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2013-04-29 00:44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13年9期

鸣言

@郑强 未来20年,中国人崇拜的将是知识而不是官员。这一点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这个民族对知识的尊重,无以复加。但现在在中国有点钱的人,有点小权的人,哪怕是个科长,也照样可以把大学教授弄得没有尊严。

@晏揚 在北京做石油化工生意的邹焰焰,自称是中央某高官的同学,可以花钱让正厅级官员升副省级,以此骗得受害人王某600万元,被北京市二中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对于此案,人们的兴趣点显然不在于邹焰焰并不高明的骗术,而在于这个买官的“王某”究竟是谁?买官600万元巨款从何而来?对于这些信息,法院讳莫如深。诈骗者受到了法律严惩,而买官者毫发无损,仍安坐在原来的正厅级官位上充当“人民公仆”,这是多么荒诞和可怕的事情!古时有“为尊者讳”,现在难道要为买官者讳吗?

@冯学荣 你认识的人收入比你高、中大奖、挣大钱,你千万不要嫉妒甚至怨恨,你应该高兴,不是为他高兴,而是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他有钱了,就不会找你借钱。同理,小区的搬运工、家政、粉刷匠等小工涨价了,也不要生气,相反,你应该高兴,因为底层老百姓的收入越高,社会治安就越好,你和你家人的人身财产,就越安全。

@赵晓 总结中国历史上的人格类型,多是三种:一曰“顺民”,即逆来顺受、麻木不仁;二曰“暴民”,逼急了老子跟你干,逼上梁山,滥杀无辜;三曰“选民”,不关心世事,骑青牛出函谷关,独善其身。中国历史上最缺的是“公民”——有爱心,有理性,尊重规则,以善胜恶,致力于用爱心和理性建设性地推动社会的更新与进步。

@周新生 我们国人的生活中,生老病死都要求人。生孩子要求人,治病要求人,上学要求人,找工作要求人,调动工作要求人,职务职称晋升要求人,不一而足。求人的主体上至高级官员,下至布衣百姓,大有无人不求人之势。求人的客体是在各个涉及公共利益岗位上掌握着大大小小权力和资源的官员或工作人员。求人者求人,被求者也求人,求人者也是被求者,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壮观的中国式求人图卷。

@周国平 美国企业家是在健全的法治环境里动作,一门心思做企业就是了,做大了,钱多了,闲心油然而生,要折腾比钱曼伟大的事了。高贵是需要闲心的,即一种安宁、从容、自信的心境。中国企业家必须花费大量精力与权力部门周旋。做企业尚且心猿意马,能有闲心做慈善吗?从穷到富易,从富到责难,我们的路长着呢。

@新华视点 南昌、石家庄等城市一度宣告以“限”治堵,遭遇单双号“限行”导致的增加购车、不迭标车辆转移到三四线城市等难题。有专家表示,相比对机动车“一限了之”,提升油品质量、明确低标准燃油退市期限等举措对缓解空气污染更为有效,而且容易实现。

@轩辕鸿鸣 中国:小学累、中学苦,高中拼,大学混。玩耍的年龄被逼学习,学习的年龄只想玩耍。欧美:小学玩,中学混,高中学,大学拼。玩耍的年龄就玩耍,学习的年龄才学习。小、中、高阶段中国学生一般占优,进入大学阶段,欧美学生迅速超越。太看重起点,必将失去终点。

草根

@聚贤德之淋 普通百姓的中国梦:有房住,孩子有书读,病了看得起病,出门不用戴口罩,有干净的水可以用,不用为食品安全担忧,不用为老无所依恐慌,活得有尊严、有安全感,公仆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我们一定要做这样的梦,不管它离我们有多远。不要继续沉默,每个人都是造梦者,只有大家团结,贪官的噩梦才能开始。

@李楠 白天去一居民家采访,大爷大妈65岁了,养了一个39岁的智障闺女,她八个月时脑炎后遗症致智商一直在两岁小孩水平。几年前老两口给闺女找一丈夫,生了孩子,后女婿回家,很少过来。老两口坚持抚养闺女和外孙。面对健康的外孙,老两口脸上是微笑,他们不再担心将来走后,谁来管他们的闺女,这是父爱和母爱。

@秋风 有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40年龄段的旅客,头等舱的往往在看书,公务舱的大多看杂志或者办公,在经济舱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的人都在玩手机。

@一毛不拔大师 我有位事业很成功的女性朋友,婚前对老公说:“我要离婚我净身出户,你要离婚你净下身出户。”他们的婚姻到目前为止很幸福。

@豪言多多 这个世界上,粗暴是大多数普通人对待他人的方式,我们被粗暴地对待,然后又粗暴地对待别人,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循环。在冷酷和粗暴的世界里,用自己温柔的方式生存下去的人。是了不起的人。

@灯下字白 记得去年过年上小学的堂弟跑过来炫耀98分的语文试卷,唯一一道错题是:你为什么喜欢秋天?堂弟答:因为我出生在秋天。这个答案居然错了。堂弟说:正确答案是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中国式教育是,学生喜欢的东西都能给出你的标准答案。

碎片

@琢磨先生 每次出门旅游,都带一大箱行李,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原因就是:可能用得着呢。可是旅游回来,很多东西连动都没动。人生的旅程大抵也是如此,你拼命学了一大堆没用的知识,低三下四地结交了一大群你不喜欢的人,你大约心里也在想:可能用得着呢。我想或许人的成熟,就是更懂得自己,而逐渐学会了删减吧。

@沫沫 一个人有多少内涵,其实和看过多少书、看怎样的书有直接联系。如果一直不念书,到你需要的那刻,你会发现,你张开嘴,却说不出一句像样的话,只是展开了你苍白而空无一物的思想。做人不能缺少技能,却更不能没有智慧。

@翠微摇 如果你是正确的,不要过多地争辩,把对方逼上绝路,也就断了自己的退路;如果你是优秀的,不要肆意地卖弄,别人会在你的做法中远离;如果你是痛苦的,不要逢人就倾诉,谁都有自己的烦恼,莫把朋友演绎成了陌路;如果你是寂寞的,那就在孤独中慢慢沉淀自己,人生本就植根于寂寞的土壤里。

@李嘉欣 弟子问师父:“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师父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张怡筠 我发现,大多数人的压力,来自不假思索地跟着大部队走。大部队说,要先有钱才能有面子,于是终日焦虑财富不够,忘了品味生活;大部队也说,要有房子才能幸福结婚,于是看人先看房产,忘了让爱情丰产。其实大部队只是低头急促向前走,不负责你我是否真的快活。聪明的人读懂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罂粟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