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
作为20世纪声名显赫的现代史诗式剧目,歌剧《沙滩上的爱因斯坦》被公认为“二战后最辉煌的舞台作品”,掀起了舞台美学和当代歌剧的革命潮流。自1976年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上首演,1992年重演之后,整整沉寂了20年,直到2012年才重新开始为期长达2年的全球巡演。
在上世纪70年代,制作一部歌剧的平均成本只有10万美元的时候,《沙滩上的爱因斯坦》就达到了100多万美元。因为这项剧目的演出耗资极为庞大,这次全球巡演被认为是最后一次公开演出。从当年一举成名的法国站,经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美国、墨西哥、荷兰、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最后预计将在美国洛杉矶落下帷幕。许多剧迷闻讯而来,在剧场外举着牌子站了一个下午,却一票难求。
二元主题
《沙滩上的爱因斯坦》以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爱因斯坦为主题,整出剧目分为三个部分:火车、法庭和空地上的宇宙飞船。爱因斯坦年轻时是蒸汽火车的时代;他去世时人类已经在使用宇宙飞船征服太空,人类企图征服自然,却充满了鲁莽与冒险。虽然在向爱因斯坦致敬,但全剧没有情节也没有对白,只有机械式重复的情境、行为、独白与音乐——作品的意图非常大胆,就是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时间理论”用抽象与梦幻的方式表达出来。
全剧是一场概念主导的后现代演出,被赞誉为“开启了一场空前的剧场实验”,既有瓦格纳式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也带有鲜明的剧场特质,诸如去台词、去中心、意义不确定等。单单剧中拼贴使用的元素,就包括了报纸、歌剧、流行歌曲、广告、新闻、电影、舞蹈、历史文献、诗歌、古今绘画、建筑、工业设计、素描、哑语、踢踏舞、雕塑、明信片、八卦口水等等,不一而足。
歌剧一开头,合唱团就反复唱着“1-2-3-4”、“1-2-3-4-5-6”、“1-2-3-4-5-6-7-8”循环不止,两个坐在椅子上的人则各自不停地呢喃着随机数字,前者象征了音乐,后者象征了数学。两组声音互相重叠,在合唱队背景的反复歌唱中,观众已经将数字与音乐交融在了一起,不用语言,就点出了科学与艺术的二元主题。剧中的爱因斯坦也有二元的身份:既是运用想象力探索生命的艺术家,也是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在原子能上的成就却构成了对生命的威胁。剧中的小提琴独奏者是个重要的象征符号,他同时扮成了爱因斯坦这个角色。他的位置刚好在舞台与乐队的中央,暗示这个角色会存在切换,可以是爱因斯坦本人,也可以是一个旁观者,同时具有剧场身份和个人身份。然而无论是艺术科学、台上台下、真实虚幻,这个角色都带有非常明显的“相对论”的二元主题。
向“时间”这一空间致敬
全剧不仅在讲述一个科学、艺术交织的梦境,也同时在向“时间”这一空间致敬:舞台上一束巨大的光柱从平行于地面开始,在半个小时内转动了90度,每一个时刻却都貌似静止着。舞者重复了几十遍的“原地”动作,却突然让观众意识到,他们已经从舞台的一侧移动到了另一侧——恰如时间本身的特性也来自于“运动”,当宇宙没有运动时,时间是不存在的。在运用音乐时,也在讲述这样“时间”的运动,恰如时钟般滴答流走,单调却时时不同。大量运用富有节奏的重复音节单元,又不断加入细微的调整,例如长短、乐器、组合方式等,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原来的音乐形式可能已完全改变,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被转移到另一个情境。音乐起初听上去刺耳且很难接受,可熟悉之后却让人越来越喜欢,甚至在散场之后数日里都感觉“余音绕梁”。
整场演出的最高潮和最魔幻的时刻,发生在第四幕第三景,音乐到达饱和点。宇宙飞船降落,舱门开启,15个演员以对称和对比的构图出现,各自拿着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一个演员以钟摆的轨迹飞过舞台,代表着人类,也象征着时间。爱因斯坦一生中最伟大的两个理论,就在这一瞬间定格凝固。
非主流和现代的博弈
《沙滩上的爱因斯坦》中梦境般的舞台由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执导和设计,并携手美国后现代主义作曲家、极简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创作音乐。尽管演出大获成功,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一度抵抗这种非主流的现代歌剧,拒绝成为这部剧目的首演地。威尔逊和格拉斯不得不自掏腰包,以3倍租金租下歌剧院最黄金时段的两个晚上,此举让他们瞬间破产,却也一炮而红。威尔逊欠下10多万美元的债务,格拉斯还一度当过纽约的出租车司机,以至于有乘客在搭乘他的车时问他,是否知道自己和一位最著名的音乐家同名。但他们在美国的盛名,早已不亚于爱因斯坦本人,格拉斯是当代美国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威尔逊也成为了戏剧大师。
在好莱坞,音乐家的生活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顺应潮流,用音乐为电影加工美容,极尽能事、锦上添花;另一种则是逆向操作,追求音乐的本色、让音乐流露出最自然的氛围。格拉斯就属于第二类的代表人物。尽管在《沙滩上的爱因斯坦》之前,格拉斯已经研究极简音乐12年,但大家都公认并推崇这部剧目为这个流派“里程碑式”的名作。我们采访了格拉斯,与他探讨了极简主义的音乐如何影响并推动了当代新媒体艺术、尤其是舞台艺术的发展。身为20世纪极为成功的音乐家,格拉斯非常的谦卑、单纯,没有架子,但对作品却充满了执着。
趁着演出,尽情睡吧
记者:我们知道您钟情于音乐实验,但这次为何会选择爱因斯坦这出剧目?
