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水下旅游开发研究

2013-04-20 09:25:58叶翠杏余扬晖陈春华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年7期
关键词:三亚市旅游景点珊瑚

叶翠杏,余扬晖,陈春华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口 570125)

三亚市水下旅游开发研究

叶翠杏,余扬晖,陈春华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口 570125)

文章对三亚市水下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三亚市水下旅游存在的问题,并在水下珊瑚景观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亚市各水下旅游景点的规划方案。在对珊瑚礁生态景观资源进行利用的同时必须注重保护,据此提出水下旅游项目、游客容量控制和珊瑚景观资源的保护措施,使珊瑚礁生态景观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促进三亚市水下旅游业的发展。

水下旅游;三亚;珊瑚生态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结构在不断地变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地走进人们的生活空间。三亚因具有得天独厚的珊瑚景观资源,具备开展特色水下旅游的优越条件。三亚定位为国际化滨海旅游城市,国际化指的是它的水准,热带滨海讲的是它的特点,旅游讲的是它的功能。当前三亚水下旅游存在档次较低、规模较小、项目单一的瓶颈问题,因此要使水下旅游成为三亚最具特色的品牌旅游产品,满足国内外游客的不断需求,促进三亚海洋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应在政府和海洋主管部门引导下,实现水下旅游逐步向项目高档次、经营规模化和产品多样化转型,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利用方式。

1 三亚水下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三亚市西瑁洲、蜈支洲、大东海和亚龙湾等已成为三亚著名的旅游景点,景区水下旅游项目多样、基础设施较齐全、配套服务较完善。开展的水下旅游项目主要有岸潜、船潜、浮潜、半潜船海底观光、海底漫步、玻璃底船观光和水下照相摄影及精品潜水等。以珊瑚生态景观资源为依托的三亚水下旅游业是海南乃至全国旅游产品的一面旗帜,已成为旅游的特色产品,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潜水旅游仅停留在体验式潜水,档次有待于提高

目前三亚市主要的潜水景点如大东海、西瑁洲,主要开展有潜水教练带游客下水的体验式潜水,蜈支洲和亚龙湾已开展了一些精品潜水。与国外相比,三亚潜水旅游档次较低,有待于向精品潜水和专业潜水的高档方向发展。

1.2 水下旅游项目雷同

开展何种类型的水下旅游项目与水下珊瑚景观资源和海洋自然条件有关,不同类型项目适合不同区域开展。但三亚市的水下旅游项目雷同较多,不同海湾和海岛水下旅游项目的特色不够鲜明。

1.3 水下旅游市场管理不够规范

三亚市潜水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由于监管不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没有统一规则,相互压价,企业、旅游团和导游之间的利益关系标准不统一,管理较混乱。

1.4 水下旅游的强度过大,有待于进行容量控制

珊瑚景观资源是最具特色的海洋旅游资源,保护珊瑚景观资源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水下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珊瑚景观资源。但目前三亚水下旅游区布置的项目过于密集,潜水旅游接待的游客量过大,给珊瑚生态系带来一定的压力,应进行项目和游客量的控制。

2 三亚水下旅游总体定位和项目布置

目前三亚水下旅游已初具规模,亚龙湾、大东海、小东海、西岛、蜈支洲岛和鹿回头湾已成为以水下旅游为主导的旅游景点 (图1)。三亚水下旅游的总体定位为:完善、规范现有水下旅游景点的管理,逐步开辟一批新的水下旅游景点,使水下旅游景点特色化、项目多样化、管理国际化,使三亚市的水下旅游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海洋旅游业的龙头产品,带动三亚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根据区域海洋自然条件和水下珊瑚生态景观资源特点,各海湾和海岛水下旅游定位和适合开展的水下旅游项目如表1所示。

图1 三亚水下旅游区景点

表1 海湾和海岛适合开展的水下旅游项目

2.1 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适合开展岸潜、船潜、浮潜、玻璃底船海底观光、海底漫歩、水下照相摄影、海底婚礼和海底宾馆等,水下旅游区布置如图2所示。其中,A1区适合夏半年开展水下旅游项目,A2区则适合冬半年开展水下旅游项目。

图2 蜈支洲岛水下旅游区布置

2.2 亚龙湾

亚龙湾是国际级的旅游度假区,亚龙湾海底世界已成为三亚市著名的水下旅游景点,适合开展的水下旅游项目有半潜船海底观光、岸潜、船潜、玻璃底船海底观光、海底漫歩、水下照相摄影等,水下旅游区布置如图3所示。其中,B1区为岸潜区,兼顾海底漫歩、水下照相摄影等水下旅游项目;B2区为海底漫歩区,适合开展海底漫歩、水下照相摄影等水下旅游项目;B3区为船潜区,适合开展精品潜水、水下照相摄影等水下旅游项目;B4区为半潜船海底观光区,适合开展半潜船海底观光、玻璃底船海底观光等水下旅游项目。

