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2013-04-25 01:49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儒学奥林匹克体育

王 延

(西安外国语大学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128)

西方文化是当代世界文化的主流,深刻影响着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在学校体育中体现为主要强调竞争取胜的体育结果上,中国主要注重修身养性个人自省的体育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主导了近代以前五千年的世界文化,其作为中国学校体育振兴繁荣的文化资源和思想基础,必然深刻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通过对中西方学校体育价值观的科学梳理,找寻和建构中国学校体育的核心价值观,使学校体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人。

1 西方学校体育价值观

1.1西方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哲学基础

身体和灵魂的关系是哲学探讨的永恒焦点,这关系到学校体育存在的意义。西方体育从古至今都存在着两种价值取向,即获胜和参与[1]。获胜注重的是胜利和荣誉;参与强调的是人人参与。具体追问“学校体育是什么”的相关哲学观有两种:主体性哲学和本体性哲学。

1.1.1 学校体育的身心“二元论”

主体性哲学强调主客关系,其哲学思维模式是二元分立,即在矛盾的同一性和对立性中,认为对立性更为根本。古希腊柏拉图把人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锻炼好身体的目的是为完善心灵服务的[1]。“身心二分,心高于身”的理念推动笛卡尔论证了灵魂和身体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其研究为现代人体科学奠定了形而上的根基。尼采、叔本华等为身体哲学矫正,赋予了置于灵魂之下的身体以更高的地位。

学校体育一直把“身体性”作为其本质特征,强调它是“身体的”行为。不过在学校体育实践发展过程中,其功能在不断地扩大,从“增强体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体育的本质和体育的功能是从不同角度考察的,前者是对体育这个客观存在“是什么?”而言,后者是从体育对主体的发展作用而言,结果造成人们在使用概念时的混乱和无所适从。近年来的体育实践中随着F1汽车大奖赛、国际象棋、围棋、桥牌,以及中国体育形式在世界的普及,理论界开始反思体育的身体性特征。

身心“二元论”对学校体育的意义在于:首先,身体与心灵的分离给体育教育留出了发展的空间。与身体密不可分的体育被定位于对身体的教育,以鲜明的身体性与其它教育区分开来。据此,卢梭把教育分成体育、智育和劳动教育,体育教育在学校中才有了明确和独立的身份。其次,身心分离使身体脱离神学纠缠,成为自然科学的“事实领域”,给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扫清了障碍。最后,孤立、分裂地看待人的身体和灵魂的存在,给今天的学校体育留下了精神与肉体相对、人性与技术分离,甚至对抗的不可弥补的硬伤,违背了教育对人性价值和道德目的的追求,学校体育成为对技术或体质的应试教育。

1.1.2 学校体育的身心“一元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由身体和心灵紧密构成的单一的实体,二者无法分开。古希腊的雅典人就秉承了身心一元的体育观,主张人是身体与精神的统一体,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是密不可分和相互影响的。20世纪以后,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的进步主义、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等体育哲学理论流派,其深入描述人体运动的非二元论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健全的头脑寓于健全的身体;头脑、身体和精神的统一;通过身体进行教育;对身体的教育。

上述学校体育哲学的四个观点提高了身体地位,身体不再被认为是低于“思想”的实体。但其本质上仍留有一些二元论的影子,“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充满了对笛卡尔二元论间接或直接的重复和肯定”[2]。

1.1.3 学校体育的“身心整体”论

本体性哲学从否定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对立统一关系的前提出发,认为世界万物和人是血肉相连的关系。整体哲学观下的学校体育的本质仅仅在于使体育活动存在起来这个事实。

科瑞马奇认为要消除身体活动和精神活动之间的差距和隔阂,重新界定什么是有智力的和有洞察力的学校体育行为,从而建立关于教育主体——人的整体学校体育观。(见图1)

图1的上、下部不代表精神和肉体,而是代表人体育行为的两个极。位于图顶端代表的是静态的活动,包括思考和推理;底部是感性的、积极的活动。左边代表原始的、机械的、反射性的活动;右边是有深刻洞察力、理解力和创造性的活动。

学校体育整体观思想相对于“一元论”或“二元论”具有的超越性表现在:强调运动中身体与精神的统一,体育既是人自然能力的展示,同时又是精神力量的体现,是一个两者不可分离的过程。它体现了现代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整体培养的思想。

