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建筑工程审计以《审计法》为指导,以工程造价定额及相关取费定额标准等工程造价文件为主要依据,对被审计项目的结算费用正确性、合理性做出评价。审计工作是对建筑工程的监督,有效保证了国家财产安全及人民生命安全。如何使用好国家财政资金,确保如期完成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护财政资金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是审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近几年对政府资金基建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实践中,我们针对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归纳为几个方面,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管理建议和改进措施,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由于前期预算及工程管理工作导致的竣工决算问题
1.预算中有意漏项。
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施工企业为接近标底,在预算中有意漏项,待结算时再补上。具体表现为投标中低报价,结算时高要价。如某单位功能楼工程标底357万元,施工单位故意模糊工程、模糊结构及模糊所用材料等手段有意漏项,使该工程中标价为335万元。中标后,该施工单位便以建设工期太短为由增设“赶工费”项目,向建设单位索价30万元,致使最后的合同价还是超过了标底。待结算时,该施工单位又以多种增设项目为由再向建设单位索价45万元,大大超过其335万元工程标底价。
2.预算中高估冒算。
由于工程决算书由施工方编制交建设单位审核,施工方为了多算工程款往往高估冒算工程造价,其表现形式是多计工作量、高估材料价格、从高套取定额费用项目等等。如某单位一幢办公大楼工程的标底为850万元,而中标的价格是1 100万元,高出的250多万元几乎是从隐蔽工程到柱梁板内部钢筋结构工程,至少有6个定额分部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多计工作量。高估材料价格是施工单位为了虚增工程造价的重要内容。尽管每个季度各个地方建筑工程定额造价管理站都要发布主要建材的市场价格信息,但是仍然会有涵盖不到的部分主材价格,或者由于规格型号与信息价不同,而导致的建筑主材价格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其中材料在工程造价中占很大比重(大约占工程造价的70%)。施工单位为了虚增工程造价,往往在材料上大做文章,以谋取高额利润。利用材料价格不透明虚报价格,多计工程造价。尤其是装饰材料、水电安装材料,由于品种多、规格杂、质量千差万别、价格不易掌握,施工单位常常隐瞒并虚报价格。在实际操作中,施工方往往利用专业优势选取一些不通用、品牌新的材料或购买材料时以种种理由舍近求远,以达到虚报价格的目的。另外在材料价格调整时调涨不调跌。有些材料的市场价高于定额价,施工方在调整材料价格时只调整高于定额价的材料而不调或少调低于定额价的材料以达到虚增造价的目的。
3.隐蔽工程签证的监管不到位。
建设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当中,由于派出的工程管理人员及一些施工监理中介机构的工程监理工作当中责任性不强或者在工程中收受了施工单位的好处等,对于隐蔽工程的工程量的签定比较随意,对于±00以下桩基础、基础梁部分及柱梁板的现浇混凝土施工结构部分,混凝土标号的强度等级签证,实际使用低标号混凝土签证为高标号混凝土,实际使用小号直径的钢筋,签证为大号直径的钢筋,等等这些都是施工单位为达到虚增造价的目的。
二、决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单位借用资质等级高的施工单位资质。
在工程结算当中,除了工程造价直接费用外,还存在以工程造价直接费用为基础计算的工程造价间接费用,包括施工管理费、计划利润、税金等,而施工企业资质高的计提施工管理费、计划利润等的费率也相应的提高,基于此便存在资质低的施工企业冒用资质高的施工企业的资质,以套取高费率的间接费用的现象。
2.偷工减料、减项目不减价格。
材料价格虽然是定额中规定的,但主要材料价格需按实际价格加以调整,即材料调差是工程的组成部分。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以下手段:一是在材料使用上以次充好,而材料调差仍按质量好的材料价格调整。如在审计中发现一些铝合金型材和水管材料等常常采用重量较轻、质量较差的材料以次充好。这种以次充好的做法不仅虚增了造价,还影响了工程质量,甚至造成工程事故。二是对变更取消或减少的项目隐瞒不报,减项目不减价格。如某学校的公共卫生间因设计变更,减少卫生间的建筑面积56平方米,施工单位则采取减项目不减工程造价。按照每平方单方造价1 160.71元,核减工程价款65 000余元。三是偷工减料。如某单位实行单方包干的宿舍楼工程,图纸设计铝合金门窗中的铝合金型材厚度为1.5毫米,施工单位实际使用的型材不足1.2毫米,仅此一项审计核减了工程造价2万多元。
3.高套定额标准,提高工程造价。
