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收藏》的不解之缘

2013-04-28 07:03蓝翔
收藏 2013年2期
关键词:藏友专号创刊号

岁月飞逝,转眼间《收藏》杂志已创刊20年。说起我和《收藏》的不解之缘,至今令人难忘。1992年,我在上海创办第一个区级法人收藏学术社团一一虹口区收藏学会,工作十分艰辛而忙乱。这时喜讯传来。全国第一家大型收藏期刊——《收藏》创刊了,我心中无比高兴,因为这是一个藏友交流的平台,它的创刊恰逢其时。可是因忙于创会顾此失彼,错过了购买《收藏》创刊号,直到第二期我方与《收藏》见面,当时真好似见到梦中情人一般。它虽是黑白印刷,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真令人爱不释手。特别是读到两篇海派收藏之作,唤起了我的灵感,连夜写了《漫谈收藏意识》一文投寄《收藏》编辑部。不久我在第三期《收藏》看到一篇题为“筷子里面有学问——记筷子收藏家蓝翔”的文章,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大有受宠希惊之感。

再次令我欣喜的是,第五六期合刊又刊发了我的投稿《漫话收藏意识》,我深受鼓舞,从此把《收藏》当成良师益友,立即去邮局订了1993年全年《收藏》,决心把它当成心爱的收藏品加以收藏。既然收藏就要一期期连着收,决不能缺一期,但创刊号买了半年也没买到。正当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在一位藏友家中发现了《收藏》创刊号,可人家不愿割爱。我急中生智,忙去邮局又订了1993年全年《收藏》,再把订单送到藏友家中。我说:“12本新《收藏》换你一册过期《收藏》,你总该成全我了吧!”不料藏友还在犹豫,我立即把我的专著《筷子古今谈》签名盖章送给他一本,藏友受了感动,我这才换来了《收藏》创刊号。自此我坚持20年收藏《收藏》杂志,到2012年5月总共收藏了237期。连续20年一期也不少,令我感到自豪。

1995年,“华夏民间收藏品展示会”在广东惠州开幕,《收藏》杂志主编杨才玉先生和电影艺术家谢添等作为特邀嘉宾光临大会,我也以古筷收藏家的身份应邀参展。杨主编参加开幕式后就问秘书处,蓝翔来了没有?此前我虽在《收藏》发了十多篇文章,却无缘和杨主编相识,当我们这回第一次会晤,杨主编即聘请我为特约撰稿人。这不是口头相约,当我回到上海,《收藏》杂志社的大红聘书即寄到家中。

说来我和《收藏》真有缘分,1996年9月第二届全国体育品收藏展在西安碑林开幕,我应邀参展,我在火车上就计划到了西安,首先去拜访《收藏》编辑部。开幕式后,我即带领上海7位收藏家拜访《收藏》编辑部。不巧杨主编出差外地,副主编肖可热情地接待我们,并和岩梅、拙石等编辑会晤。过了两天杨主编回到西安,即赶到宾馆看望我们,并赠送每人两本《收藏》,一本是刚出版的1996年第10期,其中发表了我撰写的《父子两代藏烟画》;另一册为1996年第7期。为何送过期刊物?因其中也发表了我撰写的《坎坷集币五十载》。杨主编真是个有心人。

那是1996年初的一个寒冬之夜,我接到杨主编电话,他要我采访著名钱币收藏家吴筹中,并说上海是藏龙卧虎之地,请我今后多写些有上海特色的收藏之作。我接到这个电话深为感动,杨主编实在太辛苦了,我知道他为办好《收藏》,率领编辑部同仁全国出击采访交流,他自己更是不分日夜地操劳。当我接受任务后,费了一番周折,终于采访到了八十高龄、双耳失聪的吴筹中老先生,并赶写《坎坷集币五十载》寄西安《收藏》编辑部,没想到拙稿竟发在1996年第7期《收藏》头版。接着我一鼓作气又写了《百瓶庐主百瓶奇》《体育收藏新开拓》《八壶精舍大石斋》《海派收藏创始人钱化佛》等数篇介绍海派收藏的文章发表在《收藏》上。

2006年底,《收藏》杂志社在上海召开了《收藏》创刊15周年万里行暨“当代海派收藏专号”首发式,这可以说是全国收藏界的创举。笔者认为《收藏》之所以能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就在于它以新观点、新思维办刊,与时俱进,经常发表一些能引起海内外读者关注、共鸣的重头文童,精心推出的“海派收藏专号”就是范例。

并非《收藏》对上海情有独钟,编辑部还策划推出了陕西文物艺术品专号、台湾收藏文化专号、吴冠中纪念专辑等专号、专题,2012年又推出阳羡珠玉——紫砂专题、风·雅——扇画专题等等,《收藏》创刊20年来越办越深入,越办影响越大。

所谓深入,并非坐等稿件,而是积极参与全国民间收藏活动,不断加强与藏家的联络和交流,甚至深入到读者、作者家中了解访问。2001年5月,杨主编应邀出席上海“中华收藏文化国际研讨会”,我也应邀在大会作了题为“民间收藏十大问题探讨”的论文发言。我又一次和杨主编会晤。他忙于借此机会深入上海民间收藏界调研交流,我的上海民间藏筷馆也是他的访问对象。5月26日杨主编百忙中来到多伦路文化街藏筷馆,我忙展示唐、宋、元、明、清历代古筷藏品请他欣赏。杨主编看得很仔细,他说:“你的藏品很宝贵,很有价值,我知道民间收藏者办博物馆的艰辛,希望你坚持把藏筷馆办下去,为弘扬箸文化,为振兴海派收藏多做贡献。”

杨主编临别时在藏筷馆的留言簿上大笔挥洒,写下了“中国筷文化的开拓者”九个大字,由此我对《收藏》更觉亲切、温暖。它是我的加油站,每一本《收藏》都是我的教科书。我后来因忙于撰写《收藏史》《筷箸史》,又赶写《收藏奥林匹克》等书,很少为《收藏》继续写稿,但《收藏》没有忘记我这个老读者、老作者。2011年下半年《收藏》杂志社朱有仪编辑写信告知,改版后的《收藏》新开了“寻宝”栏目等情况,这使我感到好似欠了《收藏》的债,立即赶写《珠宝易得一筷难求》一文寄到西安。令我高兴的是2011年第12期很快发了此稿,这使我这个八旬老作者又续《收藏》不解之缘。这真是:

庆贺《收藏》二十春,

不解之缘似海深。

编者作者如师友,

《收藏》越办越兴盛。

责编李挺

猜你喜欢
藏友专号创刊号
《青年》杂志创刊号封面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论五四时期的期刊专号*
罗锐
品画
品画
是谁窃走了稀世珍宝
1978-1990,中国大学生文学刊物索引之《初航》
“特殊教育专号”征稿启事
“特殊教育专号”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