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尊重学生,遵循学习规律,挖掘文本的潜在意义,抓住文章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作为切入点,课堂就会简洁凝炼,教学效率也会因此大大提高。
关键词:尊重规律;切入点;课堂效率
如何精心构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既抓教育质量,又能推进教育转轨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是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很多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我们在一堂具体的课文教学中若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教学文本的自身特征和教学的实际情景,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选取一种或几种教学切入点,作为有限的突破口和横断面,以达成教学过程的实施。并以此为抓手,将课文、教师、学生这些课堂教学因素整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追求“简简单单教語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抓住文章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作为切入点,课堂就会简洁凝炼,教学效率也会因此大大提高。
一、从课题中找题眼
不少课题都是文章的眼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这些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如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上课伊始,我围绕这个“点”引导学生提问:看了课题,你想到什么?学生静心读题,用心揣摩,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带着问题,主动走进文本,积极探究,结果用一课时的时间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此外,像《半截蜡烛》《番茄太阳》等课题都是贯穿全文,道出全篇的眼点,我们在教学中都可以将它们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二、从关键性词语中切入
以关键语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课堂上以关键语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一位教师在教学《少年王冕》这一课时,以“你从哪些词句读出少年王冕是个勤奋学习,孝敬母亲的孩子?”为切入点,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2-4自然段,边默读边圈画出关键词句。当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时,学生一下子就交流到“王冕得到了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留给母亲,体会到王冕孝敬母亲……”教师实时指导:王冕还舍不得什么?“王冕舍不得花钱买点心。”“王冕又舍得什么?”“买书”……
这位教师让我们看到他善于钻研教材,在正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潜心挖掘走进文本的切入点,精心设计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两个“舍不得”、一个“舍得”,整合在一起,比照着理解,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学习的形象,活脱脱地站在学生面前,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教者高屋建瓴,对重点词语进行整合,帮助学生选准解读的突破点。
三、从段落中抓关键句
我们平常所说的“长文短教”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选准切入口,很好地解决重难点问题,这样,师生才能以较少的精力,获得较高的效益。
比如教学《秦兵马俑》一文,不少教师都能从“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又具有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入手,引导学生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再围绕课文的两个重点——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导学生抓住具体描写这两个方面的段落反复品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课文。这样以点带面的引领,不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把解读引向深刻,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从全文中抓关键段落
我们教师对教材大胆取舍抓重点段落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也是精讲提效的方法。如数学《月光启蒙》一文,在学生静心品读课文后,让其谈阅读感受,“你最喜欢唱歌、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中的哪部分?”谈及作者从中受到什么启蒙,在学生说出个性化的答案后,牵出文章的“抓手”,课文的中心段(末段),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课堂结构一咏三叹。
只要找准了它的“切入点”,就抓住了全文的“神经中枢”,这样的语文课才是耐听、耐品、有韵味的课。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苏格拉底说“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因此,我们必须摈弃面面俱到的分析,略去穷追不舍的逼问,尊重学生,遵循学习规律,挖掘文本的潜在意义,抓住切入点,设计一条引导学生能主动学习又能达到既定目标的简捷路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高效的。
参考文献:
[1]林德公.抓好提高自然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入点[J].江苏教育,1997(1).
[2]谢梅红.选好阅读教学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B,2012(6):147.
[3]杨晓波.大中小把握音乐欣赏教学的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音乐天地,2011(3).
(作者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前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