1.2 西方学校体育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文化运动是促进现代体育发展的主要动因。这些运动肯定了人和人生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倡导和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开启了现代体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产业革命的发展、理性的彰显和科层制的出现,不仅使人们产生了对学校体育的需求,并为其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为竞赛完善和组织发展提供了条件。

超越了宗教迷信,以现代科学为价值尺度的学校体育具有以下的特定内容:首先,学校体育以人为本。以人道反对神道,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学校体育通过其知识技能的科学性学习或竞赛展示来创造自身,并获得自身的自由和幸福。其次,学校体育崇尚经验和理性。以经验证实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强调认识经验的积累;同时推崇理性,要求知识技能遵循科学规律和科学逻辑。再次,学校体育强调实用和功利。科学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功利性,判断知识和技能是否有价值要视其是否实用,能否带来实际利益。

1.3 西方学校体育价值观的社会基础

在现代科学文化的背景下,西方学校体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学校体育价值依附于运动和竞赛,并通过运动和竞赛得以体现。通过运动竞赛的观赏性,举办大型运动会或单项比赛,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人的体质和身体健康,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运动竞赛,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自豪感;学生在运动中自觉遵守和维护竞赛规则和秩序,为现实生活提供了参照标准和追求目标,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同时唤醒和提升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体育对公正的追求和保证,增强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平等意识,对成绩和名次的鼓励,增强其效率意识;体育对竞争、合作的鼓励和追求,增强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和协作意识;体育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强化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意识。学校体育价值理想逐步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价值追求,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1.4 西方学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当代奥林匹克价值观体系

1.4.1 奥林匹克价值观系统

奥林匹克精神是西方学校体育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文化核心。奥林匹克运动是青少年的典范、国家荣誉的来源、卓越表现的象征、促进世界和平的活动等多种价值的集合体。[3]奥林匹克价值观即可以被认为是西方学校体育价值观。大卫·艾克教授认为,其价值系统由三个层面构成:处于最里层的是文化精髓,是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内涵;中间层的是文化核心识别,是最能反映文化本质差异的要素,是价值精髓的外在表现;最外层的是文化价值延伸,是核心识别的补充和价值精髓的进一步阐释。[3]按照这一分析框架,可以获得一个层次清晰的奥林匹克价值系统。(见图2)

图2 奥林匹克价值系统

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是奥林匹克主义——一种和谐、奋斗的生活哲学。奥运文化核心识别的关键要素包括奥林匹克宗旨(友谊、和平、进步);奥林匹克精神(参与、竞争、公正、友谊和奋斗);奥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强;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奥林匹克理想(共建和平、美好的世界)。奥林匹克价值延伸是文化价值核心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运动体系、组织体系、仪式体系、竞赛体系等。

1.4.2 奥林匹克主义

通过对古希腊竞技体育和英国近代教育的研究,顾拜旦提出了奥林匹克主义:一种精神形态——对奋斗、和谐的狂热崇拜,表现为对自我超越和自我节制地追求。[4]后继者不断加以丰富,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奥林匹克主义。何振梁将其归纳为三个层次:“一,通过体育与文化及教育结合,培养身体、精神、意志三者平衡而和谐发展的人;二,以此为基础,构建尊重人的尊严的社会;三,进而缔造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社会。”[5]

1.4.3 奥林匹克核心文化

近年来国际奥委会把奥林匹克核心文化归纳为“卓越、尊重、友谊”。“友谊”是强调体育社会性价值的伦理精神,其基本思维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原则基础上,构建体育运动平台,促进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与国的交流沟通,加深彼此了解,增加友谊,缔造“和平的、更加美好的社会”,同时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卓越”是奥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强”的智慧的凝炼,表达着拼搏竞争、追求卓越、富于创造的竞争精神,体现着力量、勇敢、智慧等生命超越的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本精神。同时,“卓越”精神增强人们的效率意识,在公平竞赛机会的基础上准确测量和比较人们的运动竞争表现,为社会构筑一个公平竞争和规范竞争的模式。“尊重”意味着“在赛场中遵守规则、纪律、道德,尊重竞争对手和尊重观众”[6],也意味着“在本国和国际社会活动中尊重所有的人和所有国家的平等权利”[7]。

