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首次对外发布《东海区海洋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继今年5月《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后,我国首部区域性海洋经济发展报告。目的是希望通过对东海区海洋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现状和特点的客观介绍,以及对国家和东海区各地现有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产业指导的政策措施的汇集,更好地服务和引导东海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东海区海洋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本刊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了部分摘录与解读。
东海海洋经济年均增长率15.8%
近年来,海洋经济作为东海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据该报告显示,2012年东海区海洋生产总值约为20549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41%,占东海区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6%,较2006年增加了141.6%,年均增长率为15.8%。2006年至2012年,东海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15%以上,2012年达到16%。海洋经济已成为东海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按照以陆定海、陆海联动的基本原则,东海区海洋经济布局不断优化,已形成以长三角为核心、以沿海产业带为轴线、三省一市各具特色的总体经济发展格局。
四大支柱产业实力日益增强
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船舶工业是东海区主要海洋产业中的四大支柱产业,产业实力日益增强。2012年,东海区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8020亿元,占全国的39%,其中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渔业增长尤为明显。
海洋渔业在东海区沿海均有分布,是用海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海洋产业。2012年,东海区海洋渔业增加值为1093亿元,约占同期全国的30%,较2006年增长了110%。
东海区海洋交通运输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长三角和东南沿海两大港口群。2012年东海区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为2074亿元,占全国的43%,较2006年增加了106.5%。
滨海旅游业逐步实现了从中低端旅游向高端旅游迈进,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发展,从传统的旅游方式向现代的旅游方式转变。2012年,东海区实现滨海旅游业增加值3277亿元,占全国的47%,与2006年比较增加了155.4%。
在全球船舶工业向高端化、大型化发展的背景下,东海区海洋船舶工业提高高端船舶、大型船舶、特种船舶的产品比重,加强对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特种工程船舶、豪华客滚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研发力度,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2011年东海区海洋船舶造船完工量达5337万综合吨,占全国海洋船舶造船完工量的73%,为我国海洋船舶工业渡过国际金融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
海洋科技不断在高技术领域突破
在海洋科研能力和应用方面,东海区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上海在先进海洋装备及高附加值船舶制造能力方面全国领先。江苏产学研创新基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海洋风电等应用科技水平大幅提升。浙江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海水淡化技术方面具有领先水平,海洋科研投入不断增长,研发投入占海洋生产总值的1.9%。福建省在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海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通过海洋科技创新,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