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2013-04-27 03:23吴敏曼郭兆刚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吴敏曼 郭兆刚

[摘要]根据耳鼻咽喉科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学习程次的差异,因材施教,选择实施适宜的教学方法,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大学理论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见习课采用观看教学录相,实际操作,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学风及医德医风教育。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学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经历了大学、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后,如今站在大学的讲堂,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在经历了几年的授课并给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想就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希望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理论课教学:大学理论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

耳鼻咽喉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长期以来由于其“孔小洞深,沟壑纵横,需借助特殊反光镜”才能窥见等特点,难学更难讲。近十余年来逐渐开展的多媒体教学(亦即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与传统教学相比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和教师的认可。多媒体课件字体清晰、整齐、规范、有条理,学生不会因教师写字太小或不规范而看不清。教师无需板书,节约的时间可用于将重点难点讲清讲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开展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如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在多媒体制作中,我们采用其解剖图,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帮助学生建立三维概念,同时辅以鼻内窥镜检查录像,指示各鼻道和窦口,同时给出鼻窦CT片,强化“窦口鼻道复合体(OMC)”概念;最后,放一段鼻窥镜手术录像。循序渐进,系统全面,学生听得明白,教师讲得轻松,彻底改善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存在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象[1]。

当然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也应同时注意以下问题:①由于不便记笔记,老师要明确各层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要求学生集中精力看和听,随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力求当堂理解消化。此外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②注意与学生的双向交流,采用启发式讲解,适当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切忌独自表演或“满堂灌”。比如我们每讲授完一个单元时,应对该单元内容加以归纳和总结。设计与讲课内容相配的病例讨论题,启发同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感到,在耳鼻咽喉科学中应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及改善临床思维方式,为毕业后适应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应不断跟踪耳鼻咽喉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并且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例如,应增加鼻内窥镜手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诊治新进展等内容,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要注意积累大量的图片或录像资料,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可将所需要的图片或录像插入课件,不断更新和完善多媒体教案。④应用CAI授课时,不可忽视形体教学作用,最好随身配带麦克风、电子教鞭,并适当走动或做手势。教师要注意培养讲授的语言技巧与个人魅力,同时注意加强业务学习和积累临床经验,只有具备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才能使多媒体教案发挥最佳效果[2]。

二、见习课教学:见习课采用观看教学录相,实际操作,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以及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后,把所学的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培养临床能力的关键阶段。在临床见习课中要求学生作到“六多”:多问、多看、多听讲、多操作、多巡视病房、多分析思考。在集中进行大班理论课教学之后,根据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要安排9-12学时的临床见习。第1-2次见习课(6-8学时):主要安排练习耳鼻咽喉的常规检查法。首先观看《耳鼻咽喉科正常检查法》的电视教材,可直观地展示基本检查的方法、要领和正常组织的解剖形态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然后安排正常检查练习,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正确使用检查器械,掌握正常组织的解剖形态特点。其练习内容包括前鼻镜检查,耳镜检查,咽部检查,间接喉镜检查,间接鼻咽镜检查和音叉检查等。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可采用学生间的互查方式。同时,教师应随时对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提示,矫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第3次见习课(3-4学时):安排临床见习。针对耳鼻咽喉科诸器官多为深在和细小的腔洞,解剖结构复杂、各种病变位置很难直接观察的特点,结合我科现有条件,充分利用鼻内窥镜、中耳内窥镜、纤维喉镜等先进设备,有步骤地引导、训练学生认识耳、鼻、咽喉各个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体征等。可分批安排他们到耳鼻咽喉科治疗室、听功能检查室、前庭功能检查室、喉功能检查室和鼻咽喉内镜检查室等功能检查治疗室学习。在门诊和病房见习过程中,教师可选择典型病例,让学生分组问诊、查体、查阅辅助检查项目,做出初步诊断。结合具体病例,让学生体会耳鼻咽喉科常规诊疗技术的正确应用及其重要性,并进行小组间讨论,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由发表个人意见,互相启发争论,加深记忆。临床见习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强化,极大地缩短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距离[3,4]。

三、加强学风及医德医风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风及医德医风教育。“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老师除传授知识外,还要教学生严谨治学、诚信做人的品格风范,培养 “勤学,好问,慎思,明辨,笃行,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要求学生求真务实地做学问,在学术上不能急功近利。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对于医学生来说亦很重要,道德品质是立业之根本, 医务工作者更需要具有责任心、同情心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在医患关系微妙、病人处于主导地位的今天, 充分尊重患者的生命权、知情权和隐私权,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很重要。“学深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索利敏,赵长青,安云芳等.耳鼻咽喉科学多媒体教学体会.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3):256-257

[2]成丽兰,章诗富,谭继全等.计算机教学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运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5):618-619

[3]吴旋,陈锡辉,张伟红等.耳鼻咽喉科临床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山大学学报,2007,27(9):112-114

[4]柴丽萍,张伟红,苏振忠等.引导见习学生主动学习,加强临床能力培养.医学教育,2003,1:40-41

(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昆明)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卷首语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