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周彦
“开放语文”——这是一个不同于“××语文”的语文命题。丹阳实验小学陆国杰校长和学校语文教师团队,提出了这样一个理念,描绘了一种愿景,并在教学实践中趟出了一条若隐若现的路径。走进丹阳实小,体察“开放语文”,精神不禁为之一振。“某某语文”的热潮已经退去,按理说此时再提出一个类似的命题,即使不是拾人牙慧,也不免落入俗套。但以如此逻辑审度“开放语文”,显然失之偏颇。用心体悟不难发现,“开放语文”的思维方式与精神内核,有着别样的意涵与精彩。
一、 “开放语文”的理解
“开放语文”首先表达了一种对限制与约束的突破,这也是它与“××语文”最大的不同。“××语文”是一种限制,或者说是部分的聚焦、强调与凸显,往往出于某种考虑,关注到语文教学的某些方面(也就忽视了另一些方面),虽也不乏精彩,但也同时落入画地为牢的沼泽。当把“开放语文”作为偏正词组理解时,开放的语文,就不是某某的语文,它就是要突破各种已有的定势,打破“某某”的人为划界,让语文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生动的面貌。所以,开放语文首先是一个完整的语文。
“开放语文”又揭示了一种行动的过程与趋势。把“开放语文”作为动宾短语理解时,就是指要把语文之门打开,把语文教学打开,即如杨九俊先生所说,“要把语文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这无疑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总体方向。我们所面对的各种既有约束与定规太多,它们让语文日益走进了一个逼仄的胡同,“开放语文”就是要在体制、资源、结构、时空、思维等方面,打开一扇扇门。在技术理性的视野中,这也许是一种困扰与混乱,但在复杂性思维的视域中,这却是一个重建混沌的过程。把语文之门打开,教师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而是学生、生活、社会与未来世界的互动与发展。这样的发展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开放语文”也是一个动态的语文。
“开放语文”还阐明了一种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开放语文”的“开放”,指向的是教语文与学语文的人,是人的视野、心灵、思维与精神的开放。这是对语文,对教学,对人性的根本认识。(1)对语文课程而言,就如同“课标”所界定的那样,“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都是对语文课程开放性的体认。(2)就教学活动来说,关注人的自由,就是“关注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要“关注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教学的开放就是还心灵以自由,同时,看到这种无数的潜在可能,就是发展的前提。(3)从人的本质规定来看,未完成与可能性,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空间,“永远未完成”是人的一种基本存在状态。因而人的本体存在状态就是一种开放的架构,是“人之为人”和“人成为人”的基本前提。故而“开放语文”还是一个本然的语文。
这个完整的,动态的,表达了语文本然面貌的语文教育主张,凝聚了人对自由的基本向往,不满足于规律的发现,不满足于生活在必然王国之中,而是向往各种规律的创造性运用,从而向自由王国迈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开放语文”也是重思语文,不仅思考语文在现实的背景条件中能够怎样,而且还要去想象语文的可能模样;不是让大家去复制一个理想语文世界的范本,而是让每个人都创造自己的语文世界,拥有自己的语文生活。
二、 “开放语文”的样态
“开放语文”最大的价值,莫过于重新唤醒了对语文的想象。“开放语文”,就是一种想象力的释放。人的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在今天尤其需要被唤醒。现实的语文,是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初始问题”,也就是在现有的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框架里,去摸索语文教学,如何备课,如何设计,如何进行课堂对话等等。这有合理之处,站在已有的基础上,发展才有可能,但也埋下了隐患。虽说课堂中执教的教师不同,学生不同,课文不同,年段不同,但时空结构与流程基本相同,从学习字词到初读课文,再到精读感悟,有时辅以读写结合,升华主题外加拓展阅读等等,似乎语文教学的研
主题论坛
究,就只能在这样的固有程式中翻来倒去,你和我的不同就在于谁的细节处理得更好。这样的教学舞蹈不仅戴着镣铐,还身处牢笼,发挥的空间极其有限。
“开放语文”,则是一种大模样的语文观,它首先改变的就是初始问题的起点,我们思考的问题,不是语文教育在现有的空间里可以怎样,而是突破这个局限,去想象语文教育的可能模样。为什么语文就一定是现在这副样子?能不能在暮春时节,带着学生来到泗水河畔,谈谈人生,说说理想,师生好像朋友一样?能不能师生一起来到帕夫雷什中学式的果园,看着太阳西沉,看着果树成长,呵护树苗,体会人对自然的爱与向往,再用文字记录下这些心灵的感悟?能不能一支粉笔,在黑板上行云流水,没有鼠标,没有投影,甚至没有答问,没有对话,用滔滔不绝就吸引住学生求知的目光?能不能人手一台上网本,链接世界,人机对话,人际交往,搜集资料,解决问题,你我分享又与世界共享?语文的课堂为什么就只能是现在的样子?为什么预设和设计如此重要?如果就简化为读书、质疑、讨论三件事,又会怎样?现在是用短小的篇目做教材,课外去读长篇,如果反过来,去尝试一下叶圣陶先生的另一种设想,课内读长篇,课外用短篇做补充,又会怎样?
