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采夫
关于灵魂的焦灼,相信困扰着几乎所有国人。崇尚自由的人焦虑,信基督的人痛苦,信孔子的人也痛苦,信传统因果报应的人更是绝望,什么都不信的人反倒是有福的。在这个时代,你要么做一个饕餮者,要么做一个麻木者,否则都躲不过痛苦。
在中国的城乡游历时,街巷市井之间,常见有人感慨:“现在的人心咋这么坏啊?”话糙理端,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得超出预言家的想象,在权力示范效应下,对天、地、神、圣人、历史的敬畏,几乎消失殆尽。安身立命的道德感找不到,应该移植的制度踪迹不见,嫁接的道德体系缺少生命力,普通百姓朴素的报应观念也被摧毁,那份维系社会与人心的内在秩序感正在崩盘。这是最可怕的情景,也是诸多社会灾难事件的内在根源,否则你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敢把有毒的污水注入千米的地下,断绝百年之后自家子孙最后的活命之路。
我的母亲文化程度不高而多愁善感,大半生内心痛苦不已,后来信仰基督教,在家乡小城郊外的教堂里日夜祷告,并坚持对父亲和我布道,为的是使我们改信基督(我们家的“宗教战争”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十来年时间,我亲眼看着母亲所在的乡村教堂由十余间平房、百来个信徒,发展到信徒数以千计,并建成一座拥有千人席位的大教堂。母亲把教堂当做真正的家,她对我形容那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我的记忆里,这八个字是历史课本上对一个政治清明的朝代的最高评价。
这个国度里普通的人们,他们左顾右盼,只为给自己的信念找一个存放的地方,让自己心里感到幸福,不凄苦,不孤寂。虽然世道如此,本应是行为示范者的又“纲常大坏”,我希望,所有人都在自己心里点上一盏小灯,找到那个小小的太阳,既给自己以慰藉,也照亮周围,不要麻木地行走在这世上,不要走得那么匆忙,不要把自己的灵魂都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