在结算中,有的工程项目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不符合定额子目编制规则,实际为有梁板,但是施工单位按单独的平板现浇板和矩形梁两个子目,单独套取定额单价,主要原因就在于平板与矩形梁二者的合计单价比有梁板的单价要高,因此施工方为了多计价高套定额,虚增工程造价。还有的混凝土工程,施工单位未按规定要求,换算高标号混凝土,虚增定额单价以虚增工程造价。
4.虚增工程量,提高工程造价。
施工单位在结算中有的不符合工程量计算规则,直接多做工程量,或多算面积或多算体积。有的则存在重复计算。如某单位的办公楼,按照施工图纸,板在梁的侧面统一现浇混凝土,施工单位计算梁的体积时,按照设计的梁高计算了梁的体积,之后又按照板到梁的两头计算板的体积,这样就重复计算了梁的宽度这一块的体积,仅此一项多计算现浇楼板的体积70多立方,核减造价8万多元。
三、工程结算审计对策的思考
1.切实提高工程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这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审查工程预决算应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准绳,采取公正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不能有偏见,更不能感情用事,应具有耐心、细致的态度。此外,审计人员必须提高业务水平,除了应懂得套用定额和各种取费外,还必须懂得工程技术知识,具有识图能力,特别要掌握工程量计算的程序和方法。目前,审计人员审查工程预决算人员较少,除了增加一定数量的审查人员外,还应对现有财会审查人员进行各种方式的培训,加强审查工作的力量。
2.加强资料与实地的结合。
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业务牵涉到诸多部门,在审计实施阶段,必然要联系到有关单位和部门的经济往来。所以我们在内查的同时,有很多经济业务需要进行外调工作,以取得第一手真实可靠的证明材料作为进一步审查的依据。这样,审查出的事实才能更具有说服力,更真实可靠。首先审计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情况,进行实地丈量,查看核实工程量。在审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到施工地点跟踪检查,并找到基建第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其次审计人员要注意材料的实时价格。审计人员不仅要订阅定额站定期发布的材料信息,还要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有关材料价格信息。譬如主要建筑材料,应按照省级颁布的定额套用地方建材调价表进行调整,对于定额中未规定的新材料,则要深入了解该材料的市场价格及各厂家的产品质量,掌握信息,从而做到审核时有理有据,并且要进行市场调查和现场核实。
3.加强与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单件性、周期长且管理部门多的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预决算在审计过程中不仅涉及建设单位,还要涉及负责项目审批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勘查、设计、购货、施工、监理等多个法人单位。而目前建设项目管理的招投标、施工、监理等方面都存在市场要素体系不健全,项目交易的方式、手段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在涉及一些取证工作时,审计部门却受某些因素制约,使审计难以保证已收集证据的充分性和完整性,造成工作判断和处理问题时的被动性。因此审计部门应与之联系,协调工程相关管理单位,取得有关专业职能部门的协作和支持。特别要注意与定额管理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目前各种定额较多,有行业定额、全国统一定额及地方定额等等,有些定额之间适用范围界限不明朗,增设项目所需新工艺新材料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审计部门只有与之多联系、多沟通,才能提高审计质量。
4.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提高工程结算审计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工程结算审计人员应熟练掌握工程造价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通过工程图纸及相关工程签证资料等准确计算出每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利用工程造价软件套用定额,这样既能节省工程审计的时间又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尤其是对于准确计算材料的用量、计算调整材料差价及工程造价取费等方面的工作内容,都给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个质的飞跃。(作者单位:鹰潭市月湖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