2 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

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肇始于19世纪的西方军事体操体育,沿袭着西方文化思维的分科细化的科学思路,加之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微,西方文化必然深深地影响中国学校体育。以儒学为代表,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同化能力,在深层教育思想和文化性格上对中国学校体育必然具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烙印。

2.1 儒学是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哲学基础

西周即有“以射观其德”“以舞观其礼”。《左传》所谓“行则思义”“行无越思”。孔子提倡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来教育学生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萌芽。蔡元培强调教育“以体育、智育、德育并重”。[8]毛泽东阐述体育真义是“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9]卢元镇发现中国体育“成为教化民心的一种手段,即所谓的礼乐之治”。[10]易剑东注意到儒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的生活准则与公平竞争原则接近”。[11]中国传统体育“强烈地反映着民族个性、民族思想情感、民族思维方式和道德伦理”[12]。国家教育发展的指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整体教育的思路举措。[1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思维“从古至今一定都具备以下四种方式:第一,从宏观到微观,长远的整体观;第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第三,事事相关,物物相应;第四,其大无外,其小无内。”[14]它强调整体思维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15]的中国哲学命题。

儒家重视修身成德,强调人之为人是因为有道德,但其道德理想并不是脱离社会实践(体育运动)的道德空想,是在个人和群体外化活动实践(体育活动)中落实、规范和提升。儒学“内圣外王”诠释着学校体育的哲学根本,使学校体育成为人之得“道”与体育科学之“道理”统一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学校体育的“理性力量”(科学体育)是认识“人之所以为人”(人文体育)的有效途径,二者协同合和,继承和发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整体教育的儒家哲学观。

2.2 儒学是中国学校体育的文化基础

以儒学为价值尺度的学校体育具有以下的文化特定内容:首先,学校体育以人为本。儒学讲“仁”性,即“爱物”“爱人”之心,通过“义”和“礼”外化为人际行为规范。其次,体育文化崇尚经验和理性。儒学强调“智”的体育理性,要求知识和技能必须遵循体育科学规律和科学逻辑。学校体育以其“智”即科学知识的习得过程,创造自身,获得经验,达到自身整体的不断完善。通过对外在技能知识经验的“化”,促成人内心个性品格的不断积奠。再次,体育文化强调实用,但否定短期功利。“德”通“得”,即儒学视角下的学校体育强调身心健康的实现、知识技能的获得和个性品格的完善的实用性。儒学“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文化要求,即否定科学主义的功利性,否定学校体育脱离人性完善而单纯追求身体强健和技能锦标的外在利益。

2.3 儒学是中国学校体育的社会基础

儒学“仁者爱人”也包括爱自己,从宏观的人生发展到微观从事艰苦锤炼身心的体育运动,表达了长远规划人生的整体观。“义”“礼”规范着体育活动的行为和人际关系,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念。“智”涵盖着正确看待现在与将来、痛苦与享乐、运动与人性的“事事相关,物物相应”的辩证关系。“德”鼓励在上述要求达成后,就会获得身心和谐发展与心灵安宁。

过去体育界忽略体育文化对体育科学的先导性,只看到体育文化对体育科学的依附性。体育文化是推动体育科学进步、体育教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绝不是可以置于体育科学之后第二位考虑的事情。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纠偏力和整合力,其系统完善的道德人生体系经过现代标准的选择,必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基础,引领和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儒学作为学校体育社会学基础的特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道德的主体性。“仁者爱人”是道德之“仁”,有道德、有善性是人立于世界的根本。确立个性修养和道德情操的主体性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二、人文性。儒学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死存亡,以解决社会人生问题为根本任务。丰富体验、深刻反思、个性品格的培养应该是儒学在中国学校体育的具体应用。三、整体性。儒学强调“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追求和谐。宏观整体地把握知识技能、个人修养、社会适应是学校体育教育理性思考的方向。四、实用性。儒学的实用性表现为经世致用、修己安人。学校体育的经世致用体现在体验运动、参与竞争、感悟成长的“以文化成”,就是儒学文化内圣外王、修身治国的实践体验。

