攀高比新、轻地方特色等。有些城市存在开发过度的倾向,为了最大限度获取土地收益,旧城开发项目几乎破坏了地面上绝大部分文物建筑、古树名木,甚至愚昧无知地抹去了无数珍贵的文化史迹。高楼大厦固然代表城市文明的现代气息,但没有历史痕迹的单调繁华,给人的感觉却是失忆。总之,一座城市若丧失文化传承之根本,就难以形成持久的品牌辐射力。在一些古老而现代的欧洲城市,文物没有成为他们发展的障碍,反而增加了城市文化底蕴,文物保护与城市经营,只有在“笨蛋的逻辑”中才会难以调和。
文化缺失,盲目崇拜西方
改革开放以来,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蜂拥而至,对我国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舶来品在带给国人新鲜的同时,却因未经消化而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脉和肌理。这个问题很令人头痛,可以借鉴西方文化理念,也不反对艺术需要的标新立异,但国内建筑若失去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这就是一种误解与迷失。
例如在孔子研究院的设计思路中,先根据它特有的地理位置与所处时代,准确定位为具备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现代学院建筑。在此前提下,设计与建筑工程人员首先对战国时代的建筑文化,以及中国书院建筑发展的沿革、形制进行一番深入研究、温习,从建筑构图、总体布局、室内外造型,甚至装饰纹样等都做了一定摸索。最后,运用西方和中国建筑技巧融合的形式,给予该建筑现代形象表达意味,从而创造出一种明净、高尚的圣地感。
城乡联系被人为割裂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在中国拉开大幕。但是,城乡收入差异导致大规模人口流动,中国的建筑规划正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挑战,城乡建设急需适应时代、符合国情的科学创新。
“人居环境科学”是围绕地区开发、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城乡统筹为例,城市与乡村相辅相成、互为存在,不能人为割裂城乡联系。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县域城镇化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县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基本单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一切事情都要通过“县”这个“针眼”落到实处。在壮大县域经济的基础上,对国土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进行综合协调,把积极推进县域城镇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改善规划缓解拥堵“心脏病”
现在的城市尺度越来越大,发展内容越来越综合、越来越复杂。现实中,有的城市开发往往按人口计算出需要面积,画一块“大饼”就算是规划。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规划不只是搞一点“美的创造”,更需要从实际问题探讨,罗列出各种可能的模式,否则适得其反。
例如耗时5年建设、耗资100多亿元、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继高利贷危机之后,导致楼市全面降价,现在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鬼城”,无人居住。鄂尔多斯的楼市泡沫破灭,引起人们对整个中国楼市,以及房地产合理规划的深度思考。这里还涉及到房价合理与否,它与各地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房价收入比有国际通用的衡量标准。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人居中心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之间为“合理”;一旦数值超过6,就属“房地产泡沫区”;而超过7时,被公认为“全球房价最难承受地区”。
近几年,全国许多大城市规划过度,都出现交通拥堵加剧的现象,其中状况堪忧的北京被戏称“首堵”。为什么道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交通反而越来越堵?透过现象看本质,交通拥堵的“病根”不是机动车数量的增长,而在于城市规划不合理与人口日益膨胀现象严重。以北京为例,回龙观、天通苑、望京3个位于郊区且规模巨大的“住宅城”,由于就业功能、成熟城市配套等功能区的布局缺乏合理性,致使大量人口每日如潮水般在城郊之间奔涌,成为制造拥堵的源头。可见,优化城市交通是北京急需修炼的“内功”,仅仅凭借交通技术来解决城市发展问题行不通。所以,包括交通拥堵在内的大城市诟病,必须通过城市建设的合理创新战略予以根本解决。
自然和谐迈向“山水城市”理想
钱学森给我写信说:“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和泼墨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概念?这样,人可以离开自然再返回自然。”无独有偶,我毕生追求正是让全社会拥有良好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情画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过去几年,我们经历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环保事件,从日本福岛核泄漏、云南曲靖铬渣污染、渤海湾油田溢油事故、城市阴霾天引发的PM2.5监测等等,我们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蓝天白云、碧水清波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而要创造一个宜居城市,必须重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序的建设。不乱建、乱盖,要进行规划与全面安排,项目位于旧城,要首先了解它的历史并考虑如何与现在环境相适合;项目盖在新区,更要懂得有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