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韵如梦

2013-04-29 00:44
收藏参考 2013年9期
关键词:文化

从沉香中萃取的沉香油是香水中最重要的定香剂,在自然界,花香留香时间短,檀香停留时间约20分钟,沉香则更久,因此至今在我们所熟悉的“香奈儿”、“兰蔻”等世界知名香水的顶级品中大都使用沉香油做定香剂。

焚香的作用与乐趣,明代有一位名为屠隆的骚客文人描述最为贴切:“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塌帖,挥尘闲吟,篝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护,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霭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轻读这一段文字,细品之是如何的诗情画意,舒心惬人。

千古文人佳客梦,红袖添香夜读书。“红袖添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隽永而美丽的意象。美人纤纤,素手点香,那一缕暗香直入秉烛夜读书生之情怀,是何等的温馨,何等的风雅,何等的浪漫?又是古代多少寒窗之士的情爱梦寐?

无论琴茶诗书,焚香以伴,其实都是古代文人雅士收敛心情的一道程序。所谓“浮暴粗厉之气不除,则不得平和淡静之性”也。因香有醒脑提神,去浊存清之效,故焚香古来又有养生益寿之说。苏东坡就曾建“息轩”,常在轩中焚香静坐,并题诗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品味中国香文化,单从古代文人墨客的书案上或诗词中仅可窥见一斑,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香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香文化的研究也应从多方入手,涉及一系列课题,如香文化的历史;香料的生产、炮制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工具)的制作与使用;香与宗教;香与各类文化艺术作品等等。

我国的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传孔子在从卫国返回鲁国的途中,于幽谷之中见香兰独茂,不禁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遂停车抚琴,成《漪兰》之曲。孟子曾言:“香为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他不仅喜香,而且阐述了香的道理,认为人们对香的喜爱是形而上的,是人本性的需求。从魏晋时期流行熏衣开始,上流社会就将焚香視为雅事,把爱香当作美名,相沿成习。唐宋以后风潮更胜,不仅是民间,官衙府第也处处用香,甚至接传圣旨和科举考试之时也要专设香案。如果说香品和香具的发展与运用是香文化的外形身躯,那么,儒释道传统文化以及人们对香的心灵感受、认识与鉴赏,则是我国香文化的精神内核。

中国早在秦汉时期,王公贵族已使用沉香熏衣上朝,选吉庆之日用沉香沐体迎神。北宋时期贵族士大夫追求精神生活的极致,倡导了四大闲事,即品香、斗茶、侍花和挂画,是文人雅士培养上流社会文化气质的重要方式。宋人玩味沉香,能用上一生大半的精力去陪伴香烟,把品香上升到哲学层面,用香的品位如何甚至影响到文士圈子对人物品位高低的评价。

如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沉香的价值,享受于香氛所创造的文化氛围之中,历史千金易香的情境再次出现,或许沉香真的如一缕香炷早已融入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呼吸吐纳之中了。

静室焚香,闲中得趣,修身养性。且梦醉沉香,停笔于此,言之所愿,无外乎期望大家留真香一炉,养众生之性,或复兴或传递一种文化——中国香文化。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