大模样的语文想象,不是在一个既定的框架内去思索,而是回到问题的初始状态,我们有怎样的过去,怎样的现在,又可能有怎样的未来?我们有怎样的教育,怎样的教育目标,怎样的教育理想?不是从教育学主观地去想象所有的事情,而是从全部的社会生活(包括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的多重视角来看教育。举个例子,比如,有人反对信息技术大量使用到语文教学中,认为这样破坏了汉语文虚心涵泳的感觉。可是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是何等快捷,人们对信息技术又是何等依赖,科学家对知识和真理感兴趣,商业又对各种可能的利润感兴趣,而教育是“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任何人、任何领域都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语文教学在铺天盖地的e学习环境中怎生置身事外?所以,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反对必定出现的新问题(即使是信息技术真“破坏”了什么),而是去思考如何对付新问题。没有对未来广阔世界的想象,问题的思索和解决就会钻进牛角尖。
这些大模样的想象有什么用?开放性想象的价值,并不在于能够直接兑现为现实,那不是想象所能允诺的。但是想象是:(1)能够让人看清原初的理想。“我们要培养出怎样的人”在现实中往往会妥协为“我们能培养出怎样的人”。但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是没有未来性的,看清原初的理想,才能坚持理想。(2)能够看到现实的不合理之处,尤其是看清那些原本没有限制,但却人为限定了诸多自由的地方,那些就是需要去超越,需要去努力改造的地方。(3)能够改变自己的眼光,就好像去了峨眉金顶看日出,去了敦煌石窟看壁画,再回来做事,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但胸襟扩大了,眼光深远了。大模样不是功利取向的大小多少,而是境界的深浅与眼光的短长。
三、 “开放语文”的边界
“开放语文”需要有边界意识。“开放语文”也还是课程中的语文,也有一个边界的问题。把课堂打开,并不是取消课堂;把课程打开,也不是取消语文。但是这个边界和我们原本割裂、隔离、限制语文教学的诸多界限又是有区别的,这种边界也是一种大模样的。它至少有这样几点特殊性。
1. 它是模糊的。模糊的边界意味着没有绝对客观的行与不行,可以与不可以,需要考虑具体的教育情境,需要依赖教师具体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比如,我们无法给出一个通行的准则说学科能否整合,因为一些跨学科整合教学实验做得很好的学校,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如果盲目跟风,又会让一些学校衰减原本就薄弱的语文学科成效。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学,都会让这种开放变得很模糊,向哪里开放,如何开放,开放到怎样的程度,都不是那么清晰,都需要具体的对待。也许可以说,实际可见的边界应当转化为一种“边界意识”,这种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边界的模糊性。
2. 它是有张力的。边界的张力就在于立与破之间。今天的语文教学所建立起来的各种限定,在它建立之初,都有着良好意愿的,但是当只剩下限制而没有了解放,就会把道路越走越窄,就会日益失去可贵的自由而不自知。教育的真谛就在于“保持必要的张力”,比如,自由人格与规则意识,民主精神与集中意志,平等观念与贡献意愿,权利主张与义务承诺,是非原则与宽容胸怀……诸如此类相反相成的品质,应当成为教育的成对目标。教育目标只有在成对互补时才是有张力的。“开放语文”的边界也是一样,破与立需要同时存在,一味求新,打破各种界限,那也不是开放,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闭锁。
3. 它是动态的。“开放语文”的边界是动态发展的,有些地方曾经是边界,现在或者已经融入了语文之中,或者划入了其他的领域。比如,过去的读经教育,它与语文学习是融为一体,彼此不分的,也就不存在什么边界问题,但到了今天就要有边界意识,不能混为一谈,有相容也有区别;再比如,信息技术原本与语文并未相交,但随着它浸入社会生活的程度日益加深,它也融入了语文,它们之间的边界也在变化发展。所以,“开放语文”的边界不能用静止不变的目光打量,要考虑时代社会的变化,课程教学的发展。
中国山水画中有一种叫“以大观小”的特点,即并不遵从西方的科学的透视原理,而是观山水如同“人观假山耳”(沈括),不从固定的角度集中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视线流动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自然的内部节奏,从而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这种流动的视线,以大观小的眼光,就是“开放语文”的美学视界,水一般的眼光流转,才能看到局限,才能打破藩篱,才能见出全景,也才能感受到语文的大气象与大模样。
“开放语文”,开始美的徜徉。
(李亮,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小语教研员;
周彦、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