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l Yuan
我们所钟爱的隐居度假,并非是彻底与世隔绝,而是那种暂时的逃遁,离开城市快节奏生活与琐碎工作,享受着只有我想时才与世界主动联系的“半隐居状态”。如此看来,当你读完我们这期的“泰国三岛记”的专题报道——皮皮岛潜水运动、苏梅岛满月派对和普吉岛街市的人潮与声色,尽管缤纷多彩,却依然因为其暂时避世的另一面,而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隐居”。
这次躺在普吉岛的海滩上拜读比尔·波特(Bill·Porter)的作品《空谷幽兰》,一恍惚竟把那飒飒作响的海风声听作了终南山谷间的回鸣。不过,两者又何尝不可融为一体?虽然目的地不同,风光也是迥异,仍然可以分享同一种心境,那种“隐居”式的幽雅与清静。话说,中国大量旅行主题或多或少滥觞于“舶来文化”,即使是当下流行的“农家乐”也继承了意大利乡村旅行的传统,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主题旅行。倘若仔细想来,或许唯独中国“隐居”度假的概念,成为在西方时髦的一种旅行方式。不过,中国式的隐居变为欧美的Getaway后,缩小了苦行、修炼的色彩,放大了避世、休闲、理疗与放逐身心的成分,也让隐居更有了生活味。
念念不忘的是去年在京那巴鲁孤岛上真正的“隐居”,上了岛即与外界失去联络,断了手机信号,仿佛要刻意断了对往日生活的执念。那次旅程,我结识了马来西亚的新朋友Heng,度过了几天与世隔绝的日子后,与她聊起隐居的话题,却被她抢白了话头:想象下鲁滨逊被放逐在无人荒岛,等胡茬慢慢留长,还剩下什么度假的情致?更何况在当下的世界,一天没有手机信号和WIFI信号,都会产生自杀的念头。那一刻,即使京那巴鲁的海水够清澈,山野够清静,整日里悠闲地与虫鸟为伴,但内心深处迫切的与人交流的原始冲动却已然开始隐隐作祟。
当我们深描Heng的想法,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也许,我们所钟爱的隐居度假,并非是彻底与世隔绝,而是那种暂时的逃遁,离开城市快节奏生活与琐碎工作,享受着只有我想时才与世界主动联系的“半隐居状态”。如此看来,当你读完我们这期的“泰国三岛记”的专题报道——皮皮岛潜水运动、苏梅岛满月派对和普吉岛街市的人潮与声色,尽管缤纷多彩,却依然因其暂时避世的另一面,而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隐居”。更何况,我们下榻的普吉岛Avista Hideaway Resort and Spa面朝安达曼海,偏居于普吉岛僻静的海岸线上,与外界的喧嚣保持着很好的一种距离感。与世界恰到好处的距离感,看来是现代人对“隐居”索求的最重要因素。比如当我独自在细腻沙滩上闲兴散步时,结束了一天捕鱼工作的当地渔民,恰到好处地出现在我的镜头中,渔船红蓝色调与天鹅绒般的大海相辅相成。而我则记起了早期探访普吉岛的欧洲探险家们的文字,他们将普吉岛的原著名称为“Chao Nam”,可以建造出小而坚的船只并从容地面对变幻无常的大海,却如同吉普赛人一般对这边肥沃的土地无欲无求。如今,他们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没有文字,也没有宗教信仰,或许大海才是他们真正的家园。
独自一人旅行,有时可以让大脑放空,躺在沙滩上享受难得清闲。有时则能更专业专注于沿途的风光,用相机收下光影与色彩的美轮美奂。Avista Hideaway Resort and Spa殷虹廊厅与葱翠的热带椰林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掩映在竹林中的石佛造像静谧神圣,氤氲在普吉岛飘散着海水味的空气中,而中国味浓郁的Lounge酒吧,红灯笼映照着复古门栏,在深夜里,只有淡淡的Bosa Nova陪伴。
这并不是一个句号,或许有一日我会像毛姆那样,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放逐自己,从普吉岛这个原点出发,像远古的毛利人那样,穿越重洋,在一座座小岛上隐遁下来,与当地人不分彼此地生活在一起。然后,或许我也会写下这样的语句:“太平洋烟波渺茫,浩瀚无垠,水上是一片碧空,群星熠熠……这就是塔希提;在热带雨林中,到处是椰子、甘蔗、香草,还有火山……”
我想,这样的“隐居”旅行,既不唐突,也不无趣,而每个人都会因此,产生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