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铭
翻阅画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历代仕女图所画的美女全都是单眼皮。于是,我开始思索。单眼皮是蒙古人种的特征之一,其起因是由于上眼睑的上方脂肪较多,形成一道褶襞,将上眼睑盖住。这样看来,古代的汉人是“纯系”的蒙古人种?
秦、汉以前,汉族的血统或许较纯,这从出土的秦俑可以得到证明。秦俑脸宽、鼻扁,而且都有一双单眼皮的凤眼,正是典型的蒙古人种。但是到了晋室东渡之后,汉族的遗传结构就不可能再像秦、汉时那么“纯粹”了。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侵,结果入侵的异族大多被汉族同化,南下避难的汉族又同化了若干南方土著民族。灿烂的大唐文明就是这次民族大融合的结果。
根据族群遗传学,如果无重大外力干扰,在有限的时间内,族群的基因组成维持恒定。对汉族来说,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正是“重大外力干扰”,“干扰”的结果是汉族的遗传结构不可能不发生变化。
民族大融合
这种变化可以从唐代壁画及唐代雕塑看出端倪。壁画和雕塑中都出现了凸鼻凹目的胡人,而且为数相当多。双眼皮也出现了,但似乎未见出现在汉人脸上。双眼皮仍未大量出现可能和这些壁画及雕塑都存在于北方有关。当时北方还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而被北方汉族同化的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应该都是相当“纯粹”的蒙古人种。尽管北方汉族的遗传结构变了,但就眼皮来说,蒙古人种特征之一的单眼皮似乎并未受到多少影响。传世唐代仕女图中的美女都有一双细长的凤眼和单眼皮。这应是反映了当时体质人类学实况,而非仅仅出于审美的考虑。
从民族学的角度看,与其将汉族视为一个民族,不如将其视为一个文化共同体。汉族以共同的表意文字、儒家思想及“天下”观念为凝聚力,将不同方言甚至血缘的族群牢固地凝聚在一起,而成为一个超大民族。在人类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十分罕见。
肖像画的信息
宋代绘画重视写实,题材多样,不避世俗。从宋代的人物画中,应可窥见宋人的体质及形貌。大约从元朝起,文人画家取代了职业画家,成为画坛主流。文人画重视一己心灵感受,不重视所描绘对象是否形似。当文人画横扫画坛的时候,只有肖像画和民间庙墙画未曾受到影响。虽然肖像画家每每被视为画匠,但上自朝廷、下至民间,都需要肖像画家为人写真、传神。从历代传世肖像画中,可以看出许多有趣的信息。
如果查阅古人画像,相信可以得出南、北的单、双眼皮比例。要是和如今的比例相比较,或许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信息。以台湾来说,台湾人的遗传结构显然变了。1949年东渡的150万军民不但为台湾带来了新的文化,也改变了台湾人基因组成。这一历史变局为族群遗传学和人类学、社会学提供了绝佳的研究材料。
南方民族的融入
唐代以后的双眼皮增多可能和西域胡人(属高加索人种)的混入和南方开发有关。唐代大批西域胡人来到中国,不可能不和汉人通婚。另一方面,南方的土著虽属蒙古人种,但混有地中海人(属高加索人种)、矮黑人的血统。过去他们分布至华南(甚至华中),随着汉族向南拓展,有的被同化了,有的向南逃迁。从中南半岛人、马来西亚人及中国南方少数民放身上,应可看出华南原住民的原始形貌。
从秦俑清一色的单眼皮到偶尔出现双眼皮的唐代壁画和雕塑,到宋代以后肖像画的双眼皮增多,这些事实告诉我们:随着民族融合,汉族的遗传结构已一变再变了。
传统审美观的没落
尽管肖像画中的男女人物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但历代仕女图中的美女却无所例外地都是单眼皮。道理很簡单:为人画像,必须忠于事实,但绘制仕女图却无此限制,只要依照约定成俗的审美观,就可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人。历代的审美观并非一成不变,如唐人崇尚浓艳丰肥,明、清崇尚纤弱轻柔,但唯一不变的是:对细长凤眼和单眼皮的偏好。
当举目所见,无论男女无不是单眼皮时,形诸丹青自然不可能出现双眼皮。然而,宋朝以后,将美人画成单眼皮却成为一种程序。程序的形成或出于陈陈相因,或出于长期以北方为文化中心所形成的审美观的制约。总之,在中国人的审美观未被西方的审美观凌越之前,中国人对于美人的认定依旧有自己的标准。
(摘自《青年商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