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青岛

2013-04-29 14:48邢帆
中国信息化 2013年13期
关键词:计算中心灾备容灾

邢帆

古书中对于云中城市的描述只是蒙古高原上的第一座史载城市,是一座使用时间长达九百余年的古城,终被历史的潮水所淹没,成为了瓦砾与废墟,甚至无法完全还原其原貌。而童话故事中对飘在云中的城市描绘也只是想象和憧憬。今天这幻化中的迷人镜像就出现在我们身边,美丽的青岛化身为一座云城。2012年9月起青岛利用新一代虚拟化技术整合原有分散的存储系统作为核心存储层,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同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超过120公里的双活容灾数据中心。采用云计算转型IT架构,极大地提高了青岛市电子政务的服务能力。

一切落实在城市

据介绍,依托政务云计算中心,青岛市统筹建设并整合了200多项部门专有业务系统及其网站、数据库,建成深化了全市统一的网上办公、审批、执法、信息公开等共性电子政务应用平台,促进了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办事。

近年来,青岛市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其中网上办公已在市、区(市)、街道(镇)三级机关全面普及,涵盖公文办理、会议活动(视频会议)、信息处理、督查考核、建议提案、档案管理等20多项业务。2012年青岛市网上公文信息流转量就达1965万件次,网上公文流转目前已延伸到全市80%以上的社区(村),不再需要街道(镇)工作人员送纸质文件到社区(村)。通过统筹整合,依托政务云计算中心,青岛市已节约全市信息化建设资金4亿多元,每年还可节省运行维护费3000多万元,而且电子政务系统的运算速度和灾备能力大幅提高。按照青岛市电子政务统筹整合的要求,新增电子政务项目将纳入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统一规划建设,部门原有建设项目将纳入逐步迁移到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统一运行维护;电子政务核心应用和部门专有应用通过统一灾备系统进行容灾备份,以降低电子政务成本,提高各部门系统建设运行管理专业化水平,实现部门间业务高度互联协同和资源共享,通过技术资源整合共享,进一步强化核心技术体系的保障和服务能力,巩固集约化发展模式。

根据青岛市“十二五”电子政务规划及部门信息化应用需求,青岛市统筹规划建设了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和灾备中心,为各部门提供软件、硬件、应用等服务资源,能够承载70%以上部门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运行维护。

青岛市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艳介绍,从效率提高的角度来说,在虚拟化环境下,资源配置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20分钟。从业务连续性的角度来说,双活数据中心极大地提高了青岛政务云信息基础架构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保证了应用的业务连续性。同时,通过云计算架构实现了工厂资源集中管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极大地降低了管理和运维成本。

仔细观察发现,在资源整合设计中,平台资源虚拟化,主要利用虚拟化资源管理中心云门户管理平台将操作系统、标准中间件、业务抽象中间件等做成文件镜像并打包,放置于云内基础软件资源池中。各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系统对资源的需求,通过云门户申请硬件资源和相应的操作系统、中间件等软件资源,完成业务系统的快速、灵活部署。根据各部门反馈的平台共享需求,此部门只需新增部分标准中间件以及扩容各种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应用虚拟化的实现主要通过在原有集群或者负载的基础上,添加和扩充更多的虚拟接点来平衡应用负载,从而扩展应用虚拟机资源。基础设施的虚拟化,包括网络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

与云的约定

十几年来,青岛市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和集约化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与“云”理念不谋而合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电子政务共享平台承载着全市机关的网上办公、审批、执法、公共服务等十几种共性信息化应用系统和200多项部门专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创造了令全国同行瞩目的“青岛模式”。但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计算、存储等资源按物理设备分配,利用率低,灵活性差,扩容困难。特别是落后的灾备系统使全市机关的业务运行面临巨大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青岛市决心建设云计算与容灾一体化平台。选择了EMC VMAX 10K建设集中的分级存储资源池,支撑所有应用;并选择EMC VPLEX在100多公里的距离建立容灾双活数据中心,利用虚拟化实现了资源整合与利用。

张艳介绍,青岛市云计算与容灾一体化平台于2012年9月建成,目前已经迁入并支撑运行电子政务项目80余个。平台采用“两地三中心”的模式实现:通过网络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构建了全国首例城际间直线距离达120公里的容灾双活云计算中心,实现对两地数据中心的资源统一调度、应用自动漂移和系统异地灾备。

中国早期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由于很多应用是从中央部门到地方部门垂直管理和建设的,在地方政府的层面,形成了众多分散、独立的系统,不利于软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青岛市的范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利用云计算平台整合多个部门的软硬件资源和应用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动态分配,提高了基础架构的连续服务能力,降低了管理和运维成本。

青岛市云计算与容灾一体化最大的特点是集容灾与双活为一体。利用“EMC VPLEX”的metro技术,在青岛、莱西两地构建了两个数据中心,可以实现同步提供应用服务,确保了业务的不间断性,又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存储层采用了EMC VMAX 10K构建集中的分级存储系统,可以集中管理、动态分配存储资源,提高了利用率,大大地简化了存储资源的管理。把所有应用的数据都同时存储在两个数据中心的VMAX 10K上,也有利于进行集中的数据备份和保护。

经过测试验证,将应用从一个数据中心停机时,在1分钟内应用在另一个数据中心自动重启,不需要人工干预。如果按照传统的灾备数据中心模式,需要经过存储切换、服务识别存储、应用重启几个环节,至少需要1小时。业务连续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云计算与容灾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为青岛市市机关提供了更加灵活、更高性能、更高可靠性和更加丰富的IT服务,进一步提高了青岛市电子政务的集约化水平和统筹整合能力,为建设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服务型政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计算中心灾备容灾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发布
面向反应堆设计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及应用
腾讯云首个5G边缘计算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关于建筑企业容灾备份系统方案的探讨
基于中兴软交换的电力通信网络容灾系统建设
企业级信息系统应用级灾备建设与应用
轨道交通清分系统灾备升级方案研究
基于数据容灾技术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深蓝云海“云灾备”正式上线
西部最大规模云计算中心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