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披着狼皮的羊

2013-04-29 00:44丁满
新作文·中学生适读 2013年9期
关键词:指指点点青春文学郭敬明

丁满

“新”青春文学早已不再新。如果想要知道这股“青春文学”之风是从何时吹起的,那可能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从时效性上来讲,“青春文学”无论是书籍还是其衍生而出的电影,都是极受环境影响的,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几乎每一个时代热播或者热映的影视文学作品都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是在消费青春,只是近几年,我们才把这个观点提炼出来而已。比如小说《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裂成的》,比如电影《洪湖赤卫队》《闪闪的红星》等,很多老一辈人每次看的时候都热泪盈眶,因为这是那个年代的青春。所以说,青春文学的概念早已不是未出阁的大姑娘了。

“新”青春文艺确实还很新。它的“新”体现在了这个时代赋予它的全新外壳上,而这个全新的外壳就是产业化和市场化。早在青春文学进入电影市场大肆吸金之前,“青春文学”作品就已经在中国出版物市场和网络文学市场上占据了颇为可观的份额。从1998年《萌芽》杂志举办的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起,商业化已经是不可回避的发展大方向。顺着这个方向望下去,你可以看到耀人眼目的物质利益和随之而来的千夫所指。一组数据可以让你直观了解青春文学的商业化之路走得是多么顺畅:据统计,通过新概念作文大赛踏上职业作家之路的人超过500名,他们的作品累计销售近2000万册。如今已成为著名作家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人,都是从这一主要面向高中生的作文比赛中脱颖而出,并用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不计其数的青少年。而中国青年文学创作界的首富郭敬明,对于青春文化产业更是有非常现实而直白的表述:“我的公司每年创造几亿码洋,我交的税,上海的街道、地铁、林荫道都能看到我的贡献。我维护着手下的60多名员工不至失业,我让我的作家们生活得更好。”这些不争的事实都在昭示着“青春文学”这门“生意”做得有多么火热。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于“商业化”的态度一直是暧昧不明的,迫切渴望,又本能鄙视。所以,当面对异军突起的商业化“青春文学”时,就会出现看不惯的人来指指点点,而指指点点的关键在于物质与文学本性的冲突。在《小时代1》上映之后,《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评论,指责郭的小说“幼稚浅薄、沽名钓誉”,“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向世俗和世故下倾”。而在我看来,这似乎有点矫枉过正了。这个时代的青春本就无法避免与丰富的物质挂钩。也许,青春还有理想,青春还有单纯,或者青春还有别的什么。但是想要完成理想,想要保持单纯,或者想要为你的青春做些什么,没有物质的保证,一切都是空谈。这就是这个时代青春的无奈与悲哀。

我从不否认我不喜欢看郭的小说,对于其他青春文学也抱有不太感冒的态度,但我想这态度只是因为我已经过了青春期,变得现实而平庸起来。但我也清楚地知道,在这些饱受批评的青春文学背后,其实是一颗颗被这个社会,被残酷的现实所折磨、所刺激过的内心。对待这样阶段性的青春文学,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怀有一颗宽容的心呢?不要老拿文学性说事,文学就是人学,难道不是吗?

年轻人写年轻人的故事和情感,这种模式让本就一片干渴的青少年阅读群体得到了“甘霖”。虽然青春文学从伊始就遭遇了诸如“内容苍白、拜物拜金”等不断的批评声,但强大的市场召唤力和一个又一个的销售神话,最终造就了青春文学产业化的整个流程。这是所有人无法回避与阻挡的。这是历史的潮流。

猜你喜欢
指指点点青春文学郭敬明
石窟
石窟
现实(外一首)
“80”“90”后作家笔下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
反击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青春文学分析
关于郭敬明的一封家书
郭敬明就像是一个便秘患者
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问题和解决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