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
2013年8月18日,第四届“创意点亮北京”活动在地坛公园落下帷幕。三天时间里,超过10万观众在浪漫的仲夏夜欣赏到了来自国内外20位优秀设计师的艺术装置,他们通过重新构造灯光的艺术形式,用灯光表达对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过去与未来,空间与时间,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技等关系的重新思考,让地坛这座皇家园林掀起新的灯光艺术热潮。
继探讨“光与物”和“光与人”的主题之后,2013第四届“创意点亮北京”国际灯光节,以“第一天”为主题。 策展人丁平向记者解释道:“之所以将主题设定为‘第一天,是基于玛雅文化中的世界末日之传说或误传,许多人在2012年12月21日都或多或少的从心底有些许恐慌,些许不安,些许对生活的思考......那天之后,人们又重复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而第一天似乎是一个从来都不可能在成人中发生的故事。可是,谁又能确定,你的明天究竟是怎样的?如果没有人知道明天怎样,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今天。而今天如果是第一天,所有的太阳、月亮、树木、人在我们眼中都是新的。因此,以第一天为命题,将此作为全新的开端,所有的人与事都看做是重生的恩赐,感受“第一天”带来的希望,感谢光明,我们以‘光感动世界。”
法国艺术家Philippe Morvan的作品“圆”(RING-Z)曾在2012年法国里昂灯光节大放异彩,今年他将这件作品带到了北京皇家园林中。今年6月,Philippe Morvan特地来到北京采风,首都皇家文化使他深受震动。“圆”在任何民族、文化、宗教、思维中都有其特殊的存在作用和意义,它是象征无穷、统一、圆满、完美等意识的一种几何图形。“圆”在中国是万物本初状态,和到达极致的追求及近乎平衡的思考方式。RING-Z为所有这些概念着色,用千万种颜色的变化组合,让“圆”的世界更美。整件作品也根据他在北京的所见所闻作出调整: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灯光编排,不同的音乐,为观众带来不同的光、声、形的全面感官享受。
几位来自中国的设计师也依据北京地坛的特殊的建筑结构和风格设计了各自的作品。如设计师谢亚楠在其作品“建·变”中运用影像与媒体艺术方式,在原有建筑结构之上进行创作,使得建筑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解构建筑结构,运用基本元素打破、拼贴、更新、重组,让相对固定的建筑型态瞬间改变,是错觉更是随时更新的全新体验。另一作品“留恋京城”体现了设计师们对于北京历经变迁的思考。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有着丰富的政治历史意义,又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辉。在过去一千年间,北京城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是现有规划后建造的城市,其城市规划则依据《周礼·考工记》的原则进行设计,特别是城墙与城楼凸显魅力。梁思成先生曾设计了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全长39.75公里的立体环城公园,而其中精美的城楼好像珍珠,被一条项链串起,熠熠生辉。令人痛心的是其中城楼已不复存在。设计师李沙、易铁铮以及张静表示这一作品的中心立体象征充满生机的北京城,周围8个小立方体是取自原主体,象征8个被拆除的城楼,由此带来破与立的思考。而在“开门见山”作品中,设计师王新将光投在墙上,斑驳的墙面是时间的印记,此时也是山的肌理,人穿梭在光与墙之间,形成了人、墙、山、光、影之中最简单纯朴的互动。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渐深入人心,设计师们也将自己的环保理念融入到作品中。每当我们抱怨空气有多脏,食品存在多少危险的时候,我们很少去思考,自己除了抱怨之外还能做点儿什么?有这样一个团队,在北京十年,除了做照明设计之外,他们把每一个项目的2%拿出来资助秦岭山里的孩子和老师,每年8月到上海国际英语学校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学英语夏令营,激励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后来,他们发现大山里虽然封闭,但食品和水却很干净。今天,这个团队又把这些山里最基本的食品带到北京。在“油&米”这样的作品中设计师叶伟德认为,You and me,即油和米。用小小的行动和善意改变生活,从自己做起。作品中发光的部分是用秦岭山里的山茶树油灌在一个个小化妆瓶里,作品其他部分由来自陕西洋县的五彩米做成。图案脸谱是山里孩子的笑脸。
知名设计师许东亮则为人们建立了一个“居者有其树”的理想国。“当人类离自然越来越远,离虚拟越来越近,我们快落得只能利用基因变异的自然。‘回归也许就是未来的主题,用住居上树的方式唤起对过去的回归,让人与自然走的更近,更亲,关系更简单。毕竟万年前我们有这方面的经验。用源于木材的纸箱作成象征性的住居,内置冷暖两色灯光,随即点亮,表达树居的感觉,末日之后,‘居者有其树。”设计师如是说。
当所谓的世界末日的传言瓦解后,“第一天”带给人们新的思索——对人生、对过去以及对未来。在“如梦”中,设计师陈思思带给我们反思: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中生活的每一个我和你曾经的梦想还在吗?你的善良还剩多少?生活节奏在忙碌,各种欲望再诱惑,也还是要记得:你还是你,把每一天当做第一天地活。 设计师李雷通过破裂的玻璃和七彩的灯光,营造出一个时光隧道。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有不同的“记忆”,不同的光色代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记忆,不同的年龄段。人们穿梭在隧道里,或许会想起某时某刻那些逝去的时光碎片。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延伸,移动互联成为链接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在“Hey”中,设计师李星伯的灵感来自于他日常收发的短信,有些短信发送成功了,有些短信也许遗失在时空的某个缝隙中、残旧楼房的天台、荒废的街道旁、湖边。艺术家用灯具做成了Hey这个字,进而把这个秘密用视觉的外化语言代谢出来。而在“神奇魔方里的未来世界”中,设计师崔晓光利用导光板、声、光、电等技术创造一个神秘科幻的未来世界。未来城市是个先进的地方。未来的城市每天充满了新奇,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去更新电脑程序,需要不断地探索各种奥秘。城市就会变得和平和美好。
而新的开始也带给我们新的旅途。在“新·悟·途”中,设计师周橙辉合理大胆的利用光的特性,去表达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光在黄金分割线上的律动和在双层亚克力之间来回穿梭;细小的玻璃柱组成的拼图在光的折射中透露出让人欣喜的一面。在圆盘的边缘,光最终被分流成一个个小光柱,在草丛中有规律的跳动,呈现着希望和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