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培养目标定位、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考核三个环节来分析广西高校ACCA成建制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广西高校 ACCA成建制班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69-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被联合国确定为其全球财务课程蓝本的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证书ACCA正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认可,同时也对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为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发展,广西已有高校开设ACCA成建制班,并已培养了大批具有国内外会计专业知识背景、被国际认可的专业人才。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广西高校ACCA成建制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定位、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考核三个环节来分析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一、广西高校ACCA成建制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环节
一般来说,“高校双语教学”就是能用一门外语(多为英语)作为课堂教学用语进行学科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实践技能以及较强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高校双语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即能熟练地运用第二语言来进行实务操作以及业务交流。但目前由于广西高校开设ACCA成建制班仍处于初期阶段,并未得到大众的普遍接受和认可,为了提高知名度,证明自己的实力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其往往把考试通过率放在首要关注的位置。而这一现象必将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严重偏离。最终,ACCA的应试性教育模式将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的压力,致使教师一味地追求高及格率而采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环节
1.学生素质偏低,学习兴趣低下。目前,广西民众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广西大多数家庭来说,子女就读ACCA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费用偏高,很多学生都由于无法负担昂贵的学费而放弃就读的机会,因此合作办学的生源主要还局限在少数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另外,相对偏低的录取分数线致使合作办学项目生源的入学水平起点不一,特别是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这是广西特定地域所独具的原因。由于人口素质低,经济基础差,壮话、瑶话等方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普通话和英语语言的学习,最终使得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差。据笔者了解,在广西的本科院校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四级通过率不及30%。而教学实践表明,即使是具备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的本科学生,阅读专业原版教材的效率也远未达到其中文阅读的水平,尤其是专业术语多的章节,英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每阅读一页要就很多单词翻阅词典,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下。表现为:首先,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在广西各高校承担ACCA双语课程的教师大多有海外留学背景,在语言和国际会计相关专业知识上较具优势。但由于在国外留学期间缺少系统的研究方法培训以及科研工作指导,绝大部分的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感觉非常吃力,进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造成科研层次人才的缺乏,教师的整体知识结构单一。其次,教师缺乏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由于ACCA成建制班所开课程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传统的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其过于枯燥和抽象,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采用传统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双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根据笔者所做问卷调查,广西某高校ACCA成建制班的370名学生中,对目前会计案例教学的满意度不容乐观。其中只有约12%的学生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而高达70%以上的学生给出的评价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众多,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选择不当和驾驭案例教学能力不够是关键所在。而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缺乏。目前,进入广西高校从事ACCA双语教学的教师基本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并有海外留学背景。而满足这些条件的教师的基本经历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往往没有在企业从事财务工作的实践经验。那些具有高学历又有实践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人才一般都会考虑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就业,广西这种地处偏远且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他们显然吸引力不足,因此这类人才很难引进。
3.授课方式不统一,教学效果不佳。广西地区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双语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相当数量的教师对双语教学的内涵认识不清,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方式的不统一。如有些教师尽管使用了英文原版教材,但其实一直都用中文授课;有些教师采用半中文、半英文的方式授课;而有些教师则几乎整堂课都在讲英文。这种混乱而又死板的授课方式并未考虑到学生的总体英文水平差异,得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双语教学中中英文讲授的比例,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授课模式,已成为目前双语教学改革的讨论热点。
(三)课程考核环节
ACCA课程要求学员具备较强的综合归纳与分析能力,一般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考核,且考题多以案例题的形式出现,并且一道题目可能包含几门课程的知识。而目前广西高校对ACCA课程的考核形式与一般会计专业没有太大的差别,仅就该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考核,并未将几门有关联的课程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考评。尽管试卷采用的是全英文形式,但一般仅设置选择、计算及分录等简单题型,这种考核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依赖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无法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反映不出真实的水平。另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分配不合理。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过少(一般仅占30%),期末考试分数对学生的总评分数起决定性作用。这种近乎“一考定成败”的考核模式得出的结果仅片面局限于期末总评的分数,而看不到分数以外的其他内容,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等,这些都是一个国际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的时候不应忽视。
二、对策分析
针对广西高校ACCA成建制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方面采取对策:
(一)明确双语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发展,广西作为中国进入东盟各国的桥头堡,在中国和东盟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培养适应贸易区经济发展的人才,广西高校ACCA成建制班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培养出既通晓东盟国家的贸易规则和文化,又熟悉国际会计准则与相关法规,以及具有极强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应用型人才。因此,应对目前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改变ACCA的应试性教育模式,避免成为制造“考试机器”的工厂。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考虑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考虑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需要,增设与东盟相关的选修课程,如中国与东盟各国会计比较、东南亚经济与贸易、东南亚金融、东南亚财政、东南亚各国风情、东盟国家概况等,构建完善的具东盟特色的国际会计双语课程体系。
(二)采纳选拔机制,改善生源质量