2.4 中国学校体育的价值观念系统

学校体育是“成人”或人如何成其为人的问题。儒家经典中“成人”与“成德”即为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成人”是个人自我人性的实现,是在其人伦关系网络和社会情境中个人不断超越自我中心、培养自我、实现人性潜能的过程。[16]中国学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德、化、和”。其文化价值观系统由三个层面构成:处于最里层的“德”是最核心的价值精髓;中间层的“仁义礼智”是价值文化识别,是价值本质差异的外在表现,是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培养实现的;最外层的“和”表现为运动与人、外在动作与内心世界、个人与集体的和谐,是学校体育文化价值延伸,是识别表现和核心价值的目标。由此获得一个层次清晰的学校体育价值系统。

3 中西方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共融和谐

西方体育教育存在着两种价值取向,即获胜和参与[2]。获胜观注重的是胜利和荣誉;参与观强调的是人人参与。归根到底,西方体育价值观是通过竞争这种途径来实现的,讲求用竞争的结果来体现人的价值。对“青年的教育”也是通过他人竞争的示范作用,促进青年审视“平天下”的事功,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卓越”,体现力量、勇敢、智慧等生命超越的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精神。

中国学校体育价值观是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的。主要通过实现运动能力的价值后,对其过程和结果的感悟省思,重视的是将其“内化”和升华为个性修养与道德情操的内在价值。这与西方体育“外在”事功需求相对。中国学校体育从整体的角度观察和培养人的身心,强调综合、侧重整体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强调分析、侧重个体的思维方式的西方体育教育哲学。

西方文化强调科学性的“分”即细化、分科,通过“竞争”来优胜劣汰,物竞天择;中国文化强调“合”即整体、和谐,通过“修身”、自省来提升个人与群体的境界而齐家治国。体育教育学科、体育专业和运动项目层次的“分”,是微观科学层次的多样性;“合”是宏观体育价值层次的整体性。“争”是运动的形式,是理性工具,要超越狭隘的竞技“斗”的境界;“和”是学校体育的价值理想,是人性目的。学校体育“合和”目的是通过“分争”手段来实现的。科学与人文、“分争”与“合和”共同作用促进学校体育、人和社会的发展。把“分”通过“化”达到“和”的境界。“化”就是启发、培养、化育,强调人的内在体验和感受。学校体育通过身体运动和体育活动之“文”来“化”育人性之“文”,“化”学生个性由“野”至“文”,用内在的人性来规范外在的体育行为。这样中西方学校体育价值就统一起来。

传统儒学思想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了西方自由主义文化与功利主义文化的严重挑战,传统儒学需要与时俱进地融入学校体育并发挥其指导作用。当代学校体育的基本思想模式应该是“道德人性为体,知识技能为用”。通过学校体育技术只是教学的“外王之用”,化育学生德行修养的“内圣之本”,强调只知识技术的科学“求真”与德性品格的人性“务善”二者的和谐,推动中西方学校体育价值观取长补短,共通融合。

[1]于涛.体育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85-98.

[2]让·坦布尔,殷晓霞编译.体育运动及运动行为[J].体育与科学,1994(6):5-8.

[3]卢泰宏.行销体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49-154.

[4][德]豪格·普鲁斯.奥运经济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6.

[5]何振梁.奥林匹克价值观和奥林匹克普世性[J].体育文化导刊,2010,96(4):1-2.

[6][法]皮埃尔·德·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初创宗旨[J].体育与科学,1990,80(2):10-11.

[7]汤铭新.奥运百周年发展史[M].台北:中华台北奥委会印行,1996:28-98.

[8]罗时铭.蔡元培体育思想研究[J].体育学刊,2008(15):30.

[9]王学锋.何为体育之真义——重读《体育之研究》有感[J].体育学刊,2002(9):7-11.

[10]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37.

[11]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91-292.

[12]曾于久.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绪论

[13]郭少峰.教育部长回应钱学森之问:中国不必妄自菲薄[N].新京报,2010-11-11(2).

[14]米宏宾.大象无形—《易经》中的象结构[A].不止于艺—中央美院“艺文课堂”名家讲演录[C].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2.

[15]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37.

[16]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91.

猜你喜欢
儒学奥林匹克体育
“儒学在西部暨丝绸之路的传播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儒学交流在路上
应用儒学的兴起
——儒学创新发展的趋势与愿景
头脑奥林匹克
我们的“体育梦”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