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复仇》是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一部新现实主义著作。作者以沉重的笔调讲述了主人公因不堪承受责任的重压而遭遇了命运的捉弄的故事。小说的结构设计十分有趣,叙述手法巧妙。小说作者通过对故事主人公的遭遇进行剖析,试图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建构对人生的态度。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 《复仇》 责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被中国作家苏童称为“心灵的写手”的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尽管进入耄耋之年,依然佳作频仍。2010年10月,米弗林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十一部小说——《复仇》(Nemesis)。2011年5月,菲利普·罗斯因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获得了英国“布克国际文学奖”,进一步引发了世界文坛对他的关注,也同样激起了读者和书评家对其新作《复仇》的热议。“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瑞克·格考斯基(Rick Gekoski)说:“……51年之后,78岁的罗斯推出了新作《复仇》,同样精彩,同样奇妙……试问,有哪个作家能够在跨越了半个世纪后,依然写出这样的杰作?”英国《卫报》书评认为“《复仇》是罗斯继《凡人》之后又一部能够引发读者长久兴趣的杰作”。
从“美国三部曲”开始,罗斯尝试着将作品的创作背景放到了当代美国社会和历史之中,对美国的文化和历史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解读,把文学创作关注的焦点从美国犹太人的思想困惑和生存困境扩展到个人命运与社会、政治、历史的联系。《复仇》就是一部融合了美国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新现实主义力作。
和2008年的作品《愤怒》一样,《复仇》描绘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描绘了历史的滚滚车轮以不可逆挡之势碾过了一个坚强的年轻人的生活。小说的主人公不再是那个出现在罗斯多部小说里有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并且十分健谈的作家祖克曼,而是一位平凡的、极富责任心的体育老师。23岁的巴基·坎特因为视力的原因失去了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参军的机会。外祖父所灌输给他的责任感让巴基对此耿耿于怀,也常常因为不能报效国家心生内疚。1944年的夏天,巴基在Weequalic社区做运动指导员。在孩子们的眼中,他“完全就是一位英雄,让人崇拜的,能够给他们带来保护的一位大哥哥”。当小儿麻痹症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时,巴基的责任感开始膨胀了:“这也是一场战役,一场充满了屠杀、破坏、浪费和诅咒的战役,一场会给纽瓦克市的孩子们带来毁灭的战役”。
和罗斯的作品《反美阴谋》一样,《复仇》让人们又想起了那个二战时期的纽瓦克市,一个犹太人聚集的地方。人们的生活突然被恐惧打乱了,不过这一次罪魁祸首不是反犹太主义的浪潮而是小儿麻痹症。那时候,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的;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受到了恐慌而不愿意让孩子到操场参加体育活动了。有钱的人家都纷纷把孩子送到了气候凉爽而且远离瘟疫多发区的印第安山的夏令营去了,巴基的女友玛西亚就在那里工作。瘟疫开始之后,巴基仍然坚持带领孩子们在运动场上锻炼。责任感和良知告诉他应该帮助孩子们勇敢地面对瘟疫,战胜困难。但他的努力似乎有些徒然。来上课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少,而染病的孩子却越来越多。玛西亚对身处疫区的巴基十分担心,恳求他辞掉工作离开Weequalic。巴基一开始拒绝了玛西亚。瘟疫这时却像脱缰的野马,肆虐地侵蚀着孩子们的健康,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新闻中的战况报道也变成了每日疫情报告。巴基开始感到了恐惧,一时冲动地答应了玛西亚,愿意离开纽瓦克去印第安山的夏令营工作。在远离了瘟疫,远离了恐惧的印第安山的夏令营,巴基的确过了几天平静幸福的日子。