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词串教学”课题结题大会上,简短的开幕式之后,上了四节“词串教学”的汇报展示课。总体看四节课,异彩纷呈,亮点很多。回想、透视这次活动的全过程,一股教研之新风,崇真务实,朴质感人,发人深省!
“崇真”;即崇尚真的语文;拒绝虚假、虚荣的语文;“务实”,即脚踏实地做、求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拒绝华而不实、浮夸、浮躁,不顾学生学习所得、学习负担过重的语文。
这次活动大会,由哪个学校来办?由谁来执教上课?
南京市玄武区名校、名师众多,但最后承办单位选定了红山小学,由红山小学和孝陵卫中心小学各派两位教师上课。四位执教者中,其中两位是青年教师,教龄才两年多;另两位分别是两所小学的教导主任和副校长。为什么这样选?教研员田红同志有她独特的想法。选定承办单位,特别是执教者,有青年教师,有学校领导,对全局有推动、激励作用。从现场上课的实际效果看,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 经过教者自己的努力和课题同志的帮助,这几堂课把课题组经过三年研究的成果和主要经验都展现出来了,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第二、从与会听课代表的角度来看:听课者与执教者的距离拉近了,大家倍感亲近,认为并没有什么高不可攀之感。大家感到:他们能这样做,我们大家也能够、也应该这样做。
上几节课?上怎样的课?
教师们常常外出学习观摩大师、名师上课。大家发现,所看到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砍头去尾”。一篇教材明明需要两个课时才能上完的(包括随堂的写字练习),一到上公开课,只用一个课时。这不知是为了什么?我们猜想:教者恐怕都是为了把自认为最拿手的一套“看家本领”或“创新成果”展示给大家看。可是,执教者们有没有想过学生的感受?有没有想过与会者的感受?“平时你这样上吗?”“在常态的情况下,到底该怎么上?”“那些学生随堂的书写、练习,难道都可有可无吗?”
这次两个年级的课都是全过程的呈现。这个“全过程”还要特别提示:两个年级的课,“全面达到教学目标。”从识字、写字角度说,更是强调:每堂课书写时间不少于10分钟。第二节课下课前,要默写本课需掌握的生字,并具体提出学生交了默写本才下课。为了“真”“实”,对两个年级的课我们还做了不同的设计。为了具体了解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一年级两节课之后,教师及时批改40位学生默写作业,统计结果,正确率100%。这说明:在特殊的条件下,两节课连上,没有课外负担的条件下,学生真正得到了实惠。为了“真”“实”,四堂课科学地处理了电教媒体的问题,排除了那种不求实效的虚荣之心。所以,在这次课上,除了几处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师还用了传统的识字卡片,它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为了“真”“实”的教学
敢于面对现实,面对当前课改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在这些问题方面“真”下工夫,下“真”工夫。比如,怎样落实修订版“课标”关于“随堂10分钟书写”问题,这是我们考虑的重点之一。这次活动之前,我们早就着重进行了研究。不仅时间要保证10分钟,10分钟之内还要有效、高效。为了取得具体的第一手的资料,课前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骨干教师,进入课堂现场,坐在学生旁边观察,并看着手表记录时间,下课后及时批改、统计。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有了本刊第8期发表的郭晓露老师《“随堂书写”如何有效、高效?》的那些具体的、很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
“词串教学”课题组的同志们通过研究探索,为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词串识字”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而行之有效的经验,这次结题大会是一次集中的汇报。笔者同时感到: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这次大会活动的组办过程中,传递的“崇真”“务实”的教研新风,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研活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陈树民,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小语会原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