图3 亚龙湾水下旅游区布置

2.3 大东海

大东海是三亚市传统的旅游景点,基本实现了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的开发模式,水下旅游区较多,水下旅游项目多样,主要有半潜船海底观光、岸潜、船潜、玻璃底船海底观光、海底漫歩、浮潜、水下照相摄影等。大东海水下旅游区布置如图4所示,各区适合开展的水下旅游项目主要有:E1区为岸潜区,适合开展精品潜水、玻璃底船海底观光、浮潜等;E2区为冬半年玻璃底船观光区,适合开展玻璃底船海底观光、半潜船海底观光等;E3区为冬半年岸潜区,适合开展岸潜、船潜、海底漫歩、浮潜和水下照相摄影等;E4区为夏半年岸潜区,适合开展岸潜、海底漫歩、浮潜和水下照相摄影等;E5区为夏半年玻璃底船海底观光区,适合开展玻璃底船海底观光、半潜船海底观光等。E6区为岸潜区,开展精品潜水、海底漫歩和水下照相摄影等。

图4 大东海水下旅游区布置

3 水下旅游的容量控制

珊瑚礁生态景观资源是三亚市的优势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但由于珊瑚生态系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受到破坏难以恢复,因此在水下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保护,进行水下旅游项目和游客容量的控制,使珊瑚礁生态景观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利用。

3.1 对开发强度较大的海湾、海岛实行区域旅游活动轮换控制

目前三亚市水下旅游景点开发强度较大的主要为蜈支洲岛、大东海和西瑁洲,应通过区域旅游活动的半年轮换方式以保护珊瑚景观资源。如蜈支洲岛冬半年水下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岛的西南海域,使岛北部海域海底珊瑚有半年的恢复期;夏半年主要集中在岛的北部海域,使西南海域有半年的恢复期。对大东海和西瑁洲而言,应减少潜水点数量,同样采取区域半年轮换的方式控制容量。其中,冬半年大东海水下旅游集中在海湾的东部,夏半年集中在海湾的西部,使东部、西部海底珊瑚均有半年的恢复期。冬半年西瑁洲水下旅游集中在岛的西北海域,夏半年集中在东北部海域,使岛东北部、西北海域海底珊瑚各有半年的恢复期。

3.2 海湾、海岛实行水下旅游项目和游客容量控制

根据海湾、海岛的区域开发条件、海洋自然条件和水下珊瑚生态景观资源的特点,开展适合的水下旅游项目,使各水下旅游景点有特色,各海湾、海岛的总体定位和开展的水下旅游项目有区别,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根据各水下旅游景点开展的项目及其特点、营业周期以及旅游活动区域,估算海湾和海岛适合开展的水下旅游项目和景点的游客容量 (表2),海湾、海岛水下旅游按表2实行项目容量控制。其中,蜈支洲水下旅游游客容量控制为1 800人次/d,亚龙湾为1 500人次/d,大东海为2 500人次/d,鹿回头为1 200人次/d,西岛为2 500人次/d。

表2 海湾和海岛水下旅游景点的游客容量 人次/d

4 实施水下旅游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4.1 提升潜水旅游的档次,引导体验式潜水逐步向精品潜水和专业潜水转化

三亚潜水旅游主要有岸潜和船潜,按档次分为体验式潜水、精品潜水和专业潜水,其中主要以体验式的潜水为主,精品潜水和专业潜水因客源较少,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与国外的潜水旅游明显不同,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海洋公园众多的潜水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潜水爱好者,大堡礁潜水旅游只接待持潜水证的游客。三亚市政府和海洋主管部门也可以扶持筹建一批潜水培训学校和潜水培训基地,与国际接轨,学员学成后颁发星级潜水证。通过潜水培训学校培养潜水爱好者,可以拓展潜水旅游市场,引导体验式潜水逐步向精品潜水和专业潜水转化,从而提升三亚潜水旅游的档次。

4.2 加强水下旅游开发商的管理

加强对水下旅游开发商及其开展水下旅游项目的管理,是一项保障三亚水下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参与水下旅游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能力开展高品位的水下旅游项目;具有水下旅游的经验和经营能力,熟悉潜水旅游市场;具有珊瑚礁生态保护的意识,旅游活动开发时做到珊瑚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企业开展的水下旅游项目,海洋主管部门应按海域使用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的要求审批。

4.3 加强水下旅游市场的管理

目前三亚市的水下旅游市场管理较为混乱,阻碍了水下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在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三亚市潜水协会,规范潜水市场,提升潜水业的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三亚市旅游景点珊瑚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碧波荡漾珊瑚海
Have a Good Trip
美丽的珊瑚
送你一支珊瑚花
三亚市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其优化
樱桃萝卜在三亚市试种试验
珊瑚是怎样治病的
旅游景点介绍的文体分析