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四十年间重点高校建设的政策演变及背景分析

2013-04-29 17:14史琪
网友世界 2013年23期

【摘 要】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十分重视重点高校的建设。此一阶段,在不同时期,国家均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重点高校的发展。文章对该一阶段不同时期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政策出台的背景。

【关键词】重点高校建设政策;政策演变;政策演变背景分析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系列重点高校政策的出台,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国重点高校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动力,推动了重点高校建设迈上了一个个新台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对于这一阶段不同时期重点高校建设政策及相关出台背景的研究,有利于把握相关政策演变的规律,了解这一阶段我国重点高校建设政策演变的特点。

一、重点高校初步建设和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至“文革”前夕)

(一)重点高校的确定

1954年12月5日,高等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将全国重点高校数由原来的6所扩大为16所[2]。1960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将全国重点高校的数量增加到64所,此后于1963年又增加了4所,共计68所[3]。

(二)相关背景分析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各方面的资源有限,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需要进行整体规划,集中各方面的资源,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高校进行重点建设。这些高校要在“贯彻中央所规定的方针政策,学习苏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加强行政管理等方面先走一步,取得经验,由高等教育部及时总结推广,以带动其他学校共同前进”[4]。

1958年9月,伴随着《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的颁布,教育大革命正式开始。全国各地采用群众运动方式“大办高等学校”,致使全国高校数量猛增,超过了国家经济和学校条件的负担能力。面对这一情况,国家于1959年增加了全国重点高校的数量,以“指定少数学校,采取措施,着重提高教育质量”,从而保证“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又防止因为平均使用力量招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一部分学校能培养较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干部和理论工作干部,更有力地提高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水平”[5]。到了1960年,面对两年来高校大量增加,中央对于原定重点高校的数量感到太少,为更有力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支援新建高校的工作,决定再增加一批全国重点高校,以实现集中较大力量办好全国重点高校的目标。1961年4月,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导下,中央转批了教育部《关于审定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发展规模和专业设置的报告》。

二、重点高校的恢复时期(“文革”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

(一)重点高校发展的基本情况

“文革”期间,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破坏。1970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政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重点高校被撤销[6]。1977年7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时作出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批示:“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同年8月8日,他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点应该定下来。重点大学,都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承担科研的任务”[7]。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指示,使得重点高校得以恢复。从1978年到1979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相继得到恢复,5所农业院校新列为全国重点高校。截至1981年年底,全国重点高校数共计达96所[8]。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在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校的报告》中指出:“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校是一项战略性措施。对于推动教育战线的整体工作,迅速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尽快改变教育事业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严重不相适应的状况,是完全必要的。”而在其附件《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意见》中则指出“全国重点高校要带动一般院校共同前进,一般院校要推动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向更高的水平发展。重点带动一般,一般促重点,相互提高,加速发展”[9]。这些观点的提出赋予了我国重点高校建设新的内涵和发展路径。

(二)相关背景分析

“文化大革命”结束,邓小平同志复出并自告奋勇抓教育与科技,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重点高校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从培养和选拔人才,造就一支知识分子队伍的角度。他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需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10]。”而他们必须依靠教育来培养和造就。如何来抓教育而达到这一目标呢?他主张“两条腿走路——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其中“注意提高”的涵义,就是要“抓一批重点高校”。

第二,从高等学校要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的角度。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一论断十分准确、生动、形象地揭示了高校在科研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他認为,“随着高等院校的整顿,学生质量的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会逐步增强,科研的任务还要加重”,“重点大学都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科研的任务”,“朝这个方向走,我们的科学事业的发展就可以快一些”[11]。

三、重点高校建设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

(一)“835建言”的提出

1983年5月,教育部在武汉东湖召开高教工作会议,讨论如何尽快发展我国的高教事业。5月15日,与会的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和浙江大学名誉校长刘丹、天津大学名誉校长李曙森、大连工学院名誉院长屈伯川在听取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关于调整改革和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若干问题》的报告后,共同讨论并起草了一份给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建议书,即《关于将50所左右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议》,史称“835建言”。建议书一方面指出当时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已出现“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趋向”,并认为“这些趋向对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是有好处的,是符合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另一方面,建议“从全国七百余所高等院校中,选出五十所左右基础较好、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较高、规模也较大的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建设的战略重点,并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今后五年内,在经常教育经费外,对这五十所左右的大学,由中央另增加重点投资五十亿元”[12]。

四天后,即5月19日,匡亚明在武汉专门给邓小平同志写信,信中指出”目前我国整个教育投资和经济建设投资不相适应,尤其是高等教育上不去,满足不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对科学技术力量,特别是高级科技骨干力量的需要。这种情况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加以解决,到90年代势必更为严重”。信中陈述了四位名誉校长的建议,“选定顺应现代科学技术与高教发展趋势的50所左右高等学校,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集中投资,争取1990年前建成为高水平的多科性、综合性大学的建议,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各大学经常不安定状态,建立稳定的教学和科研秩序(即两个中心),以带动整个高教战线稳步发展,培养以后十年以至2001年后长期间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人材”[13]。

四位老教育家的建议和匡亚明的信引起了邓小平以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5月24日,邓小平批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请当时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领导同志“考虑”,“提出意见在书记处讨论”。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经过研究,采纳了四位老教育家的建议。1984年,国家拿出5个亿,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5所高校重点投资,并列入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得到通过,其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重大任务”,同时提出“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学校,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14]。

(二)相关背景分析

从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在这10年动乱中,高等学校作为重灾区,受到了重创,贻误了许多发展的良机。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抓教育和科技,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一批重点高校”等重要思想,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使高等教育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835建言”的提出和匡亚明给鄧小平同志的信件,充分反映了匡亚明等老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和高度责任感,也是他们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好一批重点高校的思想指导下,经过深思熟虑的产物。它们最终为中央领导所采纳,又体现了党中央领导集思广益、民主、英明决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2][3][4][5][6][8][9]《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4)[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330-336.

[7][1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5-66,15-16,62.

[12][13]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匡亚明教育文选[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82-287.

[1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5-6.

作者简介:史琪(1986—),女,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