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四位一体”的课程衔接机制

2013-04-29 04:31杜娟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高职课程四位一体学前教育

杜娟

摘要:专业课程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是中职与高职学科的简单拼接,而是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学程,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基于学前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原则和职业能力标准,专业基础教育、专项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形成的四大模块,构成了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四位一體”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机制。

关键词:学前教育;“四位一体”;课程衔接模式;中职课程;高职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117-03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是中、高职衔接连贯的专科教育,学生在前三年中职阶段进行有专业导向的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后两年接受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教育。采取五年制模式,培养初中起点的专科层次幼儿教师,应是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良好选择,有利于扩大幼师培养规模,整合中职幼师专业资源,也有利于招收有培养前途的优质生源。作为高职院校新的办学形式,探索研究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一方面可使中等教育办学经验和优势得以传承,中、高等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可使专业人才培养循序渐进,逐步达到专业目标要求,实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专业能力提升和拓展的“四模块”课程体系模式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四个模块不是彼此孤立的分解式课程,从专业基础教育,到专业技能培训,到综合能力培养,再到职业能力形成,是一个能力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一体化培养进程。同时,中职学习阶段的专业基础和技能模块部分,在高职阶段也并未中断,而是接续了新的课程,体现了注重提升、拓展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更高要求。

(一)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模块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教育课程模块,贯穿了中职和高职学段的大部分学程。在中职阶段,语文、数学、英语,以及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等课程仍是主干课程,从第一学期至第六学期贯穿始终,为高职教育阶段的课程学习奠定了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础。这些基础课程在高职阶段都有新的课程接续,如从中职阶段的语文课程发展到高职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幼儿语言教育课程,中职阶段的英语课程也发展为高职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幼儿英语口语教学课程。

中、高职阶段课程衔接的目标取向是高职教育知识领域的范围拓展和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表现出由基础理论学习到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发展趋向。中职阶段的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以及高职阶段的学前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课程,区别于其它中职教育课程的设置,体现出幼师教育的特殊要求,也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奠定必要的基础(见表1)。

(二)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模块

中职教育之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就在于注重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目标明确,突显技能课程和实操课程,强化专业技能基础训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归根结底,“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人的,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 “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五年制学前教育的中职学段课程也有别于三年制的中职课程,后者需在一定时段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强化专业能力实训实习过程,使中职毕业生具备基础岗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为上岗就业做准备;而前者则注重与高职学段课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衔接,体现继续教育思想,其课程体系须具有基础性和全面性,为高职学段的进一步深造打好专业基本素质和能力基础。

美术、音乐、舞蹈等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而具备一定程度的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在这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五年制课程设置要比三年制高职更具优势。高中起点的三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开设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大多数学生没有任何技能基础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短时期的训练无法满足实际的技能需求,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能缺乏自信。相比之下,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中职学段入学伊始就接受弹唱、舞蹈、绘画等技能方面的课程训练,掌握弹、唱、跳、画等一些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培养贯穿中、高职学段,学程相对三年制高职更长,更具有长期性和接续性,教学效果会更好(见表2、表3)。

(三)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模块

综合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不同于中职教育和职业岗位培训之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阶段课程设置,应在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实行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理念。

五年制学前教育综合能力培养是专业学生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之后,步入职业岗位之前必要的学习和准备过程,也是整合各项专业技能运用于保教工作实际的关键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保教工作中实现职业岗位的目标要求,比如如何进行幼儿教学,如何设计并组织幼儿游戏,如何从事保育及组织管理工作,等等(见表4)。基于幼儿园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置理念,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也是衔接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需要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做好各方面学习的充分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幼教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这也是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优于三年制中职教育的重要方面。

(四)职业能力形成课程模块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素质和能力达到幼教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在毕业时就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力和职业发展力。而达到这一目标要求,需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基础上,还需经过见习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的实践学习环节(见表5)。职业能力形成的课程模块学习阶段,既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终结阶段,也是学生职业理想与岗位现实的磨合期,是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环节。这一课程模块的充分实现,需要院校与幼儿园在办学、育人、就业和发展方面的充分合作,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能与实践岗位形成零距离对接,通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观摩和预演,及时调整不适当的心理与角色定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得以最终实现。

二、“四位一体”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衔接机制

五年制中职阶段教育,相当于完成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育部2003年制定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 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职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职教育具有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双重培养目標,要求在一定理论知识储备基础上,加强受教育者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任务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职阶段课程,不但要学习中等教育阶段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等),还要学习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技能。

五年制高职阶段教育,相当于完成三年制大专的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一般来说,三年制大专和五年制大专在培养规格和素质、能力方面具有同样的要求,都是“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情智结构、较强实践能力、一定科研能力和初步管理能力的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基于这一培养目标,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阶段课程,相对中职阶段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两个模块,增加了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两个模块,体现分阶段、分步骤达到专业能力标准和目标要求的一体化培养策略(见表6)。

专业课程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是中职与高职学科的简单拼接,而是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学程,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从基于学科系统到工作过程系统的课程模式转换,是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形成的基本原则,课程设置应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教育的课程。基于学前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原则和职业能力标准,专业基础教育、专项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形成四大模块,构成了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四位一体”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机制。

参考文献:

[1]吴龙,吴海峰.五年一贯制师范教育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优势[J]. 知识窗(教师版),2011,(7).

[2]熊伟.中等职业教育现存问题及其发展对策浅见[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2,(3).

[3]陈丹辉.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2,(2).

[4]王迎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

猜你喜欢
高职课程四位一体学前教育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慕课对于高职课程教育形态的创新与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