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方法

2013-04-22 02:33:32王欣昱
统计与决策 2013年11期
关键词:排序排放量景区

王欣昱

(吉林大学 商学院,长春130012)

0 引言

随着全民对低碳概念的接受和低碳生活的追求,人们更愿意到那些低碳景点去旅游。而通过对低碳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发展潜能和旅游自然景点特色的设置及影响进行评价,不见能使得景点管理当局认识到政策、景点设置的不足,从而努力改善景区的环境,同时可以借鉴较好旅游景区的管理方式来有效改善本景区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也因此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它不仅是游客关心的焦点,也是景点管理当局关心的热点。本文将通过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具有较强综合信息和有效保留评价信息的主成分分析来对大量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以实现数据的简化,并利用聚类分析来对旅游景区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给出一种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方法。

1 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主要指标

低碳旅游景区的核心理念是贯穿在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景区旅游者的管理过程和景区宏观环境的双重影响下。也因此关于低碳旅游景区的评价也应该从旅游活动要素、经营管理和环境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通过对学者已有研究结果经行分析和总结,可以选择如下评价指标作为低碳旅游景区的评价指标。

(C1)餐饮:旅游离不开吃饭,所以餐饮业是景区不可缺少的,但是一个景区是否以低碳环保为主题主要体现在景区餐饮原材料是否低碳,所以景区应该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并以当地时令菜为主;

(C2)住宿:景区住宿也是评价一个景区是否以低碳环保为主的重要标准,景区在住宿中应该借助天然气候减少空调等电器的使用,并减少使用一次性洗漱用品;

(C3)交通方式:主要是游客到达旅游景区的交通工具碳排放量和景区内部提供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最好以电动车等交通工具为主。

(C4)商品:游客游览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及景区内销售商品及其包装产生的碳排放。应该选择价格便宜、包装简单的商品出售;

(C5)服务:提供标准或是经济型的服务,减少碳排放量;

(C6)游乐设施:大型游乐设施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所以对于一个景区应该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游乐设施,尽量少建大型游乐设备。

(C7)开发布局∶应该本着合理适度的开发景区才能保证整个景区生态平衡,从而吸收一定量的碳排放,

(C8)资源循环利用率:推广循环利用可再生清洁资源,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和不清洁能源的利用;

(C9)管理维护:对景区的有效管理和及时维护,能减少设施的损耗,侧面也能减少碳排放量。

(C10)植被覆盖率:较大植被覆盖率能有效处理碳排放能力。

(C11)游客满意度:从侧面反映了景区木器的环境状况以及游客对低碳景区的认知度。

(C12)节能设备:节能设备的使用量也是衡量景区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这几个方面来对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以便为后期旅游景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主要指标如下图1所示。

2 主成分聚类分析原理

图1 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主要指标

低碳景区评价的过程所选择的影响因素即评价指标的过多,会导致在对信息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信息损失,为了使得最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可以选择主成分分析法来对影响因素降维,从而简化数据结构,尽可能的减少信息融合中的信息损失。在对低碳景区评价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来给出一种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先对影响低碳旅游进去评价的十二个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处理,根据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来选择主成分,从而降低评价指标的维数,并利用所选择的主成分作为新的评价指标来对待评价旅游景区进行聚类分析,将待评价旅游景区分为若干类,最后再每类景区中根据综合评价值进行类间排序,从而最终实现对所有待评价景区的低碳状况进行排序择优。

3 实例分析

将景区打造成低碳景区,不仅符合现阶段的旅游发展形势,而且以其低碳的闪光点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了更具有说服力某旅游景区是低碳旅游景区,该旅游区管理者聘请专家对该旅游景区的碳排放量进行评价,通过对景区碳排放量定级,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当地经济收入。

聘请评估专家组对该区域内的十个旅游景区A1,A2,…,A10进行评估,专家组经过实际勘测和调查,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标准化后得到的评价矩阵为

计算得到前五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为γ5==87.3%,所以可以选择五个主成分,并计算五个主成分得分为:

根据模糊聚类分析的原理,选择阈值δ=0.8,将十个待评价低碳旅游景区进行聚类分析,得到A1,A9一类,A2,A7一类,A3,A4,A6,A10一类,A5一类,A8一类,分别计算每一类的第一主成分得分的平均值,并按照第一主成分平均值对各类进行排序从而实现了对五个类别的排序如下表中的类间排序结果,并针对每类中的景区同理根据每个景区的第一主成分得分来对景区类内进行排序,从而得到各类内每个景区的排序结果见下表类内排序结果,综合类间和类内的排序结果从而实现了对整个待评价景区的综合排序见表1最后一列。

表1 十个景区的综合排序

综合分析以上评价结果排序可以看出十个景区的综合排序结果为:

A5>A1>A9>A6>A3>A4>A10>A7>A2>A8

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景区A5的低碳环境保护较好,在十个景区中的综合评价排在第一位,其次是A1景区,最后是A8景区。在A5旅游景区管理过程中,该旅游景区对该景区的碳排放量做到较好的控制,使得当地旅游景区的碳排放量较低,该旅游管理者需要保持这样的工作和管理效果,在以后的景区建设过程中需要着重改进的地方是对开发布局合理性的设置,增加景区开发布局的协调性。

4 结论

对旅游景区碳排放量高低的评价,主要是为了对旅游景区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做的比较好的方面要加强,对碳排放量较大的方面则要加紧改进,以努力减少旅游景区碳排放量,较低的碳排放量不仅能使旅游景区空气清新,吸引更多游客,增加当地经济收入,而且较低碳排放量可以平衡生态环境,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速度,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使人类生活的更健康快乐。

[1]刘长生.碳旅游服务提供效率评价研究——以张家界景区环保交通为例[J].旅游学刊,2012,(3).

[2]张敏,苗红,冯会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研究,2012,(3).

[3]李晓琴.低碳旅游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4]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

[5]迎春,任成好,李洪娜.关门山低碳旅游景区的构建[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6).

[6]吴晓山.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13).

[7]谭锦,程乾.论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体系构建——以四川贡嘎燕子沟景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8]赵金凌,高峻.基于ANP法的低碳旅游景区评估模型[J].资源科学,2011,(5).

[9]殷春武.模糊多准则群决策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10]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排序排放量景区
排序不等式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煤气与热力(2021年6期)2021-07-28 07:21:40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恐怖排序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摘牌”
节日排序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刻舟求剑
儿童绘本(2018年5期)2018-04-12 16: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