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研究

2013-04-29 07:49王彩云
经济视角·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吉林省农民

王彩云

摘 要:本文对吉林省农民收入增长现状进行了考察,认为农业生产结构过于单一、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民就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是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吉林省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农民;持续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4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90-03

吉林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吉林省土地面积和人口总量均占全国的2%,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吉林省的粮食总产量仍占全国的5.6%左右。因此,吉林省农村、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都比较好,从整个历史发展看对全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和稳定贡献非常大。然而,吉林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1%,近1400万人从事农业,但这些人只创造了吉林省GDP的20%。吉林省还存在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民增收缓慢等突出问题,制约着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一、吉林省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81元增加到2011年的7509.95元,是1978年的41.49倍,但农民收入增长整体呈现明显波动性态势:1978-1984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收入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18.4%;1985-1991年,农村进入市场化改革阶段,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放开,同时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由于农村经济处于体制转轨阶段,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年均增长率为6.9%,其中1985年、1991年出现负增长;1992-1998年是吉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黄金期,由1992年的807. 41元提高到1998年的2383.6元,年均增长18.8%,起伏波动较大,不稳定性明显展现。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产品加工业效益下滑,出现“新东北现象”,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年农民收入呈负增长。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中央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一号文件中的各项政策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然而2007年以来,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部分抵消了国家政策性转移收入。

二、吉林省农民持续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结构过于单一,收入来源固定化

吉林省的农民收入来源表现为农民收入以农业为主、农业收入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收入以粮食为主。粮食生产成为吉林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结构尚未走出单一化层次。

2009年,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一样玉米产量均在1500万吨以上,经比较: 吉林省农民收入结构与吉林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仍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民人均家庭性收入为3436.75元,比河南省高546.18元,比山东省高307.47元,比黑龙江省高110.06元;吉林省人均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65.26%,河南省同一比重为60.13%,山东省51.14%,黑龙江省63.89%,分别比河南省高5.13%,比山东省高14.12%,比黑龙江省高1.37%;吉林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69.02元,比河南省低752.73元,比山东省低1627.55元,比黑龙江省低222.59元;吉林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16.5%,河南省同一比重为33.74%,山东省40.8%,黑龙江省19.58%,比河南省低17.24%,比山东省低24.3%,比同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也要低3.08%。这种过度依赖农业生产增收的结果,容易受到农产品市场变动的影响,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出现剧烈波动。

(二)土地经营规模过小,机械化受限

土地经营规模的大小成为吉林省农民种植业增收的一大关键因素。2003年,吉林省每户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为1.46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1公顷)(但远低于美国约66公顷的水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地被大量征用,大规模的农场变成了小规模的种植。与此同时,同于规模小而无法使用机械,农业机构化成了一种奢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也得不到广泛应用,人工费用大大增加,以致于农民增收单靠种植业已无太大的空间。从数据上看,近几年来吉林省的玉米种植成本基本维持在0.64-0.72元/公斤左右(美国仅在0.36元/公斤左右)。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加之土地流转速度缓慢,短期内吉林省土地经营规模不会大幅度地增加,也就是说农民的粮食生产不能依靠土地经营规模的有效支撑,农民得不到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制约了农业收入的提高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三)农民的就业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就业困难

目前,吉林省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失衡,三大产业比例不合理,其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而二、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受产业结构限制和影响,三产业就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调。以2003年为例,三产业就业结构分别为:第一产业49.25%,第二产业17.42%,第三产业33.3%。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江苏省高14.63个百分点,比广东省高11.39个百分点,实际上南方一些省市农村劳动力中第一产业比重也较低,比如浙江省在40%以下,上海在30%以下。显然与其它省份相比,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就业所占的比重过大,而非农产业所占比重过小。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如此高,必然引发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同时由于季节差异,农村劳动力剩余时间越来越多,这样较多的人分享有限资源,农民收入水平自然很低。

目前,吉林省农民的科技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还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高要求。首先,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不强,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的不够密切。其次,农业技术人员少,只占农业人口的1.6%,且有些科技人员本身水平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第三,农民接受科技培训的人次过少,又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本身就不高,自然制约着对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吸纳,使他们无论科学种田还是向其他领域转移都有一定难度。因此,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相对较慢。加上购买和租赁房屋支出大,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费用增加等因素综合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居高不下。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条件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的农业生产条件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基础设施建设仍十分滞后,抗旱抗涝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据统计,2004年吉林省有效灌溉面积为11595.2千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32%,在全国14个粮食主产区中位居第10位。其中,机电排灌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29%,在14个粮食主产区中居第8位。由于吉林省有效灌溉面积较少,抵御干旱的能力相对较弱,受灾较重。从1991-2009年,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共4285.3万公顷,其中水灾和旱灾分别为721.8万公顷和2772.5万公顷,受灾面积中旱灾面积居受灾面积之首。虽说灾情与自然气候条件有关,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及基础设施改造,是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必要条件。

同时,目前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满足不了生产发展需要。据统计,2009年全省机械耕地面积430.4万公顷,机耕水平77.8%;机械播种面积334万公顷,机播水平66.8%;机械收获65.27万公顷,机收水平仅13%。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农村用电量不足,说明了农业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条件的薄弱。而农村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有赖于完善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无法支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并将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建议

(一)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今后吉林省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支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此,第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具有劳动力集中、地方特色鲜明的外向型企业,进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创建农业品牌,壮大经营规模。第二,促进现代经营方式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与水平,并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施,进而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的状况,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第三,通过订单农业,引入农民合作互助组织,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而这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所在。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快更稳定地实现农村城镇化目标,就要正确运用国家的扶持政策和资金,加快发展以县城为中心,以农村中心镇为联系的城镇化建设进程,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搞好县镇村三级公益基础设施建设。为此,一要更加注重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兴利除害、开源节流、防洪抗旱并举,加快水利设施建设。二是吉林省是个缺水省份,连续几年的干旱,严重影响了全省粮食的生产和农民生活,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在现有基础上增建、扩建一些大的水利工程,以提高对全省水资源的利用、调节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抗旱排涝的能力。三是要加快吉林省农村公路、电网的建设,降低农电费用,改善生产条件,使先进的生产工具能够完全融入农业生产中,以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空间。

(三)培养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现代意识,增强农民创收能力

首先要更加注重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农民求知意识。由于吉林省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这不仅制约农民的就业选择,而且这种现象若不改变,农业现代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增加投入,培育农民求知意识,是农民观念转化的内在基础。

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养农民的科技意识。由于农民科技素质低下,靠传统经验进行农业生产的习俗严重地阻碍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要对农民进行科学养殖、科学种田等实用技术的教育,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相关的教育,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要以加强市场经济知识教育为重点,让其了解市场经济相关规律和市场经济对农民的要求,从而培育市场意识,使农民学会闯市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总之,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自我发展能力等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进程,也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 那伟.吉林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技,2009,(18):8702-8704.

[2] 孟祥萍、郭庆海.吉林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问题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04):468-472.

[3] 郭剑雄.二元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 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吉林省农民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吉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农民丰收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