格拉斯:《沙滩上的爱因斯坦》不同于一般的歌剧,没有文学的依据或者历史的考虑。实际上,我们考虑过卓别林、希特勒、甘地之后,才决定做爱因斯坦这个主题。你知道,很难通过直观的生平介绍去让观众理解一位现代物理之父,但好在大家都知道他是谁。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一位重要的伟人,这部歌剧的目的并不是去阐述他的生平故事,我们带着对爱因斯坦的诗意化解读,去关心他的流行或符号形象,他的科学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影响。尤其当一名女演员扮演起爱因斯坦拉着小提琴的时候,你不会怀疑,她就是爱因斯坦。任何人想从此剧去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一定会失望,但这部歌剧中充满了爱因斯坦的影子和他对世界的理解,火车、宇宙飞船、钟……
记者:4个半小时的演出,没有对白,只有很少的独白,大部分时间都是音乐,这是否太过冗长和惊人?
格拉斯:这已经是最短的版本了!我们不想把它变得更长,否则听来就真吓人了。我的搭档罗伯特曾经和我开玩笑说,“当你睡着的时候,演出在进行,当你醒来的时候,演出还在进行。”我一直从事戏剧创作,一次我到印度南部采风,欣赏传统的卡拉卡拉舞剧,那场戏剧从晚上7点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7点。当我看累了的时候,我就起来在树丛里休息一会儿,然后起来继续观看,那天晚上睡了好几觉,就是这种梦境与演出交织在一起的感觉。《沙滩上的爱因斯坦》不可能在3个小时内完成表演,就像莎翁的剧目,你何时见过4个半小时的剪辑版的莎翁演出?它本来应当如此,趁着演出,尽情睡吧。
记者:这是不是意味着长时间的演出,对当代戏剧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格拉斯:是的。我想我们以前教给观众一个坏习惯,就是只培养他们短时间的注意力和兴趣,并且讲一出辨识度很高的故事,但是这就是值得转变的地方。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他们会有兴趣去尝鲜。尽管《沙滩上的爱因斯坦》在37年前就已经诞生,但没有多少观众真正看过演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有耐心、有兴趣去看这场先锋歌剧,尤其在电视和电影的观看“唾手可得”的情况下,剧场演出开始回归传统,变得更有吸引力。
记者:极简主义的音乐,对一些观众来说听起来是重复又重复,似乎像在折磨耳朵,您怎么看?
格拉斯:学院派音乐界曾经很难接受我的作品,当时有些报纸上的标题是《格拉斯创作了折磨人的音乐——观众捂着耳朵逃离现场》,或是评论道“演出结束时,大家都松了口气,因为终于熬过来了”。事实上,年轻一代的听众立即就能接受这种新风格,而年长的就不那么容易。我花了差不多15到20年才获得比较广泛的认同,好在我还有一群支持者,听众的人数在慢慢增加并给予我很多的鼓励,这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记者:极简主义的音乐对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怎么样的作用?
格拉斯:我觉得极简主义音乐改变了当代音乐的语言。之前的当代音乐与欧洲传统音乐关联紧密,但极简主义音乐切断了这种联系,从当下乃至后现代的角度,去审视音乐的语言特征。我倾向于用“澄澈”来形容极简主义的音乐,而不是“简单”或是“单调”。因为“极简”的作品,在调性上可以很复杂,可以同时发出许多声音。这一个特征,在亚洲和非洲的音乐中更加明显,亚非音乐的基础不是和声的旋律,而是节奏与旋律的发展,貌似平静,却暗潮汹涌、层层叠叠、渐次推进。你可以在越来越多的电子游戏和背景音乐中,找到极简主义的影子,它正成为我们生活中被渐渐熟悉的一部分。
记者:您创作的领域涉及歌剧、电影配乐、室内乐、管弦乐等等,但您为什么选择歌剧作为极简主义音乐实验的对象?
格拉斯:歌剧最富有挑战性,也最给人以成就感。歌剧中的歌词、音乐、动作、影像之间,都必须有一个完美的平衡,超出了电影和其他戏剧。我认为歌剧是最高的艺术形式。当代歌剧与传统的不同,并不把故事作为核心内容,而更强调视觉概念与声音效果的发展,以及给观众营造的空间场域和戏剧感。
记者:除了用极简主义音乐去描绘爱因斯坦,您还用歌剧描绘过圣雄甘地和古埃及王阿赫纳屯,为什么选择了这三个人?
格拉斯:我还有两部歌曲,分别是把甘地作为象征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和阿赫纳屯作为符号的《古埃及王》,因为这三位人物分别代表了科学、政治与宗教,主宰着人类真实世界的不同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