夏令营里的孩子让巴基时时想起他那感染瘟疫而死去的学生。道德和良知让巴基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然而,复仇女神似乎和他如影随形,不久夏令营中也逐渐地出现了感染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巴基怀疑是自己把病菌带入了夏令营,他决定去检查一下看是否自己感染了病毒。正如他所怀疑的那样,检查结果表明他是个病毒的携带者。感染后的巴基被送往了医院接受治疗。自此,巴基开始陷入了无尽的自责和负疚之中,他认为是自己把病毒传播给了操场上的孩子,印第安山夏令營的学员以及玛西亚的妹妹。病愈后的巴基再也无法参与他那钟爱的体育活动了,而只能拄着双拐艰难地行走。最终,背负着沉重的道德枷锁和心理负担的巴基离开了家乡,靠着一份在邮政所中的工作孤寂地度过了余生。
巴基和罗斯的小说《愤怒》中的主人公马库斯有些相似,他们都有许多人性上的优点。和罗斯许多作品中的主人公不同的是,巴基并没有在传统和反叛之间挣扎。罗斯在采访中曾经说过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对另一部作品的回应。在《波特诺的怨诉》中他刻画了一个极力推卸放弃责任的人物形象,而《复仇》中的巴基则变成了一个极具责任心的正面人物,甚至有评论家称,巴基是罗斯塑造的所有人物形象中绝无仅有的一个,可以用“高尚”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他。巴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放弃了抚养的责任而把他丢给了外祖父。也许受此影响,巴基从小就学会让自己坚强。巴基的外祖父经常教育他要有责任心,“要像男人一样坚强,像犹太人一样有毅力”。因此,当巴基未能如愿和朋友一起参军时,责任心让他感到不能报效国家是他的耻辱,因此他“不愿被人看见穿着便装走在大街上”。当小儿麻痹症爆发时,他认为瘟疫也是一场战斗,他已经失去了在欧洲战场作战的机遇,不愿再次失去一次作战的机会,他认为自己有责任让孩子克服对瘟疫的恐惧,带领孩子们通过运动远离瘟疫。在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而瘫痪之后,他不愿意拖累女友玛西亚,责任心又让他放弃了他深爱的女人,因为“她应该嫁给一个正常人”。责任成就了巴基。正是因为他的良知和责任使得他受到了孩子们的爱戴和家长们的欢迎,使他得到了玛西亚的执着的爱恋,得到了玛西亚家人的喜欢,甚至玛西亚的爸爸都答应了他和自己女儿的订婚。同样,责任也毁灭了他。责任让巴基把一切的悲剧都归咎于自己放弃了对孩子们的责任和背叛了自己的信念。从此,巴基的生活就陷入了无尽的自责和负疚之中。巴基的生活充满了悲剧性,或者毋宁说他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是什么使得这么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的生活充满了压力呢?也许玛西亚对巴基的责骂给出了很好的解答:“你觉得你的双腿麻痹了,事实上真正麻痹的是你的精神”。当巴基面对瘟疫而又无能为力之时,过度的责任感让他承担了太多的压力,甚至击垮了他的精神,就像玛西亚的父亲所预言的那样,“错置的责任感会使人变得虚弱”。
罗斯试图通过他的作品来引导读者思考当面对灾难(比如战争,瘟疫)时,人类该怎么去面对,怎么去回应?正如书中所言,“人的一生充满了偶然性,偶然就是残酷的意外事件”。当上帝给人类带来了瘟疫之时,人类要正确地面对,因为一个人的态度和选择都会给他的命运带来致命的影响。在故事的结尾部分,叙述者把自己和巴基,一位没落的昔日英雄,做了对比。患病康复后的巴基成了一个背井离乡之人。而同样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叙述者阿尼的生活却很精彩。尽管悲剧主要不是巴基造成的,他却一直为此深深自责并固执地接受生活对自己的惩罚,同时也不忘记叫嚷着对上帝的不满和诅咒。
小说的名字来自于希腊神话故事。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复仇女神是报复之神,是对那些过分狂妄之人(对上帝傲慢和不敬的人)实施天罚的女神。巴基的复仇女神是谁呢?直到故事快要结尾时,罗斯才通过叙述者阿尼·梅斯尼科夫告诉读者真正的悲剧不是战争、不是瘟疫,而是巴基那与生俱来的偏执的责任感和良知。巴基对责任和良知的偏执蒙蔽了他的双眼。他看不到问题所在,而把一切都归咎于上帝。他认为上帝如此愚蠢而又残酷地对待子民,怎能祈求能从他那里得到宽恕呢?也许是因为对上帝的怨愤使得复仇女神如约而至,实施了天罚,给他戴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所以复仇之战不是巴基和小儿麻痹症之间的战斗,而是他和自己之间的战争:是责任和卸责之间的挣扎。当他逃离了瘟疫肆虐的操场来到印第安山的时候,良知让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让自己蒙羞的事情。最终,身体上和精神上都遭到了重创的巴基觉得“唯一能够挽救一丝尊严的方式就是拒絕一切他曾经渴望的东西”。巴基这么做也并非偶然。小时候,外祖父就曾经告诉他,“人生的战斗永远不会结束,当你需要付出代价时,不要犹豫”。这是《复仇》一书所探讨的精神核心,也是最能激发罗斯创作潜能的一个主题:人性的分裂。
