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歌唱家李涵近日推出“新生态音乐”单曲《锦绣江山》。歌曲以古“丝绸之路”为创作背景,选用了新疆拉弦乐器“艾杰克”、二胡、琵琶、笛子、筝等民族乐器为铺垫,李涵的声音时而细腻柔情、时而铿锵激昂,配以西域的“原生态人声吟唱”、无伴奏男声合唱以及人声打击乐等流行元素,勾勒出一幅别样塞外风情画。
李涵说:“‘新生态音乐这个概念是全新的,但里面的元素却是大家所熟知的,我个人的唱法也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变。举个例子,很多粤菜和川菜都进行过改良,即结合当地特色做一些调整,而我们的这种音乐就是结合城市化进程,把传统的和现代的在一首曲目中达到和谐统一。怎么让这种音乐被大家接受,当然还有待检验。”
实验性质的“新生态音乐”
李涵还与作曲家陈牧声首次提出“新生态音乐”的全新概念。提到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李涵说:“早就有和陈牧生先生合作的意向,只是一直苦于不想再承袭原有民族声乐的歌曲创作,陈老师一直迟迟未动手。后来一次探讨原生态和传统民族声乐如何与国际接轨的问题时,我们的概念似乎渐渐清晰起来。”
所谓“新生态音乐”,是相对于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音乐”或极具实验性质的“新世纪音乐”等音乐风格而言的。“新生态音乐”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格调,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方无伴奏合唱形式、民族民间乐器以及人声打击乐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做出大胆尝试。新生态音乐打破了民族声乐单线条的旋律,用结构型音乐展现了民族声乐与西方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锦绣江山》便是在此概念基础上首推的第一首“新生态音乐”作品。
李涵曾尝试用各种发声方法来演绎这首歌,最终还是放弃了,依然用这种介乎于民族美声、有点古诗词韵味的吐字来完成。因为,她认为在这首曲目里,东西方结合才是她的特点。
与萨顶顶更像两个男人之间的友情
说起自己的性格,李涵笑说:“平时我性格果断、干脆,但是听说话却是南方人,经常朋友说我是有着大男子心的南方小女人。我性格外向,但是敏感,遇到对的人可以是生死之交,平时多数活在自己世界里,并不会刻意交友。不善周旋,不懂圆融,只是真心实意对人,是属于很傻的那种。”
提起自己的好朋友萨顶顶,李涵说是十几年的朋友,“相互有互补的,有很多的地方相似,在艺术上我们一直是对方很好的倾听者。”
她俩在一起,绝少逛街和玩,更多的是交流,关于音乐,关于宗教,关于艺术,关于文学,“更像俩男人。她现在很好,我很替她高兴。”
在萨顶顶眼中,李涵有自己的追求:“在大家越来越统一的现在,还有人在追求着不统一的状态,很难得。我们曾经是同事,《万物生》的时候大家不看好我,我们就互相做彼此的倾听者。”萨顶顶称李涵为“小豆子”:“那时候我经常给她打电话:‘小豆子,来听我的小样!她不管人在哪儿,都会答应:‘半个小时后,在我家楼下等我。”
因为热爱,一路艰辛都不值一提
李涵与萨顶顶两人的音乐同样是民族融合西方元素,李涵认为自己的风格和萨顶顶并不相似,在技巧上完全不同:“就像人都有两个鼻孔一张嘴,但为什么看起来就是不一样呢?”
现在萨顶顶已闯出名气,李涵很替好友高兴,但并不会因为不如她出名而着急:“音乐不是追名逐利的手段。我是个很真实的人,我曾经有两三年没在歌坛活动,但我总梦到自己在唱歌,我还是放不下。自己说看淡名利是没有用的,如果名利可以让我帮到更多人,或者让中国音乐文化能更好地推进,我是不会拒绝的。”
李涵说,未来她还有跨界打算,想把自己在音乐界打拼20年的经历拍成电影。这么多年,说起来连上大学20年了,“说没有艰辛回忆显然不够真诚”,她希望更多人是因为热爱而从事音乐艺术,不要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因为热爱,这一路的艰辛对她来说都是那么不值一提。“我很开朗,但又很拘谨,我一直游走在体制和自我之间。这就是我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