据了解,目前在广西各高校中,相当一部分就读ACCA国际会计专业的学生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对此专业并不了解,也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的学习。在笔者曾做过的问卷调查中显示,370名ACCA成建制班的学生中,高达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当初选择专业时很迷茫,目前感觉学起来非常吃力。因此,要提高本专业的学生素质,应该从招生的源头入手,建立一套合理的选拔制度,如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专业的招生方式就别具一格。学院最初只对普通会计专业招生,学生可于新生报到日在报到现场报名就读国际审计专业,但报名的学生需参加选拔考试。选拔考试只考一门《外语水平测试》,其中包括逻辑、数学、阅读理解、写作等综合能力测试,占选拔考试总成绩的50%,高考成绩占余下的50%。选拔结束后,入选的学生将转入国际审计学院国际审计系,重新编班上课。笔者认为,这种选拔方式值得借鉴。但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时,可分成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环节可参考南京审计学院的做法,而在面试环节,可就学生对专业以及自身情况的了解程度;选择就读专业的原因及目的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同时也向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来了解ACCA专业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那些有资格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而无法就读的学生,广西政府和各高校应给予相应的投入,以助学贷款或奖学金的方式进行资助,这样才能确保该专业拥有优质的生源,以培养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需的优秀人才。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ACCA双语专任教师的科研水平。良好的科研环境是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土壤。因此,学校应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建优良的科研群体。可邀请一些科研骨干教师对ACA双语专任教师进行专门的科研业务培训,传授当前的科研政策,以及成功申报科研目的有用经验等。还应制定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传帮带”制度,如每一位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指导一至两名双语专任教师,帮助他们学会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和国际会计相关知识,将科研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另外,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教师创新能力提高的动力。学校还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客观公正地对双语专任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行考核,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制定出一些相关的激励政策,如每学期依据各专任教师的科研成果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或每学年举办一次相关专业征文比赛等,提高他们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2.丰富ACCA双语专任教师的相关专业实践经验。会计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无论是普通会计学专业还是ACCA国际会计专业,都应该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会计工作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形象具体地对专业知识进行诠释。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合理可行的教师实践机制。笔者认为广西高校可参照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做法,合理有效地利用两个假期,安排教师进入相关行业和企业参加实践,进行锻炼。当然,这需要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各行业和企业之间的互相配合。政府一方应给予指导、协调和牵头;有关行业和企业应积极支持;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响应。各方联合起来,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机制,使教师能够参与实践,并将实践内容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形成真实典型的案例,用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四)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有学者提出高校本科开展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浸入型、过渡型以及保持型。浸入型双语教学主要指,学生一入校就开始接受全英文的教学方式,所有的课程均采用英文教学,包括教材、课件、讲授、作业、考试等,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英文进行讨论、提问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模式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但要求学生与教师都具有极高的英文水平。因此,这种模式在国内并不盛行,一般适用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双语言国家。过渡型双语教学是指学生入校后,上半学期采用部分母语部分英文进行授课,让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后,到下半学期则完全过渡到全英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生源的质量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在中学阶段打下的英文基础比较扎实,这样才能在短期内迅速适应这种从“半中半英”直接过渡到“全英文”的授课模式。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只适用于许多一线城市如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名牌大学。保持型双语教学相对于前两种模式较保守。学生入校后,上半学期基本采用母语进行教学,下半学期则采用部分母语部分英文的教学方式。广西属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整体生源素质较低,学生的英文水平普遍不高。因此,笔者认为这种较为保守的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较适用于广西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将一个学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中文为主,中英文比例为2∶1,即“英文教材、中文课件、中文讲授”;第二阶段中英文比例为1∶1,即“英文教材、中英文课件、中文讲授”;到第三阶段,中英文比例调整为1∶2,即“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讲授”。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课堂上英文授课的比例,能给学生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帮助英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慢慢树立信心,提高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五)改革考核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
对教师来说,考试是用来检验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手段。而对学生来说,它又能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因此,考试内容和方法一定要服从培养目标的要求。依据之前所设定的具东盟特色的培养目标,广西高校ACCA成建制班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除具有极强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外,还应善于与人沟通以及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即较强的国际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末。除作业、测验、出勤及期末考试外,还应布置一些课后案例,如让学生自行上网下载一些国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自由组成小组进行报表分析,然后将得出的结论用英文进行案例陈述。若学生觉得做英文陈述较困难,则可选择用中文进行陈述,然后在课后整理成英文书面材料上交。另外,还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组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和打分,这些评价和打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包含作业、测试、小组案例分析和出勤等)可占到总成绩的50%。这样,不仅能够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还能够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努力创新,同时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与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樊仲光.广西新升本科院校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黄锦华.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探讨——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2012(7)
[3]吴青川.ACCA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11)
[4]张年国.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8)
[5]章雁.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探微[J].财会月刊(综合),2008(5)
【作者简介】阳春晖(1978-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财经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国际会计。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