罗斯的“复仇:短篇小说四重奏”探讨了同一个主题:死亡。在《凡人》中那位匿名的主人公在开篇之时就已经孤独地死去了;《愤怒》中马库斯·梅斯纳尔因为他的任性和不成熟也不可避免地死去了;《羞辱》中步入老年的西蒙·阿克斯勒因天赋和情人离他而去也最终自杀了。在《复仇》中,死神也总是如影随形地伴随在巴基身边,用瘟疫夺走了一条条生命。在这四部作品中,死亡无处不在。也许是年事已高的缘故,死亡成了罗斯十分关注的话题,他开始不断地思索什么样的抉择会给命运带来致命的影响,人怎么样才能经受住环境的冲击而完整地生活下去。
《复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设计十分有趣和巧妙,让人出乎意料。多数小说往往是从一个无所不知的第三者的角度展开叙述的。《复仇》一开始也如此,故事的主人公一直被称作“坎特先生”。直到108页时的一句话,“又有三个孩子因为染病倒下了,利奥·芬斯沃格,保罗·利普曼和我,阿尼·梅斯尼科夫”让读者开始发现叙述者的踪迹。在小说的前两部分中,这是叙述者第一次出场。就是这句简简单单的“还有我”使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坎特先生”也开始逐渐地变成了小说第二部分中的“巴基”。直到第三部分中阿尼·梅斯尼科夫正式走上前台,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叙述者是巴基当初的一个学生,一个小儿麻痹症的受害者。这时阿尼开始从自己的角度向读者解释所发生的一切。小说这一部分又换成了第一人称的角度,更准确地说,这一部分其实就变成了阿尼的自白。阿尼的出现使得幕后的帘子突然被揭开了。表面来看,也许有点唐突,破坏了读者对巴基的解读;然而实际效果却恰恰相反,它使得读者更深地陷入了故事的情节之中,更透彻地理解了巴基的心理动态。这种叙事手法十分成功地描绘了主人公巴基的内心活动和外在表现。开始部分的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可以使得读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巴基的内心世界。第三部分的视角的突然转换可以引导读者开始重新评价小说的前面部分,从外部的角度解读巴基的人物角色。这也符合罗斯的一贯的写作手法:使信息传递给读者的过程变得复杂化;也许这就是他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高明之处。
坦白地说,《复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这部小说的力量在于它能够让人们重新想起那个历史的悲剧。尽管情节很薄弱,故事的主题的确十分吸引人。有意思的是,也许是为了回应一下书评家批评自己的作品充满了说教的味道,罗斯对巴基的评论是通过叙述者阿尼之口进行的。没有什么事情比得上好人的遭遇更让人觉得惋惜和感叹,巴基的悲剧使得读者久久不能释怀。也许感觉一个好人不该遭受如此悲惨的命运,罗斯并没有让巴基像自己其他作品的主人公那样凄凉地死去,同时对巴基也做出了肯定,因为“他看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
被誉为“世界文坛的常青树”的菲利普·罗斯仍旧以一部部作品证明着“他就是不可战胜的”,而《复仇》则昭示着他那神奇的魔力依然没有消失。让我们期待着罗斯续写下去他的不老传奇。
参考文献:
[1] Roth,Philip.Nemesis[M].Boston: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2010.
[2] 金万峰、邹云敏:《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耻”》,《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 傅勇:《菲利普·罗思与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外国文学》,1997年第4期。
[4] 徐崇亮:《论“反叛”犹太传统的美国当代作家菲力普·罗思》,《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作者简介:唐敬伟,男,1977—,山东沂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二语